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辽东战争中的天启皇帝

万历和天启这两位明朝爷孙皇帝,无疑是在大众心目中不折不扣的昏君。在普遍的印象中,万历是一个贪婪且极其懒惰的人,对政事很少过问。而他的孙子天启,则是一个只对木工有兴趣其他什么都不管的傀儡。这种印象在很多人读明史的时候一直就有,然而最近在读明朝后期的几场比较大的战争历史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两位皇帝在对战事的过问思考和决策上,表现出的素质与一般的印象实在相去甚远。所以想把这段历史写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在看这两位皇帝的时候,有一个新的角度。先就只写那个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明朝末年经过萨尔浒战役的失败,明军从战略进攻方变成防守方,其主要的任务已经变成了对后金的战略防御。当时的明朝的战略布局一切从这个实际出发,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他的七年执政时期里,辽东的战争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孙承宗任督师,高弟替代孙承宗,袁崇焕抗金胜利。

一, 孙承宗任督师

天启二年初,辽东明军因为王化贞冒险行动遭到惨败,努尔哈赤攻陷了广宁。朱由校

对于形势非常的焦急,开始不断的派人对辽东战场做详细的勘察,写成书面报告给自己审阅。同时他也在思考辽东督师的问题。这个时候,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自请督师,朱由校对这个老师一向敬重不已,欣然应允。

孙承宗到辽东后,朱由校一直给他绝对的信任,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辽东的局势,对孙承宗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有请必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孙承宗在辽东干的也相当的卖力。他对辽东军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明军在万历后天启初的面貌大有改观。

孙承宗遇到的问题是明朝一个时刻都出现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争议。明朝的大臣喜欢议论,体制也给他们这样的权利,所以往往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大加鞭挞。这里面可能是某些人的肺腑之言,也可能参杂着党派斗争。孙承宗不喜欢魏忠贤,自然会引起其党羽的攻击。另外一部分人出于自己的见解,也对孙承宗的很多方法不认同,向皇帝提出自己的质疑。

在争议中,朱由校一直对孙承宗持支持态度。孙承宗希望对金兵进行一次主动攻击,需要军饷,向皇帝索要。朱由校经过深思熟屡认为可行,于是下旨要求户,兵部对其支持。这两个部门的官员认为,孙承宗的这个军事计划太过冒险,并不支持这次军事行动,钱也不给。朱由校再次下旨申饬两部的官员,但是这些官员依然坚持自己对于战场的看法,甚至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来拖沓对抗。此时皇帝也没有办法,孙承宗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

虽然攻击孙承宗的奏疏不断,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孙承宗在辽东的地位,这是朱由校对其支持的结果。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孙承宗自己的选人上。他推荐马世龙担任山海关总兵,这个叫马世龙的人缺少点胆气和谋略,朝野上下普遍认为此人并非合适的大将人选,于是开始了对马世龙的弹劾。很快,对孙承宗不满的人也认识到,弹劾马世龙客观上可以影响皇帝对孙承宗的看法,于是加强了对马世龙的攻击。

朱由校基于对孙承宗的信任,在此事件上还是谨慎的支持孙承宗的。对于任何借机攻击孙承宗的人,他一概不准。不过其实内心底,他对马世龙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点怀疑的。在给孙承宗的圣旨中,措辞比较严厉,提醒孙承宗“马世龙既为大将,统帅三军,从此策励图阙有成,岂爱封爵。如有藐视人言,全无儆惕,三尺自在,不尔贷也”(熹宗实录)。

事态的发展对孙承宗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他非常器重的大将马世龙,错误的听信了一个从金兵那里逃回来的投降者说的情报,派兵渡柳河进攻金兵,结果明军在过河的时候用渔船搭载,不能多带人,用了四天才过过去,早就被清兵发现,等明军发起偷袭的时候,其实已经进了清兵的埋伏圈,这一仗明军又大败,损失四百多人。

朝野上下对马世龙开始出离的愤怒,大量的弹劾奏疏堆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朱由校也对其深感失望。孙承宗知道自己在这一事件中犯有很大的过失,朝野中人必定会借此对他弹劾,纵然有皇帝的支持,估计也难以抵挡舆论的压力,所以以生病为由主动向皇帝请辞。朱由校试图挽留,但孙承宗态度坚决,没有办法,只好最终允准了他回籍养病,并对他加官进爵,待以优礼让其风光还乡,还嘱咐孙承宗,一定要调养好身体,以备以后还需要他继续为国家效力。

魏忠贤知道朱由校对这个老师的敬重,也不敢对孙承宗进行迫害。

二, 高第替代孙承宗

孙承宗离职以后,朱由校遍寻朝野没有找到合适的辽东经略人选,于是只好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和大臣的廷推,选择了高第担任辽东经略。这也许可能是朱由校在指挥辽东战场上犯的为数不多的错误中,最大的一个。

在高第一上任的时候,朱由校还是对高第给予信任的。他在圣旨中对高第加以褒奖,委以重任,希望他能担负起这个使命。

可惜的是,高第是一个很怕负责任的人,且可能有点怕死。他到辽东后就不停的在推卸责任。高第曾经向皇帝上疏说,经营山海关需要安抚蒙古人,以前安抚蒙古人是孙承宗的职责,他向皇帝要求孙承宗应该把蒙古人安抚好了才可以走。朱由校觉得这个建议荒谬绝伦,把他痛骂了一顿,说孙承宗已经离职了,难道还把他找回来帮你办事?你既然已经担任了这个职务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

到了那年的十二月,河水结冰,朱由校觉得敌人有可能趁机过河进犯,对高第下旨让他严加防范。高第的首要目标却是希望朝廷多增加点军饷。他不惜对皇帝慌称,说山海关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军饷了。朱由校听说此事大吃一惊,焦急万分,立即找户部的人过来训话,说你们如果不把这两个月的军饷都及时发到士兵手里,全部重治!但是户部的人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已经把两个月的军饷发下去了。朱由校觉得事有蹊跷,严厉责问高第,并要求对此事进行调查。

但是就在调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努尔哈赤大过年的就跑过来要和明军干架。朱由校率先获得了情报,要求高第把积聚粮草运到内地以防金兵抢掠,并命他“严饬道将,倍修战守,务保万全”,可怜的高第十分怕死,竟然置皇上的命令于不顾,直接带着兵躲回到山海关去了,留下袁崇焕一个人守卫宁远。

远在北京的朱由校并没有能立即知道这个消息,他还在努力的对这次战役做部署。他要求在辽东的各个大臣务必要殚精竭力,分地防守,应守则守,应战则战,勿轻率躁进,勿观望不前。以往文武官员不和,今天一定要一心一德,不要互相推委,如有将士望风而逃,一定要申严军法。同时,他又要求兵部,对昌平,蓟镇进行部署,严加防范,不得疏忽大意。只是他没有想到,当他的命令到达辽东的时候,高第已经第一个望风而逃,努尔哈赤已经兵临宁远城下了。

其后发生的,就是袁崇焕的经典之作,以两万人轰退了数倍于己的金兵,并让努尔哈赤受到重创一命归西。

在当时的交通限制下,朱由校所接到的消息一直晚于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一直都尽力的作出部署。在宁远开战之后一两天,他才知道高第已经到山海关躲起来了,宁远一座孤城在守金兵。他立即要求总兵杨麒派军队策应宁远,务必帮助袁崇焕守住宁远,这个命令比现实至少晚了三天。

就在宁远还在激烈战斗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宁远可能守不住,所以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的防御上。有大臣提出,宁远使用的大炮相当先进,但是宁远一座孤城可能最终守不住,不如把这些大炮运回山海关增加山海关的防御。很多人赞同这个计划,然而当时的朱由校显得相当清醒,他把守卫宁远看成是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坚决反对从宁远撤出这些大炮,并严令各部军队,救援宁远,务必要保住宁远。

和皇帝的坚持比起来,那些大臣就有些可笑了。高第坚持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之前朱由校派去增援袁崇焕的杨麒,在路上走的很慢很慢,最终还没到宁远就又被高第叫回去了。

宁远城一边激战一边努力向皇帝传达信息,朱由校看到宁远的报告后,非常高兴,但是他对宁远的防守还是存在忧虑,接二连三的下旨让高第驰援。可怜的高第,在皇帝的旨意到达山海关的时候,袁崇焕已经迫使金兵退兵,没有得到消息的他还是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

四天以后,朝廷终于得到了全面的宁远之战的报告,朱由校对袁崇焕和宁远守军的表现相当的赞赏,亲自下旨慰问和嘉奖,并加升袁崇焕和满桂。同时,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要求前线守军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以防他们休整后重来,并召集蓟辽总督王之臣,要求他与高第一起齐心协力,出兵歼敌,勿坐视宁远为孤注!

最终高第从山海关探出头来,发现金兵确已退兵,于是呈报了皇帝。朱由校认为金兵短时间再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才放下心来,下旨要求边防的战士立即抓紧时间,以修边防战事,不得以敌人退去而懈怠。

宁远之战到此基本结束。从朱由校本人到各内阁部院大臣,整个朝野上下都对高第的表现深感失望,有些大臣相当愤怒,弹劾的奏折又如雪片般的飞向了朱由校的案前,朱由校给高第一个机会自辩,高第充分发挥他推卸责任的本领,首先把罪责推给了救宁远动作缓慢的杨麒。杨麒是朱由校本来就要处理的,于是皇帝顺势将此人革了职。

然后高第又说,孙承宗原来向朝廷报告关上有兵十一万七千人,自己到了山海关之后发现竟然只有五万八千人,足足少了一半多,所以觉得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和金兵抗衡,只好据关待守。朱由校命令彻查,对高第说:“关门兵数多寡,众目难逃,尚有经管各官,如何专责孙承宗?俟虏退,查核自明。”

然后朱由校请人去询问孙承宗,孙承宗倒回答的绝妙,对皇帝建议说,高第既然说山海关只有五万人,那就姑且听信他,按照五万人的军饷发饷吧。高第知道之后慌了神,军队有一半人拿不到军饷还不吃了他?赶紧上疏请罪,说是他自己原来核查错了。

朱由校对高第彻底失望,派人去山海关进行彻底的调查。连高第的靠山魏忠贤都对高第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大光其火,不再对他支持。高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好上疏请辞,朱由校象征性的安慰了两句就把他打发回乡去了。

从此之后,朱由校在辽东战场上,开始越来越倚重袁崇焕。

三,袁崇焕抗金的胜利

宁远之战以后,明军的士气大振,所谓的满州铁骑在他们的眼中,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朱由校深感金兵不会就此罢休,不停的要求边防将士做好应对的准备,同时吸取宁远之战胜利的经验,要求大规模的制造西洋大炮,并根据孙元化等人的建议,要求改进使用火器的战术,做到应用得法。

同时,袁崇焕也在思索对抗金兵的方法。他向皇帝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和裁减士兵的建议。朱由校全部应允,表达了对袁崇焕的全力支持。袁崇焕又提出军队需要饷银,朱由校也立即予以满足。

但是,对于袁崇焕提出的驻扎皮岛的毛文龙移驻到辽东近岛的建议,朱由校却并不同意,他认为毛文龙是对金兵的一个牵制力量,不宜擅动。这件事情后来造成了很大影响,也最终在崇祯的时代把袁崇焕推向了死亡。虽然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袁崇焕在对毛文龙这件事情上这么坚决,事实其实也证明他的这种坚决并不完全就是正确的。

朱由校要求后妃,皇子,亲王,公主和宦官捐银,共捐出十六万两银子送到辽东以做军饷,同时让人带去大量的火器以充实辽东明军的防守力量,并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努尔哈赤在回师之后就一命呜呼,这个被某些人夸耀为“战神”的人物,在明军正确的利用自己的优势之后,就没办法占到一点便宜。他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是被后世夸耀为战争天才的人物,其实在天启皇帝在世的时候,也并没能在明军身上取得什么优势。

皇太极比他父亲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正确的把握到了战略的方向,知道自己其实打不过明朝,眼前虽然说金兵占据攻势而明军只能被动防御,但毕竟只是局部的局面,真要打一场全面的战争,后金根本不是大明朝的对手。每次战争,后金必动员全国,而明朝靠的只是固定的边防军,动员全国的只有钱而已。于是他采取了一个不错的政策,和明朝议和,进攻朝鲜。

袁崇焕一直对议和是积极的,但是督师王之臣并不同意,这可能是出于大家对战略的看法不同。尤其是很多人考虑到,议和对皇太极其实更加有利。朱由校也有过这样的疑虑,但是他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谨慎的支持袁崇焕,对于前方发生的冲突,他果断的调回了王之臣,由袁崇焕负责辽东的全面的指挥。同时派去了蓟疗总督阎鸣泰帮助袁崇焕,但是阎鸣泰也反对议和,朱由校明确的对阎鸣泰说,其实议和只是手段,绝对不是目的。

虽然双方都能正确的认识到形势,不过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议和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议和的进展无法有实质的突破。皇太极率先按耐不住对明军发起了攻击。

由于明朝君臣上下对战局的正确认识,明军在休战的时候不停的建造有利于防守和火器运用的工事,皇太极深感再议和下去估计自己就没希望西进了,于是在征服朝鲜后抓紧对明朝的进攻。

情报迅速到达了朱由校的案头,朱由校召集军事大臣廷议,并很快做出了防守部署,命令驻扎山海关的满桂驻扎前屯,原来驻扎在这里的侯世禄与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和宣府,黑云龙移驻一片石,阎鸣泰驻守关门。责令赵率教等人守锦州,关内四万人,关外八万人。在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宁远,分布兵力三万五千,由袁崇焕直接驻扎并全局指挥。又从昌平调军队一万,天津,保定,宣府,大同各调兵五千援助关内守军。同时命令各个重镇做好备战准备,随便听候调遣。明军摆出一个强大的阵势恭候皇太极的到来。

皇太极首先包围了锦州,劝赵率教投降,赵率教不屑的对他说:“你要么就来攻我,否则别想说动我!”皇太极只得攻城,但是除了每天攻完城把越来越多的尸体拖回去焚烧,金兵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

皇太极本来想引诱宁远等地派出援军,然后双方在平野作战,有利于金兵骑兵的发挥,但没想到明军上下没人理他,全都据城死守。可怜皇太极的那些精锐骑兵对爬城墙没有任何优势,跑的近点就被明军的大炮轰了个干净。朱由校不停的对前线发布命令,要关外四城各自坚壁自守,除非宁远危急,否则谁也不准互相援救谁。同时考虑到锦州不能一直这么打,于是命令满桂从山海关中调出精兵一万援救锦州。援军迅速到达,与金兵展开激战,双方不分胜负,金兵只好退出了对锦州的包围。

皇太极苦战半月没有战到任何的便宜,便想全军后撤,引诱明军出来和他打遭遇战。无奈明军早已经有好的部署,还是没人理他。皇太极气极,不顾众人反对强令调兵去攻打宁远,结果明军在城下火器齐发,城上大炮一字摆开,皇太极攻打了半天,甚至都没能接近城墙。

正在皇太极犹豫要不要继续进攻的时候,明军寻找到金兵的薄弱地带,从里面迅速冲出来一群人歼灭了那一部分金兵,还没等其他部分的金兵反应过来又迅速的退回城去。

绝望的皇太极又跑到锦州,再向赵率教劝降,人家更加不会理他。皇太极思索宁远城里坐着袁崇焕,那是当年把他老爸轰到一命呜呼的主,而且今日之情形也不同往日,袁崇焕拥有比当年对阵他老爸好很多的客观环境和兵力,所以他自知绝对不是袁崇焕的对手。只好再攻打锦州,激战一天,皇太极没有看到任何取胜的希望,自己的军队在大炮中损失惨重,只能放弃进攻,失败回营。

皇太极这一仗,动用大军对锦州和宁远围困了二十四天,寸功未立。寸土未得,反而伤亡惨重,他自知自己这一仗绝对讨不到任何便宜,只好撤兵回去,沿途烧烧明军修筑的工事泄愤。

宁锦之战大大的增强了明军的士气,使的明军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化为和金兵的战略僵持以防御为主的阶段。这里面,朱由校清醒的认识,合理的部署,对前线指挥官的信任,和袁崇焕出色的指挥,明军上下齐心协力,正确运用了自己的优势一起,都是明军取得胜利的关键。

然而,命运在这里发生一点转折。宁锦之战后,朱由校迅速病倒至奄奄一息。魏忠贤立即开始了对袁崇焕的攻击。此时已经是天启七年七月,朱由校病的非常重。但是内廷却经常发布皇帝的旨意,罢免袁崇焕,将宁锦之战的功劳全部算在了魏忠贤的身上,从七月到八月间的朱由校生命中最后的一个月里,内廷的旨意大都是对魏家人加封。直到八月中,信王朱由检才亲自见到了皇帝,由当时奄奄一息的朱由校亲自任命为继承人。八月二十二日,这个年轻的皇帝就去世了。

朱由校死后,他的身后走进了另一个时代。但是仔细翻看这个年轻皇帝短暂的皇帝生涯,会觉得这个人有点琢磨不透。在史书上,有时候这个人显得相当的懦弱和白痴,但是换一些事情看,又能发现这个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文/天涯社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