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九湖湿地有座古墓,景点的介绍是唐代薛刚将军手下的张姓将军墓。古墓全景见下图。
本人好古,也喜欢较真。经仔细研究,这座古墓应该是明清时期当地苗族居民的坟墓,不是唐墓,考证如下。
01
墓碑文字考证
从墓碑上的文字看,此墓主人是名为张德富的一位男姓,应为佛教徒,或为武将,但绝非唐代的武将。
碑文隐约可见“张公德富老大人正魂墓”字样,立碑者为“张起凤”等人。
碑文中的“老”字写法很特别,用的是异体字
,而且下面的“工”还写成了“龴”,这种写法不见任何古字典,但明清时期的刻印版古文献偶有出现。
作为异体字,也只见于清末《增广字学举隅》。可见这种异体字不会出现在唐宋时期。
“正魂墓”这种说法应该是明代或清早期,不同于清中期以降的“某某之墓”。“正魂”为佛教用语,指的是此墓主人真身在此,魂归于此,不是孤坟野鬼。主墓旁边有另一座墓,坟头相对较小,应是其夫人墓,足见不是孤坟了。
主墓墓碑旁有一侧的墓联能认出“明塘飞虎踞”的字样,另一侧已经无法辩认。从字体和文字的书写规范看,显然不是唐代特点。唐代“虎”的写法有两种:
或
, 而且这种写法一直沿用到宋明时期。“ 虎”的写法尽管在宋代就出现,但主要在明清才开始普及。
综合“老”字、“虎”字的写法,结合“正魂墓”这种词语,基本可判断这是明代或清早期的墓葬。
02
墓碑纹饰考证
碑头有的纹饰有中国结(吉祥结),这种纹饰在明清流行。户对上雕刻的是太平花纹,这种纹饰诞生于宋代,流行于明清。
唐代流行莲瓣纹和菊花纹,这显然不太可能是唐代的。勾云纹历代都有,不能作断代依据。
中国结(吉祥结)和太平花(有时与宝相花混用),都与佛教有关。加上前面的“正魂墓”的用词,墓主人很可能是佛教徒。
03
墓的形制
整个墓的形制,也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尤其符合明清时期苗族古墓的风格。在贵州、云南、湘西等地的苗族地区,这种形制的古墓很常见,但多为明清古墓,到不了唐宋的。
旁边那座夫人墓的碑头也具有典型的明代特色,形状就像明代的官帽。
碑前的门当(抱鼓石)虽然只剩下一个,但这狮子抱石鼓的造型显然没有唐代那种气势。当然,从这抱鼓石的形制以及“明塘飞虎踞”的墓联看,墓主人应该是行伍之人,而且有一定的官职,称之为武将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04
史上本无薛刚其人,又何来其手下张将军
薛刚是清代戏剧《反唐演义》中的人物,即所谓薛家将系列中的一员。一般认为,薛刚的原形可能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由民间戏剧创作诞生。薛家将的那些故事,基本都是杜撰的。扯什么薛刚协助唐中宗李显在房县起兵,攻打长安从武则天手中夺回帝位,这绝属编造。
薛刚既为杜撰人物,说此墓的主人张德富是薛刚手下将军自然也是杜撰了。
大九湖湿地是长江、汉江两个水系的源头之一,自然风景不错。如果再有一些人文景观当然更好。但是,人文景观不能靠造假的。
把戏剧人物作为历史人物来给文物古迹作人文背书,这也太显没有人文素养不是?
假人文肯定比没有人文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