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晋江新地标!第二体育中心进入品质提升阶段!大波实景图曝光

历经24个月

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

三场馆全部完成建设

并于3月31日上午正式交付!

落成后的二体中心气势宏伟

晋江市迎来又一个新地标!

两颗洁白剔透的“珍珠”

在晋江绿波的映衬下

正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历经两年的精心“孕育”

由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

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主场馆

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项目

已进入品质提升赛事调试阶段

项目位于福建省晋江市 晋东新区、泉州湾入海口 ,由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全民健身区、运动员生活区等组成,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

项目定位为海峡西岸标准最高、专业性最强、运营最活跃的国际赛事平台,是展示晋江国际形象与城市魅力的地标建筑。

“水丝带”的设计主题

“海水冲刷海岸”的外观设计意象

充满着现代时尚感

晋江二体(简称)还拥有

福建省最大的室内体育馆

福建首个NBA标准体育馆

可同时容纳15000名观众观看比赛

现场感十足

▲项目主体育馆外景

▲项目主体育馆内景

▲项目游泳馆外景

▲项目游泳馆内景

科技创新,爱拼才会赢

中建海峡围绕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积极加大科研投入和攻关力度,补短板、填空白,在项目建设中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切实把创新抓出了成效。项目施工过程中,中建人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敢拼、爱拼、能拼,创下了福建省最大钢结构高空整体提升施工记录。

▲空间网格结构体系

项目总指挥龚中治介绍,项目馆顶钢结构整体提升是建设中最重要、最复杂,也是最困难的工程。体育馆钢结构屋盖由10447根杆件和3349个节点件组成,其中单榀构件最重28吨,屋盖中部空间网格重700吨

▲馆顶钢结构整体提升现场

为确保钢结构提升成功,项目部采用了国内领先的“超大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先在地面将钢构件焊在一起,再整体提升至41.2米高空。

①下部劲性柱安装

②室内提升区网格地面拼装

③室内提升区施工

④安装屋面网格及网格柱

项目总工陈晓明说:“50名焊匠采用全熔透一级焊缝,耗时一个月才焊接成型,仅焊丝用量就多达10吨。”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项目在建筑顶部设置了6个吊点、12个监测点。重达700吨的屋盖通过70根钢绞线牵引,由计算机控制6台液压油缸同步发力。最终,经过32个小时的努力,屋盖稳稳提升至距地41.2米处的高空。

▲建设中的晋江“新地标”

▲全国首例“高空手摇自锁式高空滑动吊篮系统”

另外,项目还采用摩擦摆支座减隔震技术,设计并应用全国首例“高空手摇自锁式高空滑动吊篮系统”,以及福建省首例MIIA装配式制冷机房

▲福建省首例MIIA装配式制冷机房

中建海峡企业技术中心和机电安装工程公司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结合BIM技术与机电安装项目管理的新型施工技术成功总结提出了MIIA装配式制冷机房技术。该技术基于BIM和装配式施工工艺,包括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化建造、装配式安装四部分,具有速度快、质量优、安全高、成本低、节能环保和运维方便等优势。

采用该技术后,机房安装工期压缩至20天,节约了时间85%、成本623万。实现了从大量依靠人工转为机械自动化主导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同步设计、同步策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现场机房组装工作,顺利解决了难题。

党旗飘扬,筑堡垒当先锋

2019年9月20日,经中共晋江市委组织部批准,中建海峡厦门公司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项目部与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晋江中运体育建设发展公司,成立中共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项目临时联合委员会。

▲项目临时党委成立大会

项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相结合,成立党员模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三支队伍”。

▲三支队伍攻坚在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项目临时党委迅速行动,带头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项目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三支队伍”积极开展宣传、排摸及巡查工作,落实“最严”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因时制宜优化完善疫情防控举措,还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

协调各方资源,解决项目防疫物资采购、劳动力回流受阻、材料供应等难题。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国际中体联主席劳伦特·佩楚卡发来视频说:“我们完全信任你们能带来国际中体联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届赛事,我们对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充满信心。”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朝闻天下》栏目先后4次报道项目复工建设情况。

“爱拼才会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建海峡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围绕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不断激发爱拼会赢、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书写时代新答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