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划时代的铜钱,盛唐古钱币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此枚开元通宝,钱币呈圆形,中间有方孔。其直径:2.3cm,正面铸刻“开元通宝”四字,所有字体均刻画工整清晰,钱币背面素无纹饰,品相较佳。且此枚钱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局部磨损处,闪现辉煌,铸造工艺上乘,穿口如切削,十分规矩,是一枚品相完好的传世钱币。虽然历经百年岁月,但字迹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它的历史的积淀,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显得自然细腻。

开元通宝钱币在丝绸之路沿线曾经不但被作为通用货币大量流通使用,而且还作为标准货币被大量仿铸的事实,说明开元通宝已经成为整个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内各国铸钱的标准,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不但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并且在丝绸之路沿线已经具有了国际货币的属性,发挥了国际货币的职能。这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理解当今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及其国际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