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育才小学:筑梦育才 成就精彩丨名校云展播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常山育才小学位于城东新区,常山江畔。创建于2015年2月,现有24个班级,在校学生853人,专任教师60人。学校占地面积265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540平方米。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劳动实践基地示范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衢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衢州市文明学校……学校正朝着“浙西一流,省内知名”的目标稳步前进。

一、树立了办学标杆

1.理念文化先进。办学理念落后是常山教育的短板。育才小学以“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办学使命,以“让每个孩子充满梦想”为办学愿景,“以铸就风景,成就人物”为育人目标,以“样样落实,天天坚持”为校训,成为常山县乃至衢州第一所构建理念系统四要素的学校。以“一身正气”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全体教师信守“六不承诺”,高举“坚毅”教育旗帜,尝试“UbD”教学模式,推行“脑靶向教学”。先进的文化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强劲动力。

2.教育质量优异。学校着力于人才培养,用课程成就更多的学生。主打的“阅·动”课程群,用阅读丰盈学生的头脑,用运动强健学生的体魄。推行的“十八般武艺”考级课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展示有一个有力抓手;实践的“新劳动教育”,让孩子走进田园走进自然,补上劳动这一不可或缺的一课。衢州市2016、2017学年曾开展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常山育才小学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衢州市第一名。

二、吸收了优质生源

1.留住本地生源。生源外流是常山教育的痛点。育才小学创办之后,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办学口碑,灵活的招生机制,科学的面谈方式,招录了一大批原先准备选择县外就读的生源。

2.吸引外地生源。常山育才小学的生源,不仅有来自杭州、宁波、温州等外市学生,还有香港、广东、江苏等外省的优质生源,成功扭转了生源外流的局面,出色完成县委、县政府的任务。

三、辐射带动显著

1.成为学校建设的窗口。学校着力打造“水”文化,建设“诗意校园”景观群,构建“诗·教”人生景观带,让学校的一切成为“从此无法忘记的容颜”,成为抹不掉的记忆,留得住的乡愁。“教育如水,润物无声”,配上“男篮女舞”“生日祝福”“一周一仪”“阶段性表彰”等活动,就这样教育发生在“足迹所致”!,学校的水文化,家文化建设等在全县学校推广!

2.成为教师发展的热土。学校提倡人人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开展“三次备课”、“时间管理”、“好课邀请赛”的改革教学模式,进行“UbD”教学尝试,推行“脑靶向教学”,通过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建设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力和教学力,提升教师的创造力和审美力。“教师例会”变身业务学习会,教师在例会的“课画未来”“读出己见”“幸福研究”等环节汇报科研成果,并创设“特级教师月月进校园”活动,主动承办各类教学研讨现场会,均免费共享给兄弟学校,为全县教师搭建学习切磋成长的平台。“过一种研究性的教育生活”正从常山育才小学正步走向全县。

此外,学校还利用“互联网+义务教育”平台带动薄弱学校发展,共同推进常山的教育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办浙江省教育大会精神宣讲会、衢州市教育系统党建现场会、衢州市家庭教育现场会、衢州市教科研现场会、衢州市读写教室打造现场会等50场次。吸引了兄弟省市县教育局领导、学校管理者等共计200多批次、10000多人前来参观指导,学校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影响不断扩大。“优质、个性”的育才识别码正逐步形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