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裕 通讯员幸莉莉 张富军
昨日清晨6点,武汉睿升学校,高三的学生们到操场早读。迎接他们的,除了第一缕阳光,还有李水生校长坚定而温暖的目光。虽然已是八十高龄,李校长依然勤奋耕耘在办学第一线,享受着与学生一起的快乐。
在基础教育领域,李水生已耕耘了58个春秋,其中任高中校长44年(副校长7年)。2018年在第二届教育名家论坛上,他获得鄂派教育家称号。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李水生成功地办了三所名校。一是在他任华师一附中校长17年期间,让华师一附中走向全国一流学校阵营;二是创办了华一寄宿学校,现已成为武汉市的名初大校;三是2002年退休后,从无到有创办了一所民办学校——武汉睿升学校,在校学生达两千多名,成为一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民办品牌学校。他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基础教育杰出民办教育家、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校长等荣誉。
顶住压力
锐意改革显担当
“报考睿升学校,就是冲着李水生校长来的!”不少学生家长如此说。
李水生被许多家长和业内人士称为“武汉最牛中学校长”。1984年,他接任华师一附中校长时,正是我国上个世纪高考分数激烈竞争时期,华师一附中在武汉地区仅排名第七。他接任校长以后,一方面弘扬华师一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开始摸索新的教育方法。在全国首创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全面发展能力和个性。同时,他首推“五·四〇”方案,首建年级负责制,首提“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两把”理念。
那时,高中改革是个“禁区”,开始改革立即遭到不少家长的抵制。十几位学生家长联名写信质问他:“学校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如果实验失败了,学校就是我们全家的‘千古罪人’!”不仅仅是家长,学校的老师们也是顾虑重重,同时对他的做法是一片质疑之声:“如果失败了,责任谁负?”李水生回答:“这个板子打在我身上,不能打在你们身上!”凭着这股果敢和担当的精神,他大胆开拓。
改革的难点,首先是如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他先后建立起年级组负责人才竞争机制、集体备课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成长激励机制等。然后,经过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状况的全面调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组织机构上,在全省率先成立政教处,旨在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课程设置上,实行“五·四〇”方案(上午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下午以学生自修为主,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同时,率先明确中学生三种课程,即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试行“素质教育学分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改革取得明显效果。1987年,华师一附中高考一本上线率达82%,由原来的第7位上升到全省第一。1999年华师一附中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55%,重点本科率达92%。华师一附中在全国声名鹊起,成了名副其实的“窗口”学校、名牌学校。
实践育人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
2002年,已是63岁的李水生从华师一附中退休,他又走进了另一领域——民办教育。
“睿升学校创办之初,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民办学校最初的生源情况与华师一附中相比差太多。他根据民办学校特点、生源实际情况,提出“爱字铺路,严得科学”的育人原则,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多元育人之路。
“有教无类,其本质就是根据不同学生,规划不同的发展方向,给以不同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他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一是建道架桥,为学生构建文科、理科、艺术、民航飞行、体育、留学等“多元发展立交桥”。二是提出“实践育人”的办学新理念,将“教学实践活动”定义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重点问题,课后学生总结归纳消化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在学校创设了实践育人基地,课外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18年的发展,学校由100人发展到2000多人。每年高考,不仅一大批学生走进了名牌大学,也圆了一些学生北大、清华梦。
虽然获得过很多荣誉,但是这一切对李水生而言,都只代表着过去,他一如既往的低调、朴实,办公室门外挂的牌子是“办公室”而非“校长室”,室内铺着最简单的复合地板,办公室的装饰物就是一个地球仪。还有一幅学生送他的字画:“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记者曾问李校长:“您想过什么时候退休吗?”“我从没考虑过这些,我只会尽心尽力守在这个岗位上。并且,我有原动力。看,这就是!”记者看到的是一张张正在认真读书的学生的镜头。
“无论何时何地,遇见校长爷爷,老人家都精神矍铄温和有加,他的微笑如同‘定海神针’,是这所学校的灵魄所在,他勉励着我们坚定从容团结奋进,追求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学生和老师们如此说。
睿升学校“科创班”报考答疑
问:学生的分数大概达到多少,可以申请“科创班”的优录名额?
答:学生中考分数达到市示范线50分以上申请录取科创班优班名额。中考达到市示范线30分以上申请录取科创班次优班名额。中考达到市示范线申请录取科创班的名额。
大家可根据每个区元月调考划的市级示范线、以及孩子的元月调考分数来判断。
问:“科创班”是哪一年开办的,前几年的生源如何?
答:2016年,睿升学校针对中考优秀学生开设科技创新实验班的申请,获武汉市教育局批复,于当年开始招生。这也是武汉首个教育部门批复的“科创班”。
前几年的招生情况看,“科创班”的生源主要来自两类:一是放弃了省示范高中志愿、直接在提前批填报睿升学校科创班的,只要是达到市级示范线力保录取进入科创班;另一类则是冲刺华师一附中、省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外校、武汉二中、武汉三中、武钢三中等名高掉档的学生。
问:“科创班”的教学特点和师资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该班由多名院士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和教科研机构的几十位专家、博导亲自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并进行课程学习思维方法指导及教学活动;该班与985名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多个实验基地。
该班特色为“实践育人、科技育人、学生自育”,学生既要完成国家高中课程计划规定内容,又要完成科技创新实验课程,包括:1A类课程:科学与技术;2B类课程:工程与设计;3C类课程:语言与艺术;4D类课程:数学与编程;5E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特点是将理论知识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及科技素养。
该类型班级对学生的教学,与华师一附中同进度、同标高,并进行同步同卷考试。
问:往年“科创班”学生高考成绩怎么样?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科创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成功,圆梦“985”“211”等一本名校;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这是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后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
2016年入学的首届科创班学生,去年参加高考,一鸣惊人! 三年前的中考中,他们错失省示范高中,三年后在睿升“逆袭”。其中理科最高分的江祎山同学(655分),名列湖北省第1130名(全省共19.6万理科考生)。在三年前的中考中,他的分数为473分,是几大名高中的“掉档生”。(中考当年录取线:华师一附中491分、华一国际部480分、省实验中学484分、武汉外校481分、省实验中学国际部477分、武汉三中475分。)
武汉现有省级示范高中34所,市级示范高中32所,作为在市级示范层面招中考生的学校,睿升学校做到了“低进高出”、“高进高出”。
问:现在如何申请“科创班”名额?
答:招生工作已经启动。咨询电话:027—83921616、83912626;18827629736(微信号,请直接添加)。除了在武汉招生外,我们还面向孝感地区、黄石地区招生。
申请资料包括:学生简历(含所在初中、元月调考分数等),获奖证书(学科竞赛及特长方面的奖项),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全家福及孩子个人生活照各一张。
今年的“科创班”,只录取填报睿升志愿的学生。对填报“提前批”志愿且达到市示范线学生给予科创班最大优录政策,对填报华师一附中“一条龙”志愿的学生给予科创班最大优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