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男孩书店猥亵女童:我们应该怎样愤怒?

我们的社会过多强调“遭遇性侵犯,这辈子就被毁了。”实际上,只要家长应对得当,遭遇性侵犯后的孩子,依然可以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编者按:

昨晚,一位女童母亲托邻居在微博愤怒表示,一个十岁男孩在书店中对自己的女儿进行了各种性骚扰,包括脱内裤用手摸、诱骗其一起去男厕所、诱导其舔下体。

微博还放出了书店视频监控和双方家长理论的画面,引起了网友和多家媒体关注。

其实,这位母亲已经最大程度上保持理智了,没有去责备女儿,与男孩家长只是在语言上争论,并且在微博表示“只是心凉家长的态度,到现在连道歉都没有。”“已经找律师起诉了,走正规渠道。”“请大家不要恶意转发中伤,不要人肉。”

但视频中也可以看到,母亲拉着女儿一起,大声指责男孩和其家长时,这种在女孩面前表达的愤怒,有可能会向女孩传递出“我做错了”“我被毁了”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当孩子遇到性侵犯时,家长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帮助孩子维权,才能避免二次伤害孩子,并传达出“你没有错,你依旧可以拥有快乐人生”的态度?

我在给小学生设计的防性侵课件里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们都不希望性侵的发生,但是遭遇性侵并不代表我们这辈子都被毁了。

就像我们的手指被割破以后,会流血,会疼。但它会一点点慢慢的愈合。我们以后还是可以很快乐的生活下去。

让人无奈的是经常会有学校要求我们把这段话删掉。他们希望我们把性侵描述的越可怕越好,以此达到警示孩子的目的。

我们都不希望性侵犯发生在孩子身上,整个社会也都在强调这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影响。可是有没有想过当我们一直在强调性侵犯多么严重的时候,那些遭遇这些的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毁了?

01.

避免二次伤害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在她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她和邻居同龄的男孩,在家里脱光衣服看彼此的生殖器。

恰巧他们这样的行为被刚好回家的妈妈看到了。她妈妈又急又恼,带着她追到男孩子家里讨说法。

她说她妈当时说的一句话她这辈子都忘不了:“我的女儿这辈子被你儿子给毁了!”

在整个童年,她都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毁了”。即使现在已为人母,她对这句话仍然记忆犹新。

如果说性侵犯带给孩子的是第一次伤害的话,父母绝望、愤怒的情绪以及认为孩子这辈子都毁了的观念将在孩子接下来的生活中源源不断的给孩子带去二次伤害。

02.

性侵犯发生后,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在遭受性伤害以后,父母对事件的态度处理方式,都决定了孩子的修复程度。

首先,家长一定要先过了自己一关。遇到这样的事情愤怒、伤心是人之常情,但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可能有些孩子本来还觉得没什么,反而家长的态度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其次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告诉孩子你能把事情说出来做的很棒!“你并没有做错事情,做错事情的是别人。”

就像手被割破了,虽然会痛会流血,但是以后会好的。爸爸妈妈依然会很爱你。

一定要及时报警,当孩子情绪稳定以后,家长可以在侦查人员以及心理咨询师的陪同下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期间不断鼓励孩子说:“说得很好。”

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的提问。否则会加强孩子这段不好的记忆,使孩子在很长时间里都难以忘记。

之所以及时报警是因为报警以后会有侦查人员帮助家长和孩子寻找有力证据。皮肤、创伤、阴道瓣的破裂能证明孩子受到了伤害,但还不能证明是犯罪嫌疑人做的。

事情发生的一些证据比如事发时的衣裤,尤其是内裤、孩子身上残留精液上(不要给孩子洗澡)如果有对方留下的DNA线索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是谁。这对之后的起诉都有极大帮助。

如果事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些证据都找不到了。家长在与犯罪嫌疑人私底下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偷偷地录音,包括打电话的时候也要录音。

如果录音中或者在短信记录里,犯罪嫌疑人承认了自己的行为。这些也可以成为一个很有利的证据。

很多家长会顾虑报警后孩子的事情会被大家知道,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其实现在警察局早就开始重视受害者的隐私,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隐私。包括现在所有未成年人的案件都是不公开审理的。

最重要的是不管最后是否报警、报警后结果如何,一定要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远离伤害实施者,即使性侵者是孩子的家人。不要让孩子接收到除了“罪犯已经被抓”以外的任何关于罪犯的消息。

切记千万不要跟着孩子说“我之前不是告诉过吗”这样马后炮的话。更不要带着孩子上门讨说法。我们应该向孩子传递的是“你没有做错事情,做错事情的人是那个坏人。”

假设事发后孩子情绪非常激烈,家长一定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3个联系方式。

第一个是青少年法律援助热线:010-63835845 / 63913995

第二个是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010-68333388 / 64033383 / 64073800

第三个是深圳春风网:www.858.org.cn。

第二个和第三个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公益的心理咨询。

就像电影《素媛》,在小女孩遭遇性侵之后,影片中的心理咨询师让他人通过扮演女孩喜欢的动画片里面的角色,与女孩进行互动,走近她,向她传达一些积极的情感。最后成功带她走出阴影。

03.

向孩子传递积极态度

我之前遇到的一个咨询,有一个妈妈他有2个儿子,一个4岁一个7岁。他们俩都在同一个跆拳道馆里学跆拳道。

有一天回家,小儿子就和外婆说:教练摸我的小鸡鸡。另外一个孩子也说:教练也摸了我的小鸡鸡。

外婆听了以后就很生气,想去找那个教练算账。于是这个妈妈就来找我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问他两个孩子现在是什么状态。妈妈说大儿子刚开始没什么,发现外婆的态度很生气以后好像觉得这件事情有点严重,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事情了。然后就哭了。

于是我就告诉妈妈说:首先外婆如果有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否则会让孩子加深对这件事情的消极印象。原来孩子还觉得没什么,但是外婆的情绪一爆发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妈妈一定要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说:“谢谢你们2个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你们做的很对,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及时的告诉家里人。这样家里人才能更好地保护你们。”

“你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我反而觉得你能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们,非常棒!我们的小鸡鸡是我们的隐私部位,也和其他的身体器官一样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好它。”

“如果以后有人要是想摸我们的阴jing,我们就要告诉他不可以,如果他还要摸,你就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我们来保护你,去教训那个人。”

“跆拳道的教练可能只是想和你开玩笑,我们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声的拒绝他说我不喜欢你这么碰我。”

“如果你说了以后他还这么碰你,你就告诉他:‘你再这么碰我,我会回家告诉我的爸爸妈妈。’”

这样的沟通技巧其实也是家长把重点放在表扬孩子把事情告诉家里人上。也教孩子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如何拒绝。

而不是向孩子传递这件事情很严重的情绪,否则只会加重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遇到性侵犯,但是假设孩子真的遇到了性侵犯,也并不代表孩子这辈子都完蛋了。

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态度,孩子依然可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文 | 胡佳威

图 | 网络、Shutterstoc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来自LoveMatters中文网谢绝未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Huiru.Lai@rnw.org

商务合作请联系:Jing.Dou@rnw.org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