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承留镇位于古代“河东、河内、河南”三河交接地带的轵关下,轵关为其要塞,承留是往来驿站,历史积淀十分深厚。
阳城及阳樊
曲阳的文化遗址发现的遗物属龙山文化遗存,应该是“禹都阳城”所在地。《左传》《国语》《水经注》里记载这里有“夏、商之嗣典”就是佐证。周武王封太伯之后樊仲于阳城,樊姓冠以城名,这里才有阳樊之称;春秋时期晋文公“出阳民”,始建“轵城”;汉代于吉在曲阳湖水上的《太平经》,引发农民借此起义。从夏到战国,这里都以阳或阳樊名之。
玉阳山
在远古神话中,昆仑因产玉石,美称玉山。王屋山有大量火山岩地质构造,具备玉石成矿条件。玉阳山,顾名思义在玉山之阳。李商隐在咏《玉山》诗中,便将玉阳山与昆仑视为一体。唐代杜光庭在《王屋山圣迹记》中说,“东玉阳山洞深百尺,国家时投金龙于此”。相传仙人王子晋与老师浮丘公曾驻足玉阳山的憩鹤台。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出家修道玉阳山平阳洞,玄宗又命唐代天师道张探玄在玉阳山创建灵都观。李商隐也在玉阳山修道,自号玉溪生,他曾与宫女宋华阳姊妹产生恋情,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千古绝唱。四川姑娘侯真定立志修道,千辛万苦从四川来到玉阳山,随玉真公主学道。侯真定白天担水浇麻,夜里诵经修道,人称麻姑,她历尽辛苦终于得道。后人建庙纪念,就是今天的麻姑庙。济源雅称“玉川”,也因玉阳山而来。
花石商山
花石商山石奇水秀,环境清幽,是秦汉时期“商山四皓”的隐居地。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都是当时的轵县人(甪里先生就是太伯之后周术),吕后用张良计请四皓辅佐刘盈,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但吕后杀彭越、韩信,专横弄权,四皓便辞归乡里,再次隐居。传夏黄公隐居黄背角,东园公隐居城北药园村,绮里季隐居绮里村。除了花石商山,四皓还在王屋山的避秦沟、九里沟的王母洞一带活动。传说商山四皓慕南山风景幽美,死后有三人都葬在承留南山,独绮里季生喜与玄坛庙(即今赵衰墓后边的龙泉观)住持下棋,住在庙里,死后葬于玄坛庙东南(现称轵城绮里村)。现在下棋地方仍称棋盘地,绮里季坟前竖有先贤绮里季之墓碑。因商山四皓所居,当地故有“寿比南山”之说。
灵都观
灵都观即灵都万寿宫,俗称玉真观,为唐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为其胞妹玉真公主赐建。万寿宫是前两进、后三进院落。唐时初建,后历代皆有修葺。现仅存清代玉皇殿三间。与灵都观相关的景点还有: 玉真公主修道的平阳洞、游憩地鸣钟泓、金莲泉,得道羽化的仙姑顶、驾鹤归葬的公主墓,以及唐玄宗御书“平阳洞府”“玉真公受道祥应记”等碑刻。
麻姑庙
玉阳山麻姑庙两进院落,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周围怪石嶙峋,泉水叮咚。麻姑受西王母点化到王屋玉阳山学道,师从玉真公主。后点石为泉,得道成仙。为纪念麻姑醉心修道终于得道而建庙,创建年代失考,现存梳妆楼、药王殿均为清代建筑,近年又重建麻姑殿、祖师殿、财神殿、眼光殿等。
承留玉清宫
承留玉清宫现存三间庙房,坐西向东,有紫气东来的意思。庙内供桌石刻图显示,玉清宫原有三进院落、十二座殿堂,最北边还有藏经楼和道士院。据考证,玉清宫是古代从洛阳到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进香的第一座道教庙宇,规模较为宏大,现在保存下来的三间庙房只是第二进院落的一个西偏房。
南姚古建
南姚古建群包括关帝庙、汤帝庙、静林寺,建筑各具特色。相对关帝庙规模较大,汤帝庙等级较高,静林寺维护较好,是一组较为集中的历史文物古迹。
综上所述,承留镇历史文化古老厚重。但越古老,留下的东西就越少;越厚重,就越难理清头绪。应成为具有一山(玉阳山)、一川(玉川)、一城(阳樊)为文化载体,以爱情(玉真公主、李商隐)、养生延寿(商山四皓)为文化内涵,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名镇。
作者简介: 李立政,河南济源人,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 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与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儿? 》《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主编《赵姓简史》《中华赵姓发迹地-河南济源》,还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责编 | 王芳 编辑 | 玉川子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