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国外经典案例

内容提要

一. 山地旅游的内涵

二. 国外山地旅游开发案例分析

2.1 班夫国家公园

2.2 瑞士阿尔卑斯山

2.3 尼泊尔安纳布尔纳山

1

山地旅游的兴起及内涵

山地旅游是旅游业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山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世界上75%的国家拥有山地,中国的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更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9%。中国山地形态多样、山地景观丰富、山地文化丰富、山地民俗多样,而观光需求目前依然是我国山地旅游的基础需求。游客到山岳型景区游玩,大部分仍是以观山、看水、看风景为主。山地旅游需要导入更丰富的业态。

从国外山地旅游开发经验来看,发展山地旅游不仅能满足游客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同时也能带动山区脱贫致富,如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东南部山区,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大区、印尼的巴厘岛、墨西哥的坎昆、泰国的普吉岛等。

立足山地资源条件,许多国家探索出符合当地山地生态系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2

国外山地旅游开发案例分析

一、班夫国家公园

1. 简介

班夫国家公园是加拿大第一个山地国家公园,也是世界第三个国家公园。建于1885年,坐落于落基 山北段,以山湖之旅著称。

始建于1885年的班夫国家公园拥有7处国家历史遗址,占地6641平方公里。公园内有冰峰、冰河、冰原、冰川湖和 高山草原、高山温泉、湖泊、松林、野生动物等自然奇观,,其奇峰秀水,居北美大陆之冠, 被誉为加拿大国家公园体系“皇冠上的宝 石”。

1984年作为“加拿大落基山脉自然公园群”的一部分,班夫国家公园与其它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国家和省立公园一起,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2. 开发与保护

(1)制定社区计划

1995年制定《班夫社区计划》,一方面强调计划应包括班夫的增长、开发和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问题,另一方面突出大众居民参与社区资源管理,并将“不要现实的环境负面影响”即未来的发展建立在改善的环境基础上和“适度开发和利用原则”作为该项社区计划的总体原则。

(2)社区环境保护行动

在班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为公园的生态完整性负责。政府将生态环境理念融入到社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

在小镇的墙壁上展示生态艺术作品,反映生态关联、脆弱性及公园行动需求;企业使用绿色能源、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游客通过可持续方式进行游览,并了解到维护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班夫还增设一项自愿者计划,组织游客和当地居民开展线路维护、研究、拾垃圾以及一些特殊的公益活动,作为对公同的一种回报。

3. 旅游项目

班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公同 根据气候条件不同,制定了适合不同季节和人群的山地旅游项目,可以乘坐豪华巴士或火车在公园内观光、可以在公园的湖内泛舟观光、可选择长短不同的徒步健行以及 滑雪、滑冰等旅游、还有冠军级别的高尔夫球场以及丰富多彩的室内旅游活动。

在班夫国家公园中心点就是加拿大洛矶山脉中最大、最热门的观光点——班夫镇。班夫镇静卧于凯斯凯山、硫磺山、诺奎山和路得山之间,依偎在鲍河之边,天然美景盛多,如弓河瀑布、惊奇角等。班夫镇坐落在班夫国家公园中心,是加拿大落基山脉中最受欢迎的观光点, 被誉为“落基山脉的灵魂”。只有不足9000的常住人口,而每年能够吸引约350万名游客。

班夫大道是小镇最热闹的去处,大道两侧仍保留著十九世纪的建筑特色,街道上商店林立,有各式的纪念品出售,并有快餐店和各式风味的餐馆。

(二)瑞士阿尔卑斯山

1. 简介

瑞士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阿尔卑斯山占国土总面积的60%。阿尔卑斯山属于高山,以其复杂的山体地质结构、高山积雪、明显的垂直植被分带和独特的山地气候而闻名。阿尔卑 斯山具有多种山区小气候,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多样化的山地文化。

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米,山脉共有128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正因有连绵不绝的山峰,从19世纪起,这里成了人类挑战自然极限的起点。 1 760年到1865年间,慕名而来的探险者,在3000~4000米以上的大部分山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渐渐地,山区一带居民形成了登山的传统,登山亦被称为“阿尔卑斯运动”。自此之后,以阿尔卑斯山为中心的登山运动达到了顶峰,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2. 开发与保护

(1)独特的高山冰雪文化景观

瑞士山地旅游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山地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全景观列车、高山滑雪场圣莫里茨、高山温泉和酒吧、古朴的乡村景观、富有民族特色的区域文化、古老的中世纪小镇达沃斯、冰川地质博物馆、金棕榈快车等。最吸引游客的是被称为“世界上最慢的快车”冰川快车。

(2)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瑞士人环保观念很强,而且环保法律严格,在国家《宪法》中对森林、水体、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为环境影响包括噪音、废弃物等都有明确规定;环保措施得力,如旅游巴士不准靠近景区,城市建筑高度也有严格的要求,通过网络预订使用“流动汽车”,以及垃圾详细分类处理等。

3. 旅游项目

瑞士以冰雪运动著称,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也是世界冬季冰雪运动会的的举办地之一,著名的滑雪场有圣莫里茨 和达沃斯。除此之外,温泉疗养、登山探险、骑山地自行车、乘坐全景观列车、徒步旅行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要近距离仰视马特洪峰,就得进入“冰川之城”美称的小镇采尔马特。马车是采尔马特镇“特殊”的交通工具。采尔马特镇内没有汽车,镇内交通都用电瓶车、马车通达,而从外界抵达此地都需要乘坐火车进入。正因此,这里才成为世界著名的无汽车污染的山地旅游胜地。

(三)尼泊尔安纳布尔纳山

1. 简介

尼泊尔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的内陆国家,地形构造复杂,境内多高峰,有“山国”之称。 安纳布尔纳山脉位 于尼泊尔西部,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简单朴实的人文建筑、原滋原味的山地景观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被誉为“徒步者天堂”的尼泊尔,拥有荣登“世界十大徒步路线” 榜首的安纳布尔纳大环线(ACT)徒步线路。境内有200多座6000米到8000米的高山,是登山爱好者的向往之地,每年约有7万多名生态旅游者到此旅游。

2. 开发与保护

政府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居民参与性原则、保护基础上的发展原则和多 目标管理原则,建立了安纳布尔纳保护工程。在这个项目中,政府把保护区土地完全交给当地人,由他们经营和管理,保护区全部收益交给当地人,这使得保护区人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旅游项目

在尼泊尔国家公园,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是徒步旅行,有多条徒步旅行线路供选择,而且是当地居民长年累月行走,自然形成的小路,没有专门修建的道路,既减少了对自然的保护,又节约了投资费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