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都讲要戒淫,否则就是离经叛道,听听佛陀怎么说淫心的危害

前文中讲完了二十五圆通,今天我们学关于建立道场的三种决定义,既是戒、定、慧。

接上文,阿难整理衣服,合掌顶礼佛足,而对佛言:我对修行法门无疑惑,我听如来常说,自己未得度,先度他人者,是菩萨发心;自我已觉悟且还觉他人者,是如来现世;我虽还未得度,但愿度脱末法(佛灭度后的500年,称为正法时代;1000年称为像法时代,1万年为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未法中的众生,距离佛在世的时间,以久远,那时邪师说法,如恒河中的沙石一样多,如果末法时有修行,人想要收摄身心,得正定,怎样让他们如法安立道场,远离魔障?且菩提心不退转。

这时佛在大众前称赞阿难:很好,很好,如你所问,要救护末法之时的众生,不沉溺苦海。你仔细听,我现在为你解说;我常讲修行的三种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则称为三无漏学。如何摄心我称之为戒(摄心指控制心智收敛心神)。如果一切众生其心没有淫念,则不会随着生死相续轮转;你修习正定本为了出离尘劳烦恼,淫心不除尘劳就不能出,纵然多有智慧,或者是禅定在前,若不除淫心,必定堕落于魔道成为魔王、魔民、魔女。你将来教导未法人,学修三摩地,必须先断除淫心,这是第一决定义。佛接着讲:阿难,如果不除淫念,而去修禅定,就如蒸砂石想成为饭,即使过百千劫,也不会如愿。以淫欲之身,想求佛所证得妙果,纵然得到一些悟解,修行之根本为淫欲、污染心,则轮转于三途(三途是指畜生、饿鬼、地狱)中,不能出离,更何况是如来涅槃佛果。必要断除淫行淫欲。乃至想要断除淫念的想法也断了,求证佛果菩提才有希望。

佛说:阿难,有众生,其心没有杀念,则不会随着生死相续轮转,你修习正定本为了出离尘劳烦恼,杀心不除,尘劳不出,纵然多有智慧,或是禅定现前,若不除杀心,必定堕入神道,何为大力鬼、飞行夜叉、地行罗刹鬼。我灭度后的末法之中,这类鬼神之多,盛行世间,自称吃肉可得菩提正路。这些食肉的人,纵然得到一些心开意解,也不过是相似三摩地,其实都为大罗刹鬼;福报享尽后,必定沉转于生死苦海之中,他们相互杀害,吞食,没有穷尽,怎么脱离三界。你将来教导世人修习三摩地,要断除杀生,这是第二决定义。佛又说:阿难,如果不除杀生,而且修禅定就如有人将耳朵塞起来,高声大叫却想让别人听不见,这叫欲盖弥彰。持戒浄净的比丘诸菩萨,在路上行走时,脚尚不踩踏小草,何况用手去拨?为何自称心怀大悲,却要吃众生的血肉;如果比丘不穿丝帛、皮靴、狐裘、鸟兽之毛发,这样的比丘才能得到解脱,不再流转三界。因此修行人必定要从身、心两方面要求。

佛说:阿难,有一切众生,其心没有偷念,则不会随着生死相续轮转。你修习正定,本为出离尘劳烦恼,偷心不除,尘劳不出,纵然多有智慧,或是禅定现前,若不出偷心,必定堕落于邪道,或为精灵、妖魅、邪人。我灭度后的末法之中,这类妖邪盛行世间,居心险恶,潜藏奸诈欺骗,还说自己得到无上大法,诱惑无知之人,使人家财散尽。我教导比丘,随方乞食,舍弃贪心,成菩提道。乞食为此残生旅行漂泊在三界之中而已。为何有些人身着袈裟,却为了牟取利益,贩卖佛法,造种种恶业,误导众生造作恶业,堕入无间地狱。你将来教导世人,修学三摩地,须断除偷盗心,这是第三决定义,

佛又说:如果有人不除偷盗心,就去修习禅定,就好比往一个破洞的瓶子里灌水,纵经千百劫亦不可能灌满。如果有比丘,除了自己的衣物之外,分毫不留,也能捐献身体的血肉、骨髓;不用佛的不了义来维护自己的错误见解,以免贻误初学。如果有比丘,这样断尽偷心,真心诚实或可证得真三昧。

佛还说道:阿难,如果一切众生虽然身心除尽杀、盗、淫三业,倘若犯大妄语,则于三摩地任不得清静,必定成为贪爱名利,妄生邪见的魔,失掉如来性。所谓大妄语,指未得道说已得道,未证果说已证果,贪求世间的名利,使众生尊重他,以求取别人对他的礼拜、忏悔,贪图别人供养。这样的人,是消灭了成佛的种子,断除了善根,不会再有正知正见,要堕落三途苦海。不可能成就真实三昧。我灭度后,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化做种种身形,救度众生,出离轮回流转。他们随缘化成沙门、白衣居士、国王、宰官、童男、童女,甚至淫女、奸偷屠夫、小贩,与众生同在、同事,称赞佛法,令众生真心觉悟,入于正定。他们不说自己是真菩萨,真阿罗汉,你将来教导世人修习三摩地,还要断除各种大妾语,这是第四决定义。

佛还说道:阿难,如果不除大妄语而修禅定,就如用人粪刻成檀香形状,想求得香气,这是不可能的。我常教比丘直心既道场,不能有丝毫虚假,怎么能够妄自尊大,说自己得道。比如穷人,妾称自己为帝王,乃自招灭门之祸;何况法王至尊?如果有比丘,心如弓弦之直,一切行为,悉皆真实,这样证得三摩地,永无魔事障碍,我印证此人成就菩萨道。

这一文主要是讲修行道场,要戒淫,戒杀,戒偷,戒大妄语。谢谢大家的阅读评论和转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