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西的藏族故土:中印对峙的拉达克,如何一步步被印度控制?

从5月5日开始,印度当局就开始炒作中印边境地区的冲突问题,并且在印方的“不懈努力”下,这场小小的边境摩擦如今已经演化成双方动员超一万兵力,两国网友在热烈讨论战争可能性的自2017年洞朗事件以来中印最大之边境冲突。

这块远在西藏最西段的荒凉之地,到底有什么理由,能吸引印度人如此前仆后继的与中国交恶?要说明这个问题,就得先从这块是非之地的复杂历史说起。

争议地区地图

目前中印两国拥有的共同边界大约有2000公里,但在西段、中段和东段三部分,都各有一处争议地区,而本次发生冲突的“班公湖-加勒万”山谷地带就位于其中的西段部分,也就是俗称的阿克赛钦地区的南缘。

这片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地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默默无闻。原因也很简单,相比西边富庶的克什米尔和北边的新疆,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阿克赛钦实在是太荒凉了,以至于曾经的大清政府都懒得在这里驻军巡逻。

班公湖

当英国人的身影于19世纪首次出现在这片荒凉之地时,一切就都改变了。

对当时已经控制了克什米尔的大英帝国而言,找到一条从克什米尔通往新疆的路线是当务之急,而阿克赛钦就刚好是这条入侵中国路线的必经之路。这种对阿克赛钦的垂涎最终的“成果”就是于1865年划定的、将整个阿克赛钦划入英属印度的“约翰逊线”。而很显然,现在的印度人就觉得这条“约翰逊线”是合理合法的,应当是被自己所继承的。

那么印度人真的觉得靠一条英国人非法划定的分界线就能确定自己对阿克赛钦地区的主权合法性么?其实这里面的门道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冲突中的印度士兵

就在阿克赛钦西边,紧邻着的就是拉达克地区。该地区本身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地理条件比阿克赛钦优越许多,这片地区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诸多地方割据势力,直到1635年,于16世纪中叶建立的“胜利王朝”,或者说“那姆加尔王国”才第一次统一了拉达克。

几乎与此同时,印度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王朝——莫卧儿王朝也闪亮登场。于是面对这个庞大的帝国,蜗居于拉达克的“胜利王朝”非常鸡贼地选择了时而归附于莫卧儿帝国,时而归附于大清西藏当局的墙头草策略。而这,才是印度人觉得拉达克乃至其旁边的阿克赛钦地区属于自己的真正历史源头。

莫卧儿帝国终于在19世纪初分崩离析,其中分裂出来的查谟-克什米尔土邦于1820年吞并了“那姆加尔王国”;1846年,查谟-克什米尔土邦成功升级为英国治下的克什米尔王国;

再到1947年,风雨飘摇的克什米尔王国面对印巴分治,其信仰印度教的高层故意将克什米尔划给了印度,拉达克等中国故土就此被印度人视为自己“合法土地”。

拉达克地区

所以说来说去,印度人如此纠结于这些争议地区,只不过是这个自命为世界大国的国家放不下昔日莫卧儿帝国的荣光,觉得自己有权继承这些帝国的“遗产”罢了。

但我们真的很想问印度人一个问题,面对这些面积如此之大的争议领土,你们真的觉得,只要通过这种在边境线上不断的撒泼打滚搞小动作,终有一天就能靠这份执念感动湿婆大神,让你们得偿所愿?

阿克巴大帝

毕竟,如果真的要与中国兵戎相见,开创莫卧儿帝国盛世的阿克巴大帝可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帮助印度人一圆这个千年帝国的旧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