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解读中国古代命理学要义

王德峰教授,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及“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美学教研室主任。

王德峰1982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2年至1987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哲学译著编辑。1987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王德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解读中国古代命理学要义(1)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解读中国古代命理学要义(2)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解读中国古代命理学要义(3)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酷爱香烟与音乐

如果说哲学是王德峰这一生不可缺少的知己的话,那音乐和烟则是王德峰的另两位“挚友”。熟知王德峰的人都知道,王德峰喜欢抽烟。在办公室时,与人交谈时,王德峰总是烟不离手。“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不抽烟,思考可以进行,但是进行得不顺畅。”

王德峰酷爱西方古典音乐,他说:“音乐不是用头脑听的,是用心灵去听的,跟思考无关。音乐能直达人内心深处,引导我进入另一个世界,去用心领悟一些事情,音乐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表达。”“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等,我都喜欢,他们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正如我们的心灵有坚硬的一面,也有柔软的时候,所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家的气质代表了不同的情绪。”

珍惜认真生活

对于日常生活,王德峰总是强调珍惜和认真。讲到“认真”二字,他便会拿弘一法师作例子。弘一法师样样认真,做学生像学生,做老师像老师,做和尚则严格地过午不食。他作曲、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冶金石、演戏剧,样样认真。说到此时,老师便会引用丰子恺先生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中的话:“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

关心学生梦想

王老师也十分关心学生们的人生梦想,在宴请弟子们的饭桌上总要询问一下大家的在校生活和对今后工作的设想。有同学感慨地说:“咱们的导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关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对民族前景的关注是很深入的。”

人物评价

王德峰授课风格极富魅力,激情洋溢,见解深刻,深得学生爱戴,被誉为“哲学王子”。(每日甘肃网评)

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学生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对待学问的态度上,王老师始终强调学哲学的人“入门须正,境界须高”,严谨扎实的学风体现在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身教重于言传,导师的以身作则使学生明白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面对今后的人生,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生一世尽心”。(复旦大学评)

王德峰提出的马克思学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学说、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历史唯物主义启蒙等,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华东理工大学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