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2周年祭|他为汶川地震受难的孩子们造的那所纸学校

“缅怀逝者 致敬重生”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有69,227人遇难,374,644人受伤,17,923人失踪

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汶川用纸管建造了500平方米,一共9间的“纸”教室,这也是灾区的第一个希望小学

今天小艺为大家介绍一位将建筑设计与救灾项目的共存的建筑艺术家

坂茂

日本著名建筑师

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7年至1980年就读于南加州建筑学院,1980年至1982年就读于库柏联盟建筑学院,1982年至1983年在东京为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工作室工作,1984年获库柏联盟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学位,1985年在东京建立私人企业,1995年任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顾问,1995年至1999年任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1996年至2000年任日本文化唐纳·基尼中心助理会员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2011年任京都造形艺术大学艺术学部环境设计学科教授。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汶川地震后他为孩子建起“纸房子”学校

2008年汶川地震一星期后,坂茂和他的团队迅速赶赴四川成都参加灾后重建。在一个多月内,来自日本的120名志愿者和四川当地的志愿者一起,用低成本、可回收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建起了一座临时小学——成都市华林小学

这座临时建筑共有3幢房屋,9个教室,占地500多平方米,成为地震灾区第一个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后来荣获了“日本项目国际奖”

有人曾担忧,纸质材料建造的房子质量如何,遇到水和火又该怎么办?

但华林小学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教室所使用的纸管经过了特殊处理,外面被喷上了一层特殊的物质——清漆,可以有效断绝水的渗透和火的侵袭。同时,纸管由纸张加工合炼而成,经过结构工程师做的测算,每一处节点的承重都可以达到100公斤

坂茂的纸管设计,还曾帮助很多国家度过灾难

1994年,卢旺达内战导致200万难民被迫在极其悲惨的条件下生活。坂茂得知后,立即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提出了建造纸管避难所的想法,随即被聘为顾问

坂茂用50个纸管帐篷,救下了几百个当地灾民

1995年日本神户7.3级大地震后,他第一时间赶到那里,带领学生快速地搭建了无数个纸管房屋

他开发出了“纸木宅”,将人们捐赠的啤酒箱内填满沙袋作为地基,再将硬纸管垂直排列形成房屋的墙壁。他还为神户灾民设计了一个用硬纸管搭建的社区中心,让他们的心灵有所安慰

对日本来说,纸管房屋非常有必要,因为:“人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倒塌的建筑物”

这种纸建筑,有效保证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能减少余震带来的伤亡,对于处于地震带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同年,坂茂创立了一个名为 VAN(建筑师志愿者网络)的非政府组织。一旦发生地震、海啸、飓风或战争,他都会带领VAN 的志愿者前往当地。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日本、土耳其、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海地、意大利、新西兰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海啸过后,灾民被转移到了一个体育场之类的地方,坂茂立即投入为灾民建造避难所的工作中——他用硬纸板做成纸管,用白帆布做建筑隔墙,制成4米长、4米宽的单元隔间,简称PPS(Paper Partition System),每个家庭可以住在不同的小隔间中

坂茂的意图是用简易的分隔物在疏散场所为各个家庭营造私人空间,保证每个人在灾难中也有私人空间

1995年神户地震后,日本政府建造了很多应急住宅。但大家住进去之后,很快便发生了“孤独死”的案例

因为家里只剩下一个人,住着也没人关心,没人对话。吸取了这个教训后,平田在内的建筑师在之后的灾后重建中,不但要考虑如何能最快地安置所有的受灾人群,更要考虑今后的十年、二十年这些灾民的心理状况

因此,他们希望把人聚集在一起,让大家有更多的交流,互相支持

坂茂做的最大的纸建筑,还是2012年,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后,做的24米的纸管教堂

坂茂目前正在研究创意结构,参加志愿救灾、广泛讲学、在校任教,并继续开发材料和结构系统

二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灾难现场,几乎都会看见大叔招牌的“纸房子”

“但这些纸房子,毕竟都是临时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拆除吧?”当其他建筑师为自己能在各个城市留下自己永久的建筑设计而以此为骄傲的时候,坂茂给出了他的答案

真正永久的建筑,应该是人们喜欢的,而不是建筑本身是否坚固

什么是好的建筑?也许不过是必要的时候,一个可以让你暂时心安的休憩之所

资料来源

图片来源与网络

2017年 解放日报

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