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降作战作为一种成熟的作战样式出现在战场上。二战后,空降 作战得到进一步发展, 并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美国陆军建立空降部队的构想始于 1939 年,在 1949 年 4 月德军首次使用空降兵后有了实质性进展。1940 年 6 月,美国陆军从 第 29 步兵团抽调人员, 在佐治亚州本宁堡成立了第 1 个试验性空降分队;8 月进行首次跳伞;9 月试验性空降分队扩编, 建立了美军第 1 支正规空降部队——第 501 伞兵营, 共 450 人。1942 年 8 月,第 82 空降师和第 101 空降师相继成立。1943 年秋季,第 11 空降师、第 13 空降师 和第 17 空降师成立。至二战结束时, 美军共有 5 个空降师和 4 个独立伞兵团(第 503 伞兵团、 第 509 伞兵团、第 173 空降旅和第 187 伞兵团)。
编制情况
美军将空降部队作为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应对各种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撒手锏”力量,十分 重视空降部队的建设。经过多次改编,目前美国陆军空降兵主要由第 82 空降师和第 173 空 降旅组成,采用模块化编组形式。第 82 空降师的 3 个旅战斗队和第 173 空降旅都下辖步兵 营、侦察营、炮兵营和保障营,是美国陆军标准化的轻型旅战斗队结构,既可作为陆军战术 作战的基本作战单位进行独立作战,也可根据需要随时抽调,按需组合,遂行联合作战。
第 82 空降师的编制
第 82 空降师是美国陆军中最早建立的空降师,也是美国现存唯一的现役正规空降师。该师 前身是 1917 年 8 月 25 日成立的第 82 步兵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于 1942 年 3 月重新 组建为空降师。第 82 空降师原来编有 4 个空降旅战斗队、1 个战斗航空旅和 1 个保障旅。从 2013 年秋季开始,根据“陆军 2020”调整计划,撤编第 4 旅战斗队,具体措施包括:撤 编第 4 个空降旅战斗队的特种部队营、第 782 旅支援营和第 2-321 野战炮兵营,第 782 旅支 援营的部分连编入其他 3 个旅战斗队的支援营;第 4-73 骑兵中队编入第 1 旅战斗队,成为第 2-501 伞降步兵营的核心组成部分;第 2-508 伞降步兵营编入第 2 旅战斗队;第 1-508 伞降步兵 营编入第 3 旅战斗队。因此,从 2013 年秋季开始,第 82 空降师由司令部与司令部营、3 个空降旅战斗队、1 个战 斗航空旅(第 18 战斗航空旅)、1 个火力旅(第 18 火力旅)和 1 个保障旅(第 82 保障旅)组成。其中,司令部与司令部营包括:司令部与支援连、A 连、B 连、C 连、师乐队、第 501 宪兵 中队。第 82 战斗航空旅包括:旅部连;第 1-82 火力侦察营,装备 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 机;第 2-82 突击营,装备 UH-60M“黑鹰”直升机;第 3-82 一般支援营,由装备 UH-60L“黑 鹰”直升机的航空指挥连、装备 CH-47F“支奴干”直升机的运输连和装备 HH-60M“黑鹰” 直升机的医疗连组成;第 1-17 骑兵中队;第 122 航空支援营。第 173 空降旅的编制 第 173 空降旅是美国现役唯一 1 个独立的空降旅,过去隶属于美国陆军第 5 军,从 2013 年6 月开始隶属于美国欧洲司令部,驻地为意大利东北部城市维琴察。目前,第 173 空降 旅满编为 3300 人,由 6 个营组成分别为:第 1-503 伞降步兵营、第 2-503 伞降步兵营、第 1-91 骑兵中队、第 4-319 空降野战炮兵营、第 173 旅支援营和特种部队营组成。装备特点 美军空降部队装备都必须满足空降行动需求, 或提供空中支援, 或具备空运能力。
总体而言, 为适应应急部署、空降突袭、垂直打击等多种作战需求,其武器装备具备小型化、轻型化和 通用化特点。具备多样化航空运输装备 空降部队一方面要在建制内建设 1 支规模化的航空运输力量, 既满足平时训练需求, 又满足 战时小规模出动自我保障;另一方面,要依托空军战略投送力量,形成大规模远距离空降作 战能力。第 82 空降师于 2009 年开始列装 CH-47F“支奴干”直升机,提高了建制内的空运能力。它 飞行速度达到 282 千米/小时,任务半径超过 740 千米,载重超过 9.5 吨。该直升机配备通用 航电结构系统座舱, 加装了 1 个数字地图显示器和 1 个数据传输系统, 可以存储飞行数据及 任务数据,极大地增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该直升机还安装了 BAE 公司的数字式先进 飞行控制系统(DAFCS),显著地提升了飞行控制能力,极大地增强了飞行性能和恶劣环境下 的安全性。为对全球任何地区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美空军为陆军空降部队提供空运保障——由 C-17 运输机实施战略空运保障,C-130 运输机实施战术空运保障。C-17 采用新型双行投送 系统,能投送 102 名装备齐全的伞兵,而且能由美国本土机场向前方作战基地直接输送。C-130E 能够投送 64 名全副武装的伞兵,新型 C-130J-30 可投送 92 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具备全谱精确化火力打击系统 空降行动通常具备攻敌不备、以少胜多的特点,要求以强大的火力优势掌握战局主动权。
美 军空降部队构建了 1 个远中近程相衔接、 软杀伤与硬摧毁相结合的火力打击体系, 具备了全 谱精确化的打击手段。空降部队火力打击系统可分为压制武器、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和轻 武器。压制武器以轻型榴弹炮为主。美国陆军空降部队的野战炮兵营主要装备 M119A2 105 毫米牵 引榴弹炮和 M777A2 155 毫米牵引榴弹炮,并配备“阿法兹”野战炮兵指控系统和“神剑” 制导炮弹,具备点面结合的压制火力。M119A2 可由 UH-60M“黑鹰”多用途直升机吊运, 是美国陆军空降部队和空中突击部队的主要间瞄火力。它使部队能够在执行完射击任务后快 速撤离阵地,躲避敌方反击火力的威胁。M777A2 是世界上第 1 种大量采用钛铝合金材料的 超轻型榴弹炮, 重量约为 4.2 吨, 几乎仅为常规 155 毫米榴弹炮重量的一半, 因此可由 CH-47F “支奴干” 运输直升机进行吊运。M777A2 配备自动定位系统、 电动装填机和电动俯仰装置, 射速为 4 发/分钟;发射“神剑”制导炮弹时,可为空降部队提供射程 40 千米、精度 10 米的 精确打击能力。
反坦克武器包括“标枪” 、 “海尔法” 、 “陶-3”等先进反坦克导弹。第 82 空降师配备超过 150 套反坦克导弹系统,具有突出的反坦克作战能力。防空力量通常由防空炮兵和攻击直升机组成。美军空降部队装备的“长弓阿帕奇”直升机和 “黑鹰”系列直升机均可挂载 4~8 枚“毒刺”空对空导弹,有一定的防空自卫能力。另外, 空降部队还装备“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具有近程防空作战能力。轻武器类型多样, 但都具备轻便易携、 杀伤性强的特点。在空降行动中, 每名伞兵都以 T-10B 跳伞,并有 1 个副伞、1 支 M16A2 突击步枪和重约 25 千克的背包,可以随时准备作战。M16A2 型 5.56 毫米突击步枪战斗全重 3.51 千克,有效射程达到 800 米,战斗射速为 50-90 发/分,火力十分强大,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战斗性能。具备空地一体机动突击装备 空地一体的机动突击装备是实现空降作战目标的有力保障。
美国陆军空降部队构建了武装直升机、 运输直升机和特勤直升机相结合的空中突击体系, 主 要以低空机动、低空空防为主要方式,实施战场区域强行介入、战场目标立体打击、战场生 存综合保障。美国陆军第 82 空降师战斗航空旅配备 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30 余架、UH-60M“黑鹰”直升机 40 余架,均属于近年来成功研制或改进的先进型号,为其 遂行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建制内战术空运、火力支援和态势感知能力。AH-64D“长弓阿帕 奇” 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装直升机, 为空降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能力。机载 “长弓” 雷达能对扫描、发现和分类 128 个以上目标、优化控制 16 个危险目标及向其他飞机/直升机 传输信息的能力, 并且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决定进行精确打击或者不进行攻击。它还能 携带 4 枚“毒刺”空空导弹或 2 枚“西北风”空空导弹或 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为空 降部队提供精确制导的火力支援。UH-60M“黑鹰”直升机是“黑鹰”系列多用途直升机的 最新型号之一,于 2008 年开始列装部队。它配备复合材料旋翼,增加了载重和航程;集成了 基于 1553 总线的数字化座舱和电子系统、先进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先进的红外压制系统, 可满足空降部队的数字化战场需求。美国陆军空降部队主要装备 M1152A1、M1165A1 型 4×4“悍马”轻型高机动越野车辆作为 牵引火炮、 迫击炮和指控方舱的载车, 具备空投、 机降和直升机吊挂的能力, 机动方式多样, 越野效果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 美国陆军空降部队还配备适应反恐战争需求的防地 雷反伏击车, 能够有效应对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威胁, 为空降部队提供有防护的地面机动 能力。具备一体化电子信息系统 美国陆军空降部队装备了最为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 不仅具备多元态势感知与战场情报自我 保障能力;而且具备独立遂行任务的指挥控制能力和与上级及其他军兵种的交互能力。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方面,美国陆军空降旅均配备 1 支侦察中队(即骑兵中队),包括 4 个侦 察连和前方支援连、火力控制组。第 82 空降师战斗航空旅装备 OH-58D 武装侦察直升机 20 余架。另外,战车等地面机动装备配备的传感器和单兵夜视装备齐全,夜视能力强。
美国陆军空降部队的指挥通信系统也实现高度一体化。WIN-T “增量” 1 联合网络节点(JNN) 为旅司令部提供保障,使旅、营级指挥机构获得了空前的通信保障能力。另外,旅战斗队指 挥所配备具有多种通信装备的联合网络节点 (JNN)和指挥所节点(CPN),可直接接入美陆军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在信息对抗能力方面,美国陆军空降部队战斗航空旅装备 EH-60 电子战直升机,具备较强 的战术电子战能力。作战运用 近年来美军参与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均以空降部队先期抵达、快速渗透拉开序幕,表明空降 部队是美军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重要突击力量, 能够凭借空中机动优势实施快速部署和垂直打 击,迅速聚集和释放作战能力,在短期内获取最佳军事效益。空降部队是显示国家意志的重要力量 空降部队具有进行战略部署和强行进入敌区实施作战的独特能力, 能够通过快速机动充分展 现国家的战略意图, 将国家意志强加给敌人, 并迫使敌人在己方选择的地点和时间进行作战 和做出反应,从而能快速取得决定性的成果。首先,空降部队具有战略部署能力。二战期间,第 82 空降师遂行了多次具有战略意义的空 降作战,为扭转战局、推动盟军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943 年,第 82 空降师分别对意 大利西西里和萨莱诺实施了伞降和机降突击。1944 年参与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其次,空降部队具有全球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在海湾战争中,第 82 空降师接到任务后,从 美国本土远程奔袭上万千米,仅用了 48 小时便到达危机前沿,是美军第 1 支抵达并部署海 湾地区的部队,对于避免海湾局势的继续恶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第 82 空降 师进一步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接到通知后 18 小时内向全球任何地区部署兵力、 实施伞降突击、展开战斗行动,并取得胜利” 。空降作战必须实施有效的统一指挥 空降作战的关键性和复杂性, 使其必须实施有效的统一指挥。在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 空降部队均由美军中央总部直接指挥,有效地达成了决定性作战的战略目标。一方面,为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应用,美军强调对空降部队实施有效的统一指挥,以保证空 降部队能发挥关键作用,确保国家战略意图的实现。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将空降部 队作为 1 支威慑造势、机动突击的重要战略力量,不断强化高端指挥和控制,在应急部署、 战略突袭、垂直登陆和特种作战中广泛使用,在战争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战功效。另一方面,空降作战通常是涉及陆、海、空三军的联合作战,必须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 一行动。空降前谨慎准备,制定空降计划,选定出发机场、空中航线和空降场,协调各有关 部队协同进行空运、侦察和护航。空降时要组成空降联合指挥机构,具体实施指挥,灵活应 变。空降后必须提供联合支援,包括情报支援、火力支援和后勤保障。
空降作战必须获得全方位的火力支援 美军规定,空降作战目的是夺占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阻断敌预备队前出,断敌退路,与正 面部队的进攻行动相配合,加快进攻以取得更大的战果。空降作战通常是纵深作战,必然具 有纵深作战中的脆弱性,在后续补给、火力打击、地面与空中机动以及防护力等方面存在软 肋。因此,美军十分强调各种力量对空降部队的火力支援,以确保其能力的发挥。另外,空降作战始终置于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内,只有突出联合火力支援,才能更好地释放 空降作战效能。美军认为:“空降作战的实质,就是步兵经由空中输送区参加地面战斗。这 不仅意味着要有足够数量的飞机,支援火力也要随部队一起空运。”美军还规定,在空降作 战突击前和突击中, 空降部队还应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 海军舰炮或两者同时提供近距 离空中支援,优先打击空降炮兵射程以外的装备目标。空降作战必须获得精确及时的支援保障 空降作战任务特殊,对支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注重后勤保障,空降部队携行轻便、消耗大、补给难,精确及时的支援保障是其实现持 续作战的基础。为提高空投距离、精度和灵活性,美军研制了联合精确空投系统(JPADS), 并于 2006 年在阿富汗第 1 次成功地实战运用。JPADS 利用 GPS 制导,增强了对空投装备从 飞机投放后的控制能力。它包括了膝上计算机型的任务规划器,可以实施测量风向风速,设 计最佳投送地点。其制导装备包括 1 个用操纵绳与操纵降落伞连接的 GPS 接收机和 1 个安 装在货包内的 GPS 重发装置,空投时,GPS 接收机操纵机械装置使空投包飞向预定地点。JPADS 提高了空投的高度, 增强了飞机与人员的战场生存能力。美军常规空投高度(如 C-130 和 C-17 运输机)为 112~305 米,使用 JPADS 后,美军能从 7620 米高度实施精确空投。二是注重信息保障。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空降作战均得到了精确及时、多维一体的情 报信息保障,利用多层、全维侦察预警系统,使战场始终处于“单向透明”状态。在伊拉克 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了航空航天侦察、地面侦察、网络监控、特工侦察等多种手段,构筑 了全方位融合、 实时高效的情报信息网络, 始终掌控制信息权, 保证了空降作战的顺利实施。(来源:现代军事 2014 年 11 期 作者:龚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