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和红军丈夫生活了4个月,却为他守寡67年!

她只和红军丈夫生活了4个月,却为他守寡67年!

南方开讲,一样的军史,不一样的品读!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贺锦斋比贺龙小5岁,是贺龙元帅的堂弟,1916年,贺龙拉起队伍打游击。三年后,刚满18岁的贺锦斋毅然决定加入贺龙的队伍,临行前,家里唯一要求的是要他先把婚结了,等他娶的那个姑娘名叫戴桂香,他们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新婚不到一个月,贺锦斋就离开家乡,踏上革命征程,一走就是整整10年,这10年里,他跟着贺龙,东征西讨、奋勇杀敌,立下许多战功,南昌起义时,已是国民革命军最年轻的师长,他指挥部队攻占鼓楼,全歼守敌,把红旗插上了南昌城头。

1928年3月,贺锦斋随贺龙回到家乡,领导了桑植起义,这对分别10年之久的夫妻终于团聚了,相伴的日子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贺锦斋就改编了一首《马桑树儿搭灯台》,他对妻子说,我把歌词里的“男人去经商”,改成了“去当红军”,你要是想我的时候就唱吧,唱到革命胜利,我就回来了。戴桂香在丈夫走后,为了躲避敌人的大清扫,在大山洞里躲了三年。

1928年9月8日,红四军在石门泥沙镇,遭到敌人的包围袭击,已是红四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锦斋,为掩护贺龙主力部队突围,率领警卫营和手枪连奋勇冲杀,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1931年6月的一天,戴桂香正在房前的河边洗衣裳。抬头,忽然看见几位红军战士抬着一口棺材走过来。“大嫂,贺星楼家在哪?”“啪!”戴桂香的棒槌掉到了水里,人跌倒在河边。贺星楼,就是贺锦斋的父亲啊。

拖着发软的身子,戴桂香一路哭喊着回家:“锦斋回来了!”一语未了,泣不成声。刹那间,全家哭成一团。她朝思暮想的锦斋终于回来了。但他是这样回来的,这样回到了她的怀抱!

戴桂香把贺锦斋埋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她几乎每天都要去坟前坐一坐,和他说说话,告诉他身边发生的事儿,唱一唱丈夫为她改编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每去一回她都要摘几片马桑树和灯台树的叶子带回家放在枕边。

戴桂香与贺锦斋没有孩子,公公婆婆多次劝她你这么年轻漂亮,再找一个人吧。她一直拒绝,在戴桂香的心里,失去了最好的人,便也找不到下一个了。我就守着他,在这儿陪着锦斋,直到永远!戴桂香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她代替丈夫看到了,他为之献身的新中国,看到了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1995年,戴桂香以95岁高龄寂然离世,人们在她家中发现两只木箱子里面全是满满的马桑树和灯台树的叶子,她只和贺锦斋生活不到四个月,却为她守寡67年。

戴桂香逝世后,贺锦斋坟边,添了一座新坟,碑上刻着戴桂香的名字。这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他与她的故事,绝不是唯一的一个,仅仅是无数革命烈士的故事中的一个。当年,3000多名桑植子弟跟随贺龙走出乡关闹革命,南昌起义下来剩下不到1000人。仅贺氏家族就出了80多位“戴桂香”!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