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都着相、着有,把一切的境相都认为是实有,继而贪得无厌。所以说色不异空,让大家明白不要执着任何的色相。纵然你枉费心机,使尽计谋,可是一切都是空,反而自己造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太不值了。佛说可怜悯者,冤枉受报。
空不异色是对二乘说的,因为二乘人执空,认为色之外有空,空之外有色,因而废色守空。他们认为,凡夫因为执着色相,为物所使,困扰、受苦、造业受报,所以生死不了;要想了生死,就必须远离色相肉体,所以断除我执,破有守空。殊不知,虽然了了分段生死,不入六道轮回,但是因为执着空,法见未除,还有变易生死未了,也是不得自在。所以说空不异色,使他们明白空和色没有两样,都是自性的显现。所以说不要执空废有,从而破除法执,圆证菩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中的不异二字,虽说没有差异、没有两样的意思,但是总好像还有两样东西存在,不是一体,总有这么一点隔碍,不是一体,所以后面紧接着说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破菩萨存有色空二见而说的。菩萨虽然知道色和空没有两样,但是没有两样,毕竟还是针对两种东西比较而言,就像刚才说的总有这么一点隔碍,两种东西的比较,强迫性。
为破菩萨执有二见之过,进一步的明确地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是两个体,而是一,完全的一致。色空就是一,是不二。尽管现了千差万别的相,但是相就是性,性就是相,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我们要认清真理,不要把相和性、色和空误认为是大体两种相同的东西而去追逐贪求,以致误入歧途。
凡夫都去追逐色,都去追求物质、追求相上的东西,而小乘圣人他们去求空,都是误入歧途。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个色空不二的道理,也就会明白佛法讲的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而是妙有真空。
一定要有妙有的,这个有也不是真有,是妙有。我们凡夫认为是真有,而二乘人他们就守空,其实是妙有真空。空不能坏有,有也不能坏空。所以我们明白一切的色相都是有生有灭,没有自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去贪求贪取,也不会患得患失。一切色相又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一切的色相都是我们的自性。见相就是见性,我们透过一切的色相而见我们的自性。见性就是见相,由性而起妙用,不分别,不执着,不去追求。但是不取不舍、任运自如、光明自在、圆证菩提。
摘自 宏圆法师《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