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迄今已经造成全球221个国家数百万人的感染,而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美国,更不幸成为全球疫情的重灾区。种种惨状,不禁让人回忆这个国家被肺结核病摧残的惨痛历史。
肺结核曾经是人类最可怕的疾病,从16世纪中叶开始,就占据死亡人数的20%,17世纪被欧洲人称为白色瘟疫。而对于美国这个新兴国家来说,近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肺结核一直是美国民众的第一死因,被称为当时的世纪绝症也不为过。
因为无法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很多家庭都被交叉感染,肺结核竟然被当成了家族遗传病。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凶残的敌人,也和现代美国的开拓和进步联系起来,无形中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改变了新兴美国的版图和结构,更新了民众对于疾病的观念,并且塑造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患病的人涌入未开发的西部,只因这里的阳光,海滩和新鲜空气。
一位名叫爱德华 特鲁多的医生也被确诊为肺结核,他选择远离尘嚣,到美国东北部萨拉纳克湖畔,度过自己的余生。在这里,他肺结核搏斗了40年,成为美国的结核病历史上一个不能被忘记的名字。
1882年3月24日,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宣布,肺结核的病因是单一的细菌:结核杆菌。这种细菌会在人体繁殖,且具有人和人之间的传染性。这是20世纪人类健康史上的一大突破,罗伯特科赫因此获得19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有了对传染病的科学了解,控制肺结核传播扩散的公共卫生秩序,终于在慌乱和恐惧中逐步建立起来,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到隔离小区的建立,小到隔断飞沫传播的面巾纸,以及后来的口罩。纽约的中央公园也因此建起来了,被称为城市之肺。
如果身边有传染病人,我们应该如何生活?这是人类至今都在探索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疗养院成为西方治疗结核病的标准疗法,即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营养,规律作息。美国的特鲁多医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这种疗法笃信不疑,在他养病的萨拉纳克湖畔,他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肺结核疗养院。
现在看来,疗养院并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结核病,特鲁多医生患病40年,最终于1915年死于肺结核。他长眠在萨拉纳克湖畔,墓碑上刻着那段有名的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将之奉为精神指引。在残酷的自然法则面前,科学技术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但给予病人治愈的力量和精神关怀,也是医学真正的使命和终极意义。
肺结核猖狂了几十年,直到1943年10月19日,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瓦克斯曼教授带领他的学生沙茨成功分离出链霉素,终于找到了消灭结核病菌的有效药物。因为这个了不起的贡献,瓦克斯曼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1954年,最后一名病人离开了特鲁多疗养院。疗养院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悄然关闭。从那以后,结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症,即使患病,仍然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在1970年代后期,大部分先进国家的结核病已大为减少,许多专家都乐观地以为扑灭结核病似已可望。然而80年代中后期,因为艾滋病的流行,结核病成为重灾区,无论是在患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有反扑的趋势。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希望藉此唤起世人重视结核病的严重性及其对人类的威胁。
疾病从未远离人类,新的世纪绝症也不断涌现。2020年的新冠肺炎,也给美国带来近10万的死亡人数,尽管在和结核病对抗的过程中获得宝贵的经验积累,美国的防疫措施和公共医疗体系仍然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