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卡门》——王家卫式美学的开端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虽然是一部黑帮电影,但并没有像《英雄本色》等黑帮片那样只满足于讲述一个紧张激烈的故事,呈现具有视听冲击力的动作、场面,而是在用光、布景、色彩、镜头运动等方面足够用心,体现出个性化的电影美学追求。但是,这毕竟是王家卫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艺术风格还处于摸索阶段,剪辑凌乱,情节随意的地方也不少。

此外,影片在拍摄一些动作场面时,过多地使用晃动镜头、高速摄影(慢动作),同时又有抽格产生的不连贯感,这几种风格要统一在一部影片中,实在是超出了大多数观众的想象。如果忽略影片的稚嫩与刻意之处的话,这仍然是一部很“王家卫”的电影,很多细节上的用心令人赞叹。

影片中的人物严重抽离了社会和心理的维度,变成了导演意欲承载主题的符号,这虽然在表现人物的孤独、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方面,与王家卫以后的电影有精神气质的相通性,但要观众靠想象和猜测去理解人物的心理动机,毕竟不是影片创作的“正道”。影片从三个维度来切入,那接下来我们就结合电影中几个精彩的片段,从构图和镜头等方面,来解析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旺角卡门》。

活在当下:展示黑道人物的生存状态

片段1:

《旺角卡门》的主角阿华,在旺角的黑道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甚至有自己的产业(一间酒吧),还收了一个小弟乌蝇。影片主要是通过阿华来展现黑道人物的生存状态的。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旺角的夜景。画面的前景是一道泛着蓝光的玻璃幕墙,显得流光溢彩,繁华似锦,后景处是一个商场的巨型霓虹灯。在这两个显眼的高大建筑之间的人群,正是都市人的生存处境:在物质的挤压中活得黯淡无光但仍兴兴头头。影片在这个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中打出演职人员名单。此时,街道上车流汹涌、人潮涌动,幕墙上似有风云变幻。(如下图)

片 段2 :

等影片正式开始,是一个俯拍全景,阳光照耀着睡在沙发上的阿华。可以说,阿华在片头半睡半醒的状态与影片结束时他喋血街头的“沉睡”是一种呼应的关系,正概括了黑道人物的一生:从半睡半醒到彻底沉睡(从浑浑噩噩到死亡)。之后,来自“故乡”的电话暗示了阿华从传统社区来到旺角打拼的事实。因为,在旺角这种高度城市化和由大量外来人口组成的都市,显然不会有“四姨婆”、“二舅父”这种人伦关系。(如下图)

影片在开头呈现了阿华房间里简陋空旷但阳光充足的特点。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白昼、阳光与阿华日夜颠倒的生活是无关的。因为,他是黑夜的动物,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群。

片段3:

乌蝇与人赌博输掉了,又无力付钱,趁乱逃跑,被桌球房的人追杀到街头,被打得不成人形。 在高速摄影中,阿华离家去为乌蝇报仇。在一个侧光的特写中,阿华脸色冷峻,有一半笼罩在阴影中,他身后有红色的天幕,血腥意味浓烈。(如下图)

在一个饭馆里,痛打乌蝇的那帮人正在喝酒,影片用了高速摄影,场景呈惨白色调。一场恶斗展开,阿华孤身一人和对方大打出手,凭着顽强和凶狠控制了局面。当阿华用尖刀挥向桌球房老大时,老大亦从案板上拿起一把菜刀劈向阿华。从老大的角度,他按理可以一刀劈中阿华,但是在一个跳轴之后,阿华与老大调换了方位,挥动刀的成了阿华,正中老大的胸口。这个跳轴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的一种暗示,即阿华这种人随时会死于江湖打斗,这次逃过一劫,仅仅是导演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而用跳轴救了他。(如下动图)

片段4:

又是一个晴朗的上午,阿华还在沉睡。阿蛾已经留下一封信后离去,告诉阿华她买了几只杯,并藏起了一只,等他想要的时候,她再告诉他。这时,插入一个空镜头,在一个俯角度的远景中,两辆公交车在郊外擦肩而过。在一片碧绿中,红黄相间的公交车分外显眼,而其“错过”的意味也更加夺人眼球。(如下动图)

在这个“错过”的镜头中,既暗示了阿华与阿蛾的爱情结局,同时也表达了两位主人公矛盾的心情。两辆车一辆往旺角,一辆往大屿山,这本身就意味深长。——在喧嚣的旺角,阿华会在某个时刻渴望大屿山那种宁静;身陷封闭乏味的大屿山的阿蛾,亦会向往旺角那种充满了机会与变化的生活。这时,影片又插入一个俯拍的空镜头,对准一片碧绿的树梢,绿色充满了整个画面。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也是旺角这种钢筋水泥的都市里不可能会有的诗意与宁静。

在《旺角卡门》里,黑道人物的生存状态就是这样日夜颠倒、混乱随意,但又杀机四伏。那种阳光明媚的白天很少属于这些黑道人物,倒是冷色调的房间、惨白的饭馆、幽暗神秘的夜总会、昏暗的桌球房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想在这些黑道人物身上见证普通人所追寻的幸福、安宁、美好未来都是妄想,他们只活在当下,正如阿华所说,“我们一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他们能关心只是一夕欢乐和一宿沉睡。

匮乏与寻找:展现黑道人物的情感状态

从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中可以获悉,阿华和乌蝇这两个黑道人物都来自贫寒甚至残缺的家庭,他们从贫民区来到都市打拼,似乎必然走上黑道。黑道的危险与动荡,亲情的缺席,爱情的不稳定,使得他们的生命中似乎只有友情是可以依持的东西。这就可以理解,乌蝇如此不争气,阿华还是处处维护他,甚至以生命去完成乌蝇的心愿。因为,乌蝇可能是阿华在世上唯一牵挂的人(后来还有阿蛾)。阿华与乌蝇之间情同手足的友情是他们在冰冷世间唯一的慰藉和温暖。

从阿华与女友Mabel的关系来看,这些黑道人物的情感没有安定感,没有承诺,更没有未来。阿华也知道自己的生存状态不适合真诚的爱情,所以只对阿蛾有谨慎的许诺。本来,阿蛾与大屿山的那个医生可以有平静的幸福,但表哥的不期而至,又让一切推倒重来,旺角及阿华对阿蛾有着莫名的诱惑,阿蛾已经不能忍受大屿山那种与世隔绝般的宁静悠闲。正是在阿蛾身上,我们发现了影片对于人生两难困境的敏锐捕捉:我们总是无望地发现,真正的生活在别处。

片段1: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白天,阿华偶遇曾经的女友Mabel,她已经结婚,且已怀孕。这让阿华多少有点失落,他似乎突然意识到生命中的空缺,瞬间感受到强烈的孤独和对情感慰藉的渴望。这时,影片让两人分立一根柱子两旁,是一种阻隔的意象。(如下图)

在阿华与阿娥两人缠绵时CALL机响起,尘世的烦扰最终还是入侵阿华的两人世界。阿西告诉阿华乌蝇收了安家费的事实。阿华决定乘坐公交车回去。公交车开过时,车身的血红色充满整个画面,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公交车开过阿蛾身边时,又是一片血红(影片还有一处出现了这种不祥的红色。在阿蛾的近景中,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她心情的变化:平静中的忧伤、忧伤中的潸然泪下、感慨万千的酸楚、一声叹息后的离去。——黑道人物自己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与情感,她怎么可以在他们身上寄托情感的归宿?(如下图)

在这些黑道人物身上,亲情都处于缺席的状态,残酷动荡的生活使他们没有太多的柔情,因而几乎不会遭逢触及灵魂的爱情。但在遇到阿蛾之后,因有了时空的澄静,因有了惊鸿一瞥的怀念,因有了生命虚空之后的尖锐感受,阿华才意识到这次不再是逢场作戏,而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渴求。只是,为了友情(义气),他终于放弃了爱情。

喋血街头:黑道人物的命运结局

片段1:

关于阿华这些黑道人物的命运结局,在那个跳轴镜头中已见端倪,在影片开始阿华昏睡的镜头中也有暗示。其实,这些黑道人物对自己的命运轨迹亦早有预料,所以他们才会“活在当下”,对自己和他人不愿做任何承诺。

由于亲情已然远去,正常的爱情不敢奢求,友情可遇不可求,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已经不多,甚至连生命都已交给了运气,那么,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他们面对宿命般的死亡时,靠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来支撑?从阿华、乌蝇、Tony等人的经历来看,尊严是他们的信仰,义气是他们的根基。

乌蝇的一生都在为尊严而努力奋斗。相比之下,Tony虽然一直活得洒脱如意,呼风唤雨,但面对已经将生命预支的乌蝇,他还是害怕了,带着哭腔求饶。(如下动图)

乌蝇对Tony的手下说,“穿西装打领带,拿大哥大电话有什么用?跟着这样的大哥!”对乌蝇来说,能羞辱Tony远比杀了Tony还过瘾。而对Tony来说,虽然靠着求饶和低声下气保全了性命,但他作为一个黑道大哥已经死了,因为他没有了尊严。果然,乌蝇狂笑着离去后,Tony又恨又怒,只好强作欢笑,将钱送给手下,但手下一把将钱扔掉,并将大哥大电话拍在桌子上,率众离去。

片段2:

在警察局门口,乌蝇杀了大口基而被警察击毙。阿华目睹了这一幕,这时,他的身后一辆鲜红色的集装箱车驶过。还是高速摄影和晃动镜头,阿华踢开警员,对着大口基的胸口开枪,一名警员对着阿华的脑部开枪。阿华头部甩动,闪回他与阿蛾在电话亭里激情拥吻的情景。一个俯拍中,阿华倒地,双目怒睁,但眼神空洞。在这个类似于“天问”的神情中,有阿华对生命的留恋,亦有对未竟的爱情和事业的惋惜。(如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乌蝇与阿华两人开枪及中弹的次数明显经过了主观加工:很难想象,在戒备森严的警察局门口,在高度警惕的转移重要污点证人的过程中,警察会对乌蝇的出现熟视无睹,会等到乌蝇射光了手枪里的全部子弹后才反应过来。也许,影片考虑到乌蝇一辈子都没有威风过,从未做过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故意让他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一次灿烂的绽放,让他尽情开枪,打伤大口基,打死打伤多名警员,并让他身中数枪才倒地。

也就是说,影片对于乌蝇的最后壮举在时间上做了加法,延长了他辉煌的时刻,也延长了他对于这样的时刻的眷恋。但对于阿华的“补数”,影片并不欣赏,因而做了减法,他只来得及打死大口基就被警察一枪毙命,整个过程短暂又毫无壮烈可言。

也许,黑道人物大都有“英雄情怀”、“侠客情怀”,渴望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电视、报纸上的主角。在他们看来,即使是以这种“反社会”的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亦是灰暗人生的一抹光亮。只是,他们最后大多是喋血街头。——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边缘和黑夜,却要以示众的方式告别生命。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样轰轰烈烈地死去远胜于在庸常俗世中寂寞老去。“天空没有痕迹,可我已经飞过。”他们真的“飞过”吗?他们的人生轨迹常常如此仓促,来不及发出耀眼的光芒就消失于夜幕中,真的有人注意到了天空中偶尔擦过的抛物线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