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四羊青铜方尊

这件国宝,不幸在乱世中出土,在炮火中被炸成20多块。在周总理的指示下,考古工作者找到了它,并被复原。如今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就是商代四羊青铜方尊。

1938年4月,四羊青铜方尊在湖南省宁乡县黄材区月山乡龙泉村被垦荒的村民挖出来。四羊方尊出土后,立即被古董商收购倒卖,价格从4百大洋炒到20万大洋。

长沙县政府得知后,没收了四羊方尊并上交湖南省政府。不久,日寇进逼长沙,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湖南省银行保管。1938年11月,湖南省政府和省银行迁往沅陵,从此,四羊方尊就渺无音信了。

1952年周总理责成文化部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经多方查询,得知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的途中,车队遭到日机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碎片就一直存放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中,找到了四羊方尊的碎片,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修复了破碎的四羊方尊。

四羊青铜方尊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静中有动,匠心独运。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

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整个器物浑然一体。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青铜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