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人生是一场修行,“五常”是指我们在修行中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也和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五行”相对应。
仁:对应五行“木”。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做人必须善良,有良知,一善解百灾。
义:对应五行“金”。义者,宜也,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做人必须遵守规则,公正无私,勇于奉献。
礼:对应五行“火”。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不以尊卑取人,与人真心相待也。
智:对应五行“水”。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做人要有大智慧,不要沉湎于小聪明。
信:对应五行“土”。信者,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家旺业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社会公认的基本美德。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嘉林堂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