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满洲瓜尔佳氏宗谱

编者注:瓜尔佳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文版之中,写作“gūwalgiya”,金代的女真时期,写作“加古”、“夹谷”、“谷里夹”、“古里夹”,源自女真加古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载:“瓜尔佳氏本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氏族甚繁,散处于苏完、叶赫、 讷殷、哈达、乌喇、安褚拉库、蜚悠城、瓦尔喀、嘉木湖、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及各地方。”满洲瓜尔佳氏支系很多,下边的宗谱即是满洲瓜尔佳氏中的一支的族谱。瓜尔佳氏人口繁密,其中身有世职,位列世宦的支脉很多,以各旗的苏完穆坤世家为翘楚。

一份满洲瓜尔佳氏宗谱

作者红城关Sir

瓜 尔 佳 氏 宗 谱

GUA ER JIA SHI ZONG PU

寻根话族渊 续旗人血脉

—辽宁凤城关氏家谱

前 言

小时候,听祖辈说过:“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流域是我们“关 姓”即瓜尔佳氏的故乡。

适逢农历乙酉年初,偶见报端介绍族人“瓜尔佳·义鸿”讲解“关姓”的由来,兴趣陡增。随与其联系、沟通并利用公休日专程登门拜访。他向我详细介绍了我们瓜尔佳氏的支脉繁衍和迁徙情况,并提供了他潜心收藏、搜集、积累、整理的很多珍贵史料。其中有大连、沈阳、凤城、北京、新疆等地区瓜尔佳氏祖脉支系的繁衍、迁徒和由来,尤其是《凤城瓜尔佳氏四修宗谱》一书更让我爱不释手,彻夜吟读不能入眠。对了解研讨草河平安村瓜尔佳氏的支脉繁衍和迁徒情况提供了可靠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寻觅我们瓜尔佳氏祖脉支系的繁衍、迁徒和由来,是我多年的夙愿,也是我做为瓜尔佳氏后人应尽的责任。家谱是一本研究民族历史、人口繁衍迁徒、探索遗传基因的珍贵史料,家谱是一个家族文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家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与世同步、振奋后代精神、激发子孙上进的教科书。为了对祖脉支系有更多的了解和确认,农历乙酉金秋,我携家人踏上了回归故乡的征程,走亲访友、省亲祭祖。年已八十五岁高龄的关继冲二大伯兴高采烈地向我介绍了草河平安村瓜尔佳氏的支脉繁衍、家族迁徒、旗分由来;关继双大叔亲自带我到祖茔拜先祭祖,实地考察、确认祖茔分布情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现居本溪已九十一岁高寿的关继文大伯得知我要修纂家谱,饶有兴趣地通过电话向我提供珍贵翔实的史料;还有世喜哥、世民哥、世宪弟、世宽弟、世宇弟、承冬侄儿等……

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在亲朋好友的鼎力协作下,在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先生所著的《满学论集》、《正说清朝十二帝》叶赫那拉·图鸿著述的《努尔哈赤大帝》辽宁大学清史研究所长李林教授所撰写的《满族瓜尔佳氏综述》、《凤城瓜尔佳氏四修宗谱》资料的参考下,在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老同学卢骅研究员的热心帮助下,在笔者的执著耕耘、不懈努力下,才有了这本《寻根话族渊、续旗人血脉》谱书的完成,也算是对列祖列宗尽了一份孝心。在此,谨向各位族人、前辈、家人、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这正是“金秋家人故乡行,亲友相聚喜盈盈,省亲祭祖慰先辈,纂修家谱溢亲情”!

纂修人:十九世·关世斌

农历丙戌年3月19日於大连

宗谱目录

目 录

一、瓜尔佳氏的由来……………………01

二、瓜尔佳氏的迁徒……………………02

三、瓜尔佳氏的历史地位………………05

四、满文与八旗制度的创制……………08

五、凤城瓜尔佳氏的来源……………10

六、凤城瓜尔佳氏人口分布及增长……12

七、凤城瓜尔佳氏宗谱的历次修纂……15

八、凤城瓜尔佳氏世系表…………19

九、满族节日习俗及祭祀……………27

十、注 释…………………………………31

感 谢 辞……………………………………33

寻根

一、 瓜尔佳氏的由来

瓜尔佳氏是满族中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位重要的一个宗族,早在先周时期就见于史端。一千多年前,辽金时期的瓜尔佳氏就生活在松花江下游,以后因政治形式变动,几经迁徒,到清初时几乎遍及全国。瓜尔佳氏对满族的形成,清朝的建立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满族的名称是在明末(十七世纪初年)才出现的,但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先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先秦时称肃慎,汉朝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宋、辽、夏、金、元、明朝时称女真。辽、金、元、明时期都有一部分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这些女真人在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留居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是明代女真人的直系祖先。瓜尔佳氏就是金代女真人的后代,曾经生活在松花江中下游一带。

据《金史国语解》中记载:金代有姓古里甲的,清朝乾隆皇帝敕修的《满洲源流考》中认为古里甲氏即是瓜尔佳氏。在金代古里甲是人口众多,有一定地位的宗族。在《金史列传》中记载有金代古里甲氏著名的大臣石伦和蒲察,古里甲石伦上京路隆安人。隆安即潼州,今吉林省农安县,境内有松花江和拉林河。十三世纪初有户一万零一百八十。石伦以武举登第,宣宗、哀宗曾以他英勇善战委以重任。一二三一年被元军杀害。古里甲蒲察在宣宗时曾为葭州(太原府)刺史。蒲察智勇过人。曾被推荐行元帅府事,本路兵马都总管。

瓜尔佳氏最初生活在黑龙江及松花江中下游一带,还可以从瓜尔佳氏的来历和含义得到启发。一种观点认为:牡丹江唐朝时称忽汗河,金称瑚尔喀、朝里改,清初称虎尔哈。古里甲与上述称呼同音,而古里甲即瓜尔佳,瓜尔佳是由牡丹江古名而来。牡丹江下游流经金代胡里改路,它在黑龙江省依兰县与松花江下游合流,因此认为瓜尔佳氏原居松花江及牡丹江中下游。一种观点认为:女真语“忽里”即“阁”,满语“Koron”即“馆”,“haton”即“城”,这里有瓜尔之音,因此“瓜尔”(Kor)有“馆”、“阁”、“城”之意,瓜尔佳可以理解为“城之家”,或“住房之家”,瓜尔佳氏是以馆、城为标志的一族,后人称此族为瓜尔佳氏。

从史实上来看,瓜尔佳氏所居之地原是辽代五国部辖地,金代改成胡里改路,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从辽代开始至明代,这里就有部分女真人在城郭里过定居生活。明代在位居黑龙江流域的名城弗提斤城,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县,赫哲语“富锦”是屯子的意思,乃至城郭之意。因此虎尔哈河(牡丹江)以及金代胡里改路,都是以瓜尔佳命名。以后随着女真人的迁徙,瓜尔佳氏分居各地,其中迁居长白山东北一带的兀良哈尔佳,阔儿看兀狄哈瓜尔佳也都是以原在黑龙江流域居住时的地名,冠以瓜尔佳氏之前。吾良哈即“吾兰”,据《明实录》记载:吾兰在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处以西不远,因此说吾良哈尔佳氏原句吾兰处,即吾良哈地。这里的瓜尔佳氏后来迁到图门江以北,仍自称兀良哈瓜尔佳。留居原地的仍称吾兰儿处女真人。阔儿看兀狄哈瓜尔佳中“兀狄哈”一般认为是“森林之民”,阔儿看与虎尔哈河,活罗海川(金代称牡丹江为此名)同音。因此说明阔儿看兀狄哈仍用原居地名称冠以瓜尔佳氏之前。以示不忘故乡。以上两种观点都认为瓜尔佳氏原居松花江下游和松花江与黑龙江 合流 处一带,只不过是论据不同而已。

另外,《苏完满州瓜尔佳氏全族宗谱》上说:该部有兄弟三人,原来世居松花江达村苏完沃野。后来,长兄仍居原地,老二西迁锡伯地,老三东迁瓦尔喀。钦定《八旗满州氏族通谱》记载:明末清初时瓜尔佳氏从世居故地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流域等地南迁到赫图阿拉(新宾)、盛京(沈阳),这些都足以进一步证明了黑龙江,松花江及牡丹江流域是瓜尔佳氏的故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