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永宁卫最快事:识一个皇姓 读一本巨著 | 卓越兄

一觅食,二猎奇,三拜神,四看厝,五会友。

我对曾经与天津和威海齐名为明代三大卫的永宁越来越不舍分开。现福建泉州石狮市辖下的永宁镇,明初的时候是海防要塞,成为了东南沿海的一个卫城,也因此此地成为了「百家姓」的融和之处。

往昔日的卫城望去,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宁静的海边小镇,平滑无奇,但是仔细阅读,你会发觉她有人文的高度,有历史的厚度,有海般的宽度,有信仰的深度,有博爱的温度……在我看来,永宁是个多维体。

█「干哥」卫中皇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视频】在永宁,成吉思汗的后裔分解干姓的前世今生

一到晋江或者石狮,你见到的本地人可能是姓蔡、姓施或者姓庄的,你遇到姓【干】的吗?

永宁的好朋友李志宏、林增典和崇武的郑新川,带我去卫城走街串巷、觅食猎奇,我们来到一户人家。

「干哥,你好!」这句话只能用普通话说,用闽南话只能用「干先,你睏起来未?」穿街走巷,到的时候是人们习惯午睡后的两点许。

一打听,主人干裕强称自己是明洪武年间,永宁建卫时,由天津卫派往的蒙古族将军干八秃贴木儿的第十九代传人,更确切地说,他是成吉思汗的第26代世孙。

但我问这个成吉思汗的后裔,你祖宗的尸骨找到了吗?他回答,「有啊」。这让我退一步,只想承认这位78岁的皇族传人,可以是干八秃贴木儿的后裔,至于与成吉思汗的关系,等待有朝一日他出来了,来个DNA认证。

据明代《万历泉州府志》记载,第一代进入永宁卫城的干八秃帖木儿,是一名祖籍通州的蒙古人,曾率领永宁官兵随郑和下西洋,因功而受封世袭永宁卫指挥使。其子孙后来以干为姓,先后七代世袭永宁卫的指挥使之重职。

居住在「干厝巷」。如今的干氏祖厝已被改建成了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传说里面曾供奉过一顶明代先祖戴过的头盔,可惜后来遗失,下落不明。

干八秃帖木儿顺天府通州宝坻人,奉行伊斯兰教,镇守海疆,抵御海盗,抵御倭寇,护卫海疆,开辟海上以军事护卫和商贸于一体的海上丝绸之路。

尽管有「军官」家底,名气显赫,但是干家的繁衍并不旺盛。如今在永宁只有八户,「但是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一遇姓干的,一定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干裕强这么说。他更告诉我,老祖宗的尸骨在历次的土地革命中,已经被集成一堆,藏在一个山上。

干氏出武官也出文才,比如明朝正德年间他们族里出了一名诗人叫干宗亮,两个儿子干文鳌、干爱泉在嘉靖年间到永春教书,并在那里娶妻生子。因此在泉州永春东平镇也多出了一支干姓后裔,现在那里有十几户人家居住。在福州还有干氏祠堂,大门上写着:「麟阁赐姓家声远,鳌峰立德世泽长。」说的就是其「干」姓来源一事。

2015年就在永宁干氏祖厝重修之际,内蒙古电视台来泉州拍摄蒙语纪录片《海边的蒙古人》,送给一个羊皮质的成吉思汗挂像,干裕强视若圣物,拜在祖厝仙人遗像屋的入口处。

█「永宁」渴中望

叫起这位成吉思汗的后代,一声深情的「干哥」,总让人不得不往「干戈」去想。永宁这块地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它失去了「卫」的神职,经历了被血洗的不堪命运——

【之一】五百多年前的农历4月22日,倭寇入侵,攻陷永宁卫城,惨无人道地将逃藏在水关沟内的数万居民杀戮殆尽。永宁城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次日,老天降下了倾盆大雨,才把满街血污冲洗干净。如今,每年农历4月23日如天不下雨,老街上的居民就要挑水冲洗街道,这也是永宁老街特有的「陷城洗街」习俗。

【之二】1940年7月16日,日军分两次共飞出6架飞机在永宁上空制造了血洗永宁的「7·16」惨案,老街也遭到了轰炸,至今宁东楼上还清晰可见一片乌黑的残壁,这便是当时日军轰炸的痕迹。

是的,永宁之所以叫做「永宁」,就是因为遭遇不得安宁的不幸,更明白宁的稀罕。今天疫情汹涌,当有些人质疑这个历史悠久的老镇子市况不振、来客稀疏的时候,却忘记了宁静是用生命的代价盼来的。

█「玉伯」稀中宝

拜访了稀缺的干家厝,我们到一个后来被我命名为「洙门」的一个位于城隍庙附近的茶社,目的是会见两个「古稀至尊」,拜读两个人积累二十多年、花了二年多时间编纂的《永宁百年 文学作品选》。

我之所以称呼两位「古稀至尊」为「玉伯」,是因为觉得他们像玉帛一样的希贵、一样的祥和。

两位「古稀至尊」,一位叫做郑天应,一位叫做李显扬,都79岁了。他们从小就是永宁故事的承载者。李老伯告诉我,小时候从永宁沿着深沪湾去衙口上学,来回总要从年长的或年小的同学那里,听到一些关于永宁的有趣故事。于是他们立志把这些听来的,记录下来、集结起来,传播给其他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两人自小相伴为命,情同手足,笔耕不辍。

大炼钢开始,他们没什么事干,于是开始对永宁的典故、传说和民间故事进行有序的整理,他们编《永宁乡土》、《永宁文学》甚至《永宁镇志》,两位土生土长的「文学青年」越玩越大,他们从日常的收集中发现,散落在全国各地、世界各角落的永宁人,出了有能赚钱的、能置业的,原来还有一大批能经营文字的。

也许因为多灾多难,所以这儿的人从小立下了「走出去,拼回来」的志向。散落在街区、村落的古厝、番仔楼,与其说是为了光宗耀祖、立根见影,不如说是对个人流血流汗奋斗史的立碑。

乡土文化推介者林增典说:这就是永宁的厚度!

百年永宁,只是历史长河的一小段。但收集了散落世界各个角落永宁人的人生感悟和对亲人、对故里的缅怀。

两年的编辑,征稿、选稿就是一件费神的工程。众所周知,现在居住在香港的文学才子董桥就是个永宁人,他的太爷爷便是从这里下南洋,漂向印尼的。董桥同意家乡收录他的作品。但是两位玉伯发现被指定的网站里的作品,并不适合。于是他们找啊找,在内地的刊物里,找到了才子发表的文章。

《永宁百年文学作品选》最终收录了董桥发表于《中国散文大辞典》的一篇趣文《说品味》。摘录一段,让大家品品:

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象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一家招牌叫「温啤酒坏食品(Warm Beer﹠Lousy Food)」的馆子;岂料人人看了大为赞赏,都说他至情至性,天下一怪,馆子客似云来,汉子从此腾达了。说知趣,说品味,这个人算是正等正觉最上乘了:计穷虑迫、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顿通,既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结果性情和生计都保住了。所谓「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他深谙此趣。

好朋友开心欣接受两位硕健「文青」的签赠

品味品味,就是细品对象物的味道。我一直呼吁,读书会不要啃着瓜子瞎扯,要用真挚的情感、揭喉的声量去朗读一篇文章,一段最打动你的文字,把精华原汁原味读出来。我小学的时候,早晨天未光狗未叫,我就在家门口吠叫起来,啥都读,语文、历史、地理,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现在揭开脑筋盖子,偶尔还能灵现死记硬背的。

施彩云,这位出身于永宁老街摄影世家的妹子,也是个文青,其一篇散文被收录在这本橙色大部头里面。她与好朋友「淘气妈」一到洙门,就被我勒令要读一段被选上的作品《梦里·梦外》。开始她以书遮脸,给自己的朗读点dislike,但镜头给了她信心,渐渐进入了佳境。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视频】《永宁百年文学作品选》朗读会在洙门(三合茶社)热烈登场

█「阿嬷」女中杰

被我押上朗读台的还有做YY羽毛球用品电商的企业人士李志宏。他没有作品被选上,但橙色大部头里有他阿嬷的散文。

朗读者李志宏的阿嬷郑衍蕃(1918-1987)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于右任曾用笔墨给她点赞。郑衍蕃在家乡时,曾是抗日女将,写过不少讨伐日寇的诗作,后旅居菲律宾,晚年移居台湾。曾任《中正日报》记者,《大中华日报》、《公理报》编辑,《联合报》小说编辑。郑衍蕃精于古文、诗词,创作了不少近体诗,1969年结集出版了《春草吟笺》。同时,她还以郑友生、郑少青、得吾、静仁、新新、莘莘等笔名在各华文报纸发表散文、随笔、札记等作品。

其实,朗读者李志宏就是这本橙色大部头编者之一李显扬的公子。换句话说,在永宁土生土长的郑衍蕃,是李显扬的母亲。

郑衍蕃是「七·一六」惨案的历史见证人,1937年11月参加「晋江妇女抗敌后援队永宁妇女军训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郑衍蕃用诗歌的形式,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下所见所闻的日本人暴行。

其《永宁镇沦陷一日》诗云:

春眠一枕梦魂惊,何处隆隆重炮声。

忽见碧空云黯淡,摇摇心思若悬旌。

满地横飞血肉腥,男儿为国愿牺牲。

精魂应向苍穹诉,未扫妖氛气不平。

鳌城浩劫破天荒,瓦砾堆中痛国殇。

固我金汤严守土,同心戮力保家乡。

1942年,菲律宾沦陷,广大华侨自觉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斗争。郑衍蕃以笔代剑,写下《倭寇侵菲华侨组织游击队》一诗:

蒿目椰林百感生,

孤怀笔下恨难平。

揭竿同起歼倭寇,

誓扫妖氛复汉京。

1959年,41岁的郑衍蕃从菲律宾移居台湾。1969年,其诗集《春草吟笺》由台湾某出版社结集出版。于右任、梁寒操、易君左等名士为之题词。

读着收录在《百年永宁文学作品选》里阿嬷的作品《我可爱的家》,李志宏百感交集,他说虽然没有见过她,但是从她对恬静而欢悦的生活记载,分享到阿嬷的幸福。

根和血,有永宁基因的文学大家远不止郑衍蕃、董桥二人,还有《红高粱》的编剧陈剑雨,「民国泉州女孩」九旬台湾诗人龚书绵的血脉也在此。可惜为了避免沾亲带故之嫌,她的大作最后没能被收录在橙色大部头。

█卫城希之星

曾经的明朝三大卫之一,这里的一街一沟、一砖一瓦见证了刀光剑影、兵戎相接、人若草芥的岁月,也见证了人们为命而奔走他、荣耀归来的拼搏生涯,阳光普照的下午,走在石头房、古厝、洋楼汇聚的永宁,这个曾经的要塞,带给我来其他闽南小镇所没有的宁静与雅致,尤其是在那场茶香绕梁的读书会过后。也许这是相由心生、情真见雅的使然。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视频】王之晗朗读自己的作品《希望的力量》

这本厚重的集子,有个颇令人震惊的是,作者中有相隔四代的祖孙,分别被选在以作者年龄为序的101篇的第二篇和最后一篇。我欣喜地知道,去年在华山村认识的一个叫黄明瑄的镇干部,她爷爷黄会奢(1898~1951)的作品被选在这本《永宁百年文学作品选》,而她的儿子王之晗(15岁)的一篇叫做《希望的力量》的作品成了这本橙色大部头的压轴。

于是,在路过这个祖厝时,对黄家人肃然起敬。

「乌云的背后,永远是一片晴朗。尽管这一时刻在狂风暴雨后,要记得云的另一边永远有太阳照耀着永远不要失去希望。

惟有希望,才让人压上生命的一大部分,去赌生命另一部分的自由,去救赎那慢慢萎靡、干枯的灵魂。」

十五岁的王之晗,代表着永宁的未来,他的文字,其实说着永宁的前世今生。他的这些话,也帮我为拙作注脚。

永宁读来读去老读不完,我还要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