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方洪牧
以“海东盛国”、“万里寻修”著称的唐代渤海国(698—926),有着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陆通衢,漂洋过海的浩大交通体系。对此,《新唐书·渤海传》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记述:“龙原,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岭,营州道也。扶余,契丹道也。”如此,勾勒出上渤海国交通的全景图。
(附图标注“女真”不确,应作“黑水靺鞨”)
渤海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是王都忽汗城(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忽汗城以近忽汗河(牡丹江)、忽汗海(镜泊湖)得名。在渤海国229年历史中,曾四次迁都,两驻忽汗城,前后以忽汗城为都长达160年。忽汗城仿大唐长安建造,代表着渤海人创造的“海东盛国”的灿烂文明, 渤海国交通就是从这里发端,辐射海内外。三百多年前,遣戍宁古塔的一批流人,以古代知识分子的眼光,最早发现了这座塞外“大若今京城”的“古大城”。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东京》记述说,“东面城址,土墉高丈余,以石为基,城门石路,车辙宛然。”他还注意到忽汗城周围五桥飞架的雄姿,“大河绕城而东,其古渡尚有坏桥乱石,横亘水中。”而今在上京龙泉府遗址以北,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平安、下马河、牛场和江西五个村屯附近江面,仍可见一字排开的五座玄武岩桥墩。它们或四墩五洞,或五墩六洞,尤以忽汗城北垣、今上官地村桥体最长,为七墩九洞,各墩间距十七米左右。历经千载不失,可见当年的规模气势不凡。
《新唐书·渤海传》“日本道”,即经渤海东京龙原府(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城古城”)至盐州(俗称毛口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区“克拉斯基诺古城”),转行海路,抵日本西海岸本州能登、加贺,和北九州筑紫诸地。“朝贡道”,则是指向中原内地的一条航海路线,经由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和龙市西城镇城南村“西古城”)、渤海西京鸭绿府(吉林省白山-临江市古城),转行海路至登州(山东省蓬莱市古城),再陆行长安(西安市古城)。“营州道”,经由渤海长岭府(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古城),沿松花江溯水西行,横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直抵“三燕故都”营州(辽宁省朝阳市古城),并转行河套,径达长安。“新罗道”,经由渤海南京南海府(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通向朝鲜半岛南部新罗国。“契丹道”,经由渤海西北境扶余府(辽宁省铁岭-开原市老城街后三台子村黄龙冈山上城、山下城),指向内蒙古赤峰市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契丹国。
渤海国道路是东北古代交通的基石和丰碑。渤海国以后,辽、金、元、明、清历代道路沿革,直至东北现代公路、铁路主干线,都可以从渤海国道路找到源头或前身。例如,渤海国营州道相继孵化出明代“纳丹府东陆路”驿路、清代宁古塔——鹦哥关——盛京驿路、宁古塔——吉林乌拉“进京大路”;而史载始见于辽,并金、元一脉相承的“鹰路”、明“海西东水陆城站”,及清吉林乌拉——三姓,宁古塔——三姓驿路,明显是由黑水道——黑水靺鞨道经渤海朝贡道演化而来。黑水道与营州道首尾相接,东西延伸,把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连成一线,如逶迤长龙纵贯东北大地。而横越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现代公路、铁路,仍贯通于渤海国营州道的旧基之上,营州道经由的盖牟、汝罗守捉,就在今沈阳、锦州一线主干道路附近。
自古以来,由东北入燕、西进中原的主干交通路线,在“辽西走廊”的位置是偏北的,即经由以“三燕故都”、“东北锁钥”著称的辽宁朝阳,相对的燕山隘口是卢龙口、喜峰口和古北口。只是明代在榆关隘口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原辽西走廊交通线由偏北改为偏南,即我们熟知的山海关傍海道。
与渤海交通相关的一个话题是,渤海国时期有没有驿路、驿站,而开东北驿传之先河?这个问号看似简单,却又让人困惑。在大唐和海东盛国的历史背景下,渤海怎么可能没有驿路、驿站?然而让人困惑,或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渤海驿传的文字记载,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的考古发掘,亦无驿站的雪泥鸿爪,这是一个历史的“结”。
面对这个问号,一些人采取了宁信其有的态度。二十几年前,有消息见诸报端,说在“上京龙泉府遗址”的一个角落,在被火焚烧过的断墙残壁中,发现了“驿站痕迹”。但在兴奋之余,又不免抱憾所发现的“驿站痕迹”,更象是一种借题发挥的推测。与此同时,民国二年魏声龢《鸡林旧闻录》最早披露的“二十四块石”,由于又有新的类似发现,而成为学界新的兴奋点,“二十四块石”奇迹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广为传播。对“二十四块石”的考古解释,如雨后春笋,诸说并存。但与渤海驿传相系的亭台说、驿站说仍然无法确立。“二十四块石”遗迹陆续发现,数量过大,尤其无法与可确证的渤海交通线契合。
有关黑龙江驿路、驿站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辽史·兴宗纪》:“春正月戊辰,如混同江。辛未,猎兀鲁馆冈。”辽代驿站称馆;混同江即今松花江,“兀鲁馆”即今大庆市肇源县古龙镇。更明确的文字记载则是《金史·太宗纪》:“正月丁丑,始自京师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驿”,并同年闰三月“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说的是以金上京(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乡白城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中心的驿传。如果把这些文献记载看作黑龙江驿传的发端,渤海二十四块石“驿站亭台说”若能定论,黑龙江驿传史就要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