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文殊菩萨介绍,整理得太好了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并称“华严三圣”。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以慧行断无始无明之根,故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是释迦佛座下所有菩萨弟子的上首,助佛弘化,协同敷演大乘佛法玄理,又称“法王子”。央掘魔罗曾赞叹,文殊法王子见空第一。文殊菩萨曾于往昔发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深入众生心识本体,普令回归真如本性的菩提大道。

绢本 着色 金泥 挂轴 纵90.8 横41.6

南北朝时代 建武元年(1334)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娑婆应化:仗剑驭狮法王子

文殊师利菩萨(梵文मञ्जुश्री,Mañjuśrī),又称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孺童文殊菩萨、曼殊师利童子,意为妙德、妙吉祥,因菩萨出生时,家中现种种吉祥瑞兆而得名。

东福寺文殊菩萨画像

文殊菩萨常示现仗剑驭狮之相,代表法门的锐利。菩萨右手执金刚王宝剑,左手执持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脚跨威猛青狮(青面狮虬首仙)。喻以锋利的慧剑斩杀群魔、斩断一切无明烦恼,以一尘不染的般若真智度化群生,以振聋发聩的无畏狮吼震慑魔怨、震醒沉迷众生、伏一切烦恼。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菩萨 西夏

文殊菩萨相应于娑婆世界有情众生的因缘,而以不同形象示现尊形,如僧形、一髻、五髻、八髻和六字文殊等。其中五髻文殊最为常见,多示现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喻内证五智无上无得之相。童子者,天真纯洁而不执念。五智者,表文殊菩萨五种智慧(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14世纪文殊骑狮像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根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载,文殊菩萨此世的应身生于佛陀时代的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家。菩萨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紫金色、具足相好,堕地能语如天童子,并有七宝覆身,家中出现种种吉祥瑞兆。

及长,往诣诸仙人处求出家法,但诸婆罗门与诸论议师无能酬对者。于是皈依佛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以三昧力故,于十方面(或现初生、出家、灭度、入般涅槃、现分舍利)饶益众生,如是久住首楞严,助佛弘化。

文殊菩萨持经图挂轴 日本狩野兴甫绘

十七世纪佛画 大英博物馆收藏

佛灭度后,文殊菩萨至所应度众生处。《宝藏陀罗尼经》中佛告金刚密迹主云:“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又《华严经》云:“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此清凉山、五顶山即我国山西忻州五台山。明镇澄法师《清凉山志》载:“汉明帝时,摩腾法兰者,四果圣人也。始至此土,以天眼观,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是故五台山以文殊化宇而倾心海内。

五髻文殊菩萨像 十三世纪 绢本彩色

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

文殊菩萨以住三昧力故,能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有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密。”因而在《譬喻》诸经记载的文殊菩萨应化事迹中,往往有化为丑恶老翁、乞丐、贫女等度化众生的示现。

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文殊菩萨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转。后与诸仙人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花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

17世纪孺童文殊菩萨像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与文殊菩萨相关的经典颇多,汉地流传的主要大乘经典几乎都与文殊菩萨有关,此外还有《文殊师利菩萨千臂千钵大教王经》《文殊师利发愿经》《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入法界体性经》《文殊悔过经》《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迦耶山顶经》《文殊师利巡行经》等众多经典。并有文殊师利法印咒、五字心真言、六字咒法、根本一字陀罗尼、一髻文殊师利童子陀罗尼、文殊璎珞咒、饶益善利色力名誉陀罗尼等咒印传世。

唐 卢楞伽 文殊菩萨像 费利尔艺术馆藏

五台应化:古今接引两德清

在汉传佛教历史上,文殊菩萨化身寒山大士、杜顺大师,更在五台山长年接引众生。来五台朝山的人都会受到文殊菩萨的接引,而有“迎一千,送八百”之说。明末憨山大师(憨山德清禅师)与清末虚云老和尚(虚云德清禅师)就曾亲得菩萨指津。

憨山大师年轻时在五台山修行,30岁开悟前后曾有三次梦境。第三次梦境中,大师梦见一僧人来报告说:“文殊菩萨在北台顶设置浴室,请你去洗澡。”大师跟着他到了北台顶,走进一座广大清净的殿堂,里面飘散着异香。这里的侍者都是梵僧,他们带领大师到了浴池。

九世纪文殊菩萨像

敦煌唐代绢画 大英博物馆藏

当大师准备解衣入浴时,见一位女人已在池中洗澡,心生一阵厌恶不想入池。这时池中人见大师厌恶而不入池,故意露出身体,大师这才知道原来是男身。大师随即入池。池中人用手戽水洗大师,水从头上淋下,一直灌入五脏,好像在洗肉桶一样。五脏一一都洗遍了,仅存的一身皮,如琉璃笼一样,洞然透明。

过了一会儿,池中人叫喝茶,有一梵僧手擎半边像剖开的西瓜一样的髑髅,大师仔细一看,见里面全是人的脑髓,血液淋漓。大师对这髑髅很觉厌恶,而这位梵僧却用手指剜了一块脑髓问大师:“这是不净的吗?”随即送入口中吃了。一边吃一边剜,吃得津津有味。脑髓吃光后,只剩下些血水在里边。这时池中人说:“可以让他喝了。”梵僧即把髑髅递给大师,大师喝了一口,味道真像甘露一样,喝下的血水从通身的毛孔里一一横流出来。

文殊·普贤菩萨像 古刻本 单页2张 纸本

血水喝完后,梵僧过来给大师擦背,并在大师背上大拍一掌,大师立即醒了过来,这时通身汗流如水,五脏洞然,没有隔阂。自从做了这梦以后,身心受用已非往常。

此后,更有文殊菩萨化身乞丐文吉两次拯救虚云禅师的公案广为传颂。

1203年 镰仓时代木雕群像 快庆造 日本安倍文殊院珍藏

1882年,虚云禅师感出家日久,道业未成,亲恩未报。为超度父母,发大誓愿,于七月初一日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开始朝礼五台。

次年,虚云禅师由南京浦口转入河南,晓行夜宿,风雨晦明,如是行,如是拜,苦乐饥饱,不萦念也。腊月初二过光武陵,禅师欲渡黄河,迫于天色,不得不暂歇于路边茅棚。

是夜,四顾无人,寒深刺骨,大雪漫漫。不久,雪深盈尺,无路可走,而草棚鄙陋,无有遮蔽。禅师饱受饥寒,唯枯坐念佛,虽仅存一息,而正念不失。

室町时代 挂轴纸本水墨 文殊菩萨坐狮像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藏

日转夜移,至初六日,雪止,禅师此时已入昏迷,病不能起。次日,不知何方来一乞丐,见禅师昏卧雪中,不能言语,便取茅棚之草烤火、煮黄米粥。禅师食粥后方恢复觉知。二人互问往来,得知乞丐名文吉,来自五台山,人皆相识。

待到天放晴,文吉取雪代水,又煮黄米。文吉指锅中雪问虚云禅师:“南海有这个么?”禅师道:“无。”文吉又问:“吃甚么?”禅师答:“吃水。”待雪溶化后,文吉又指锅中水问:“是甚么?”禅师无语。

文吉见禅师不能对,便以路远天寒之由,劝其不必强拜。而禅师婉拒其好意:“誓愿已定,以报亲恩,不问年月远近也。”文吉感动,为禅师指示前路,令踏其先前足迹而行。

十四世纪东密佛画 八字文殊菩薩像 挂轴 绢本彩绘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次日,虚云禅师继续起香,拜二十里,至孟县,转往怀庆途中路过洪福寺,受住持德林老人之请,住寺过年。年后初三日后拜别老人,再次起香。至怀庆府,因城内寺院小南海不许挂单,禅师再次被迫夜宿路边。

当夜,禅师腹痛极剧。初四日夜浑身发冷,初五日发痢疾。虽至如此,禅师依然每日拜香,无有间止。终至十三日,禅师抵黄沙岭上一无人破庙,体弱不支,再不能拜,只得歇下。饮食不进,日夜腹泻数十次,浑身无力,唯瞑目待毙,却心无悔念。

十五日深夜,禅师见破庙西墙下有人烧火,初疑是匪,细看竟是乞丐文吉,不由大喜,顿感身心清净。文吉依旧照料禅师,为其换洗污秽衣物,并施汤药。十七日禅师便病退,进食黄米粥两碗,发大汗,内外身心轻快,次日病愈。

印度尼西亚 婆罗浮屠 文殊菩萨像

虚云禅师两次蒙难,化险为夷,对文吉感恩不尽。文吉再次劝他山遥路远,不必拜香。禅师虽死而不退,至诚以告:“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促寿。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

文吉有感于禅师诚孝之心,便主动代禅师背负行李,伴朝五台。得文吉相助,禅师妄想顿息,外无物累,内无妄念,病亦日愈,体亦日强,辰旦至暮,拜行四十五里,亦不觉苦。二月底至太谷县离相寺挂单,文吉由此辞去,禅师继续拜香。

左胁侍文殊菩萨像 镰仓时代 14世纪

圣众来迎寺(滋贺县)传来 奈良国立博物馆

五月底,虚云禅师终拜至五台山显通寺。于各寺进香期间,遍寻文吉,而无有识者。后遇一老法师,据实相告。老法师闻言,即合掌恭敬:“文殊菩萨化身也。”虚云禅师闻言,当即顶礼拜谢。禅师后遍拜五台,直至六月大佛会毕。至此,为报父母深恩,拜山大愿,三年终成。

拜山报恩,非深悲大愿而不能为;途中艰险,非坚毅决志而不能逾;菩萨相救,非精诚至心而不能感。文殊菩萨所化现的乞丐文吉,更以救治之方便,为禅师留下“雪化成水”之疑案。

骑狮文殊菩萨像

多年后,虚老在高旻寺打禅七。某晚第六枝香开静喝水时,开水溅在手上,茶杯瞬间跌落地上。破碎声中,疑根顿断,庆快平生,如大梦初醒。

虚老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边茅棚,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甚么。若当时踏翻锅灶,看文吉有何言语!”前有拜山遇阻,后遇堕水大病。既蒙文殊送炭,又历高旻棒喝。“若不是遇顺摄逆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那有今朝!”便说偈一首: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中峰明本禅师题——文殊菩萨像

十四世纪元代佛画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本际因缘:久远劫前已成佛

文殊菩萨于过去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事迹,可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陀曾经赞叹文殊菩萨发心久远、是甚深忍者。

《观佛三昧海经》云,过去数倍于不可思算无量劫前,有佛名宝威德如来。于其佛世,有一长者子名戒护,在母胎即受三皈依。戒护童子因见佛陀威仪相好,心生欢喜、目不暂舍。此后恒得值遇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是诸世尊皆以身色度化众生,说观佛三昧。戒护童子亲侍诸佛间无空缺。此戒护童子,即今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来访维摩诘大士像 五代 10世纪末

斯坦因敦煌绘画 大英博物馆收藏

《大宝积经》载,文殊菩萨曾于过去久远过七十万阿僧祇恒河沙劫时,于无生世界雷音佛世为普覆王,于八万四千岁中,恭敬供养雷音如来,虽经多岁初无疲倦。此后普覆王独自静坐思维,“我今已集广大善根,而犹未定所回向处,为求帝释大梵天王转轮王耶?为求声闻辟支佛耶?”后经诸天策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决定不退,于雷音佛前发下大愿。

其实文殊师利菩萨于过去久远劫前早已成佛,《首楞严三昧经》云:“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国名平等……初转法轮,教化成就七十亿数诸菩萨众,八十亿人成阿罗汉,九万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其后续有无量声闻僧……其佛灭后法住十万岁……迦叶,汝谓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

文殊菩萨骑狮图及侍者立像

镰仓时代 康圆木雕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云“佛告文殊师利,现汝古昔七十九劫于花光世界在胎说法全身舍利”,并说偈言“文殊本成佛,在胎现变化……今我处此胎,比方汝彼剎”。又《央掘魔罗经》中佛陀开示云:“北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彼土无有声闻缘觉,纯一大乘无余乘名……彼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文殊菩萨亦得授记为普见如来。《悲华经》云,阿弥陀佛为无诤念转轮王时,三王子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我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愿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剎……无恶触,亦无女人及其名字,一切众生皆悉化生……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庄严,惟除声闻、辟支佛等,亦复无有五浊之世、三恶道等……一生菩萨充满其中,是诸菩萨无有一人非我所教,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六波罗蜜”。世尊赞叹菩萨为众生故,发此大愿取妙国土,号为文殊师利,并授记当来成佛号普见如来,国土名清净无垢宝藏。

左胁侍文殊菩萨像 天龙山石窟 第四十七窟

转不退轮:菩萨之师诸佛母

佛典记载,文殊师利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引导无数修行者证得佛果,故被称为“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不退转法轮经》中文殊菩萨对佛陀言:“如来未发菩提心时,我已转此不退法轮。”《华严经·入法界品》云:“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师,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又云“一切如来在修行地,皆曾引导,初发信心,以是因缘十方国土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

文殊菩萨像,四连张印刷

敦煌木刻版画十世纪五代 大英博物馆收藏

《放钵经》中释迦牟尼佛言文殊师利“本是我师”“文殊者佛道中父母”,又云“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因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广普经》云,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是因为“二尊不并立”的缘故,“此界现受教,我剎见佛身”。

根据《法华经》序品,文殊师利菩萨前身曾为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其时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因妙光菩萨的教化而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弥勒菩萨的前身皆从其受教。

木造骑狮文殊菩萨像

般若上首:助佛弘宣演大乘

释迦文佛说法四十九年,始自华严、终于涅槃,凡大乘法会,皆有文殊菩萨参加而为上首。文殊菩萨与般若经典因缘甚深,汉地流传的主要大乘经典基本都是文殊菩萨发起的。据世亲论师《金刚仙论》、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佛灭度后,文殊、弥勒菩萨带领阿难及诸大菩萨在铁围山结集摩诃衍,令大乘佛法住世弘传。近人不察,多以大乘空有二宗后起于龙树、无著菩萨,实乃冤枉祖师。

文殊菩萨在配合释迦佛教育声闻回小向大、萌发大心方面做了巨大贡献,也是大乘经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许多经典皆以文殊菩萨的发问为全经的开端。《楞严经》以文殊菩萨解救阿难尊者脱离淫室为发起因缘。《维摩诘经》以文殊菩萨和维摩大士的问答显了甚深法义。

云南大理 文殊菩萨像

在《华严经》中,舍利弗尊者带领六千新出家比丘往诣文殊菩萨,菩萨策励众比丘发广大心、遍行菩萨诸波罗蜜、度脱一切众生,成就十种大心,从而超出声闻缘觉之地,成就如来功德之力。又带领六千比丘至印度南部弘扬大乘佛法,于觉城东大塔庙宣说《普照一切法界经》度化龙族。

尔时无量千亿龙王及其眷属来诣文殊菩萨,厌离龙趣、正求佛道。后来龙树菩萨也在这里学习并整理大乘经典,使之流传于世。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闻文殊菩萨说法,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这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大宝积经》载,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已得四禅成就五通,然未得法忍。以宿命通自见往昔五逆恶业,分别彼罪深生忧悔,于甚深法不能证入。于是文殊菩萨仗剑逼佛、欲行逆害,佛言“文殊师利从本已来,无我无人无有丈夫,但是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彼已害我,即名为害”。诸比丘闻佛所说,明了诸法幻化、三轮体空,顿悟大乘宗义,证得无生法忍。

文殊菩萨像 重庆大足北山转轮经藏窟

十大愿王:愿共有缘皆成佛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对娑婆世界众生的救度,有着与诸佛菩萨完全不同的特殊悲心和愿力特质。《文殊师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记载了文殊菩萨为度化众生所发的无尽十种甚深大愿:

狩野画派 挂轴 绢本彩绘 文殊菩萨坐狮图 大英博物馆藏

第一愿可概括为

三界诸众生,禅天梵释主,国军水陆类,同生三世愿佛知,佛知佛见故,令回向大乘,未闻我名速得闻,依于我法中,而发菩提心。法药世医救诸疾,历算工弈笔,咏赞以导人,随类同事引世俗,愿共我有缘,得入于佛道。

三界所有众生,上至禅天梵释之主,下至水陆生灵与战死游魂,菩萨就生在他们所生存的世间、生生世世不离开他们,愿佛陀悉知悉见他们的苦难,希望他们回向大乘。没有听闻我文殊菩萨名号者迅速得闻,依于我法中而发菩提心。

以法药和世间医药救助疾苦,以天文历法、建筑工巧等世间技艺甚至游戏手段导俗接众,以歌唱、吟乐、赞叹的方式引导大众,希望以这些方式与众生说同样的话语、做同样的事业而成为同类,从与别人相类似的行为中引导别人出离世俗、熄灭痛苦,最终达到成佛的彼岸。

十五世纪佛画 灵彩 绘 龙岗真圭 题赞 骑狮文殊图 日本馆藏

这实在是非同一般的特殊愿望。佛教以出离心为基础,要脱离名利之域、脱离对世间虚名假利的贪着。但文殊菩萨的第一大愿则似乎一改人们对佛教的固有印象,与现在时代十分相应、毫不避世,发愿“未闻我名速得闻”,听了我的名声,不是拿坏知识染污他,而是希望他从我所了解的佛法中获得佛法的利益,发起希求佛果的菩提心。文殊菩萨了解众生对名利的迫切需要乃至无法割舍的习气烦恼,顺应凡夫众生的生存状态和基本欲望,于是通过发这样的愿,让众生以随类同事的方式逐渐进入菩提道。

众生的善根难以单纯地进行构建,因此如果贪欲中混杂了一部分愿望,文殊菩萨也鼓励这样的愿望发展,这是最为特殊的。在所有菩萨的发愿中,文殊师利菩萨是唯一一个顺应众生贪名、贪利、贪功等欲望和习气去发愿的。最后在习气发展的过程中,众生习气逐渐清除并培养出高尚的志趣。

“愿共我有缘,而发菩提心”是十大愿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愿这些众生都与我有缘、得入佛道。名利操作可能会越来越成为未来社会的特点,因而这样的愿也会越来越实用,这种发愿契应于当代的社会人心。不会让仍然难以全盘脱离庸俗气质的人,觉得与佛法有太大的距离,而可以很贴切、亲近地契入菩提道。

四川安岳华严洞石窟 骑狮文殊菩萨

第二愿可概括为

若有诸众生,毁谤不解毒,乃至杀害我,是人虽怨嗔恨我,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文殊菩萨对于世间功名利禄的直接切入,虽然切入点很小,但是在当前社会却最能切入实际的。倘若有人遇到灾难和障碍,痛恨、诽谤文殊菩萨,仍不解毒,乃至亲手杀害菩萨,此人怨毒虽深,但是也“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即使众生打他、骂他、造谣诽谤他,文殊菩萨也都以这种因缘反过来救度众生入道。

江户时代佛画 挂轴 纸本水墨 美国私家典藏

这是十分微妙的心理调节过程。因为众生可能喜欢的是没有行持菩萨道的人,虽然缘分好,可是菩提心发不起来。这样的众生即便与文殊菩萨结的是恶缘,也仍然希望他能借助这个缘分的缘故,发起求道之心。在文殊菩萨的第二愿中,并不是众生造业后就被抛弃,而是如果众生诽谤、打击他,反而愿借此因缘度化众生成佛,这完全是站在被动的位置上进行了主动引导众生趣入菩提心的工作。

文殊变 榆林窟第25窟西壁北侧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第三愿可概括为

若有诸众生,见我爱我身,欲心求得我,于我身上他身上,盛行邪见倒,谄曲恶不善,生净不净诸恶行,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第三愿谈世间纠缠。似乎佛教只要谈到世间贪爱问题,就主张舍贪离欲、断尽爱染、不可牵缠。但第三愿却并非如此,对待世间众生的种种邪见颠倒,即使是“谄曲恶不善,生净不净诸恶行”,也希望能够发起脱离苦难、求得佛果的菩提心。

这是非常特殊的愿。陷于红尘生死大海中的世俗众生,往往难以逃离爱见的牵缠。文殊菩萨的第三大愿则十分契合众生的现实生活,这可能是佛教界对于难以脱离世俗生活的众生回向菩提道的唯一通道。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造像 普贤文殊菩萨石龛

石灰石雕刻 美国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藏

第四愿可概括为

若人嫉贤良,轻慢疑虑我,枉压诳妄我,欺凌一切毁三宝,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不仅想杀害菩萨的人,贪爱菩萨的人,皆愿他与我有缘、发起菩提心。如果有嫉妒贤良者轻慢疑虑我,乃至犯下欺凌一切、毁谤三宝这样难以容忍的罪过,文殊菩萨对这样言行的人依然发起大愿,无论善缘还是恶缘,无论痛苦还是愉快,也愿意他尽快跟我有缘,以此来度化他,令他发起为让所有生命脱离苦难而要成佛之心。

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

九世纪 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

第五愿可概括为

若有诸众生,贱薄惭愧我,敬我不敬我,不敬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乃至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无论妨我不妨我,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第五愿都是谈与“我”有关的问题,贱薄我、惭愧我、敬我不敬我、不敬用我、不敬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乃至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无论妨我不妨我……很多、也很全面,几乎囊括了与“我”有关的所有情况,范围非常广大、涵盖最为全面。而无论对“我”如何抉择,菩萨也全都“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十三世纪彩绘 五髻五方如来童子相文殊菩萨坐像

康圆作 木造彩色镶眼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第六愿可概括为

若人为取财,常作屠儿脍,田猎渔捕魁,杀心炽盛不生悔,无有断绝故,世世相互报,怨家报对不相舍,卖肉而取财,以自养性命,如此之心失人身,永远失人身,报对不曾离,我为令发菩提心,盗财反施彼,与我我施他,愿已得财未得人,悉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为了取得财产而以杀生为业的屠户、猎户渔夫,杀心炽盛、冤冤相报无时了,其实也是为了自养性命。对于这样的众生,文殊菩萨亦皆愿悉发菩提心。“盗财反施彼,与我我施他”,又是一个特殊的愿力。对于盗窃我财物的人,不但不实施打击报复,反而将财物施与他,以此因缘令他入于佛道。

文殊菩萨出山像 十六世纪明代手绘版画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宋代日僧梁宽禅师打坐时,也有盗贼摸进他的小伽蓝意图行窃,然而摸索半天一无所获。梁宽禅师说:“你大老远来,也不能空手回去,这样吧,这件衣服你带回去”。说着就把身上的袈裟送给了小偷。望着小偷月下远去的背影,梁宽禅师慨叹:“可惜你只能拿走一件袈裟,这么美的月色,却不能送给你啊!”

“愿已得财未得人”,此愿更为广大,不光要把财物给那些想偷的人,并且所有想得到财物还没得到的人,或者已经得到的人,所有在财物的问题上有着遗憾、不能满愿的人,都跟我有缘,令发菩提心。这个愿在现代社会是最需要的,伴随着金融危机、经济波动、油价上涨、房价上涨等种种问题,实在太需要第六愿了。

文殊菩萨 立轴 绢本

第七愿可概括为

若有诸众生,及他朋友伴,师长弟子等,修身苦行节断食,持戒或破戒,有行无行者,我曾养他他养我,和尚阿阇黎,教导称说人,听受我教受他教,我亦令他施,同行同业修,一切有情同沾福,我造他造寺,禅房兰若塔,及造菩萨诸佛像,而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无论有缘还是无缘、值得怨恨还是不值得怨恨,无论持戒或破戒、有修行还是没有修行,希望所有众生都能与我建立起这一份缘分,共同发起上求佛道之心、最终决定成佛。

金代 文殊菩萨骑狮彩塑像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

人们往往易于容纳持戒者,难于容纳破戒者。能容纳修行好的人,不能容纳修行懈怠的人,这些都是文殊菩萨的愿望所调整的一些心态。平时我们对人的判断多半停留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如果是在自己做人原则中接受不了的言行,则一定不能容忍、不愿与之结缘,文殊菩萨的的第七愿就是针对这样一种心理。

文殊菩萨的第七愿将会使人颠覆掉自己以前在原则方面所画的线,很多原则很有可能自己就要放弃。比如有些朋友是自己不愿交的,有些人是不愿见的。可是人的情况往往是特别见不得别人犯过错,而自己犯的过错又特别容易原谅。理想很高远,现实比较拖沓。在这种情况下,文殊菩萨教导发这样的愿,包容有行无行、持戒破戒、我养他他养我等等行为和心理之后,其实给予自己的是一个放倒矮墙后打开的无尽空间。

元代 文殊菩萨彩塑像 山西省襄汾县普净寺

第八愿可概括为

若人广造罪,堕狱无出期,苦恼无量劫,出来还生于五趣,先作诸畜生,将命还前世,负物作驴驼猪狗,偿他宿债故,累劫象马奴,还他伦盗无休息,我愿于五道,随形而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人,或作贫困哑,盲聋下乞人,同类同缘同事行,一切众生中,同业作引导,方便使其入佛道,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

假使众生堕落地狱没有出期、堕于畜生不能自主,偿还宿债无尽轮回,我亦愿意随他去轮回,“我愿于五道,随形而受化”。假如众生在畜生道受苦,则自己也愿投生入畜生道受苦。假如众生投生为盲聋喑哑人,自己也愿意做贫困的盲聋喑哑人,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以同行同业、同样的事业因缘,方便地使身边这些众生进入佛道,方便使其入佛道。这是多么勇敢、深入的愿力!

文殊菩萨骑狮像

第九愿可概括为

若人纵身心,故于我法中,污泥于佛法,师长弟子贡高慢,无惭无愧用,僧佛菩萨物,杀生偷盗并邪行,恶绮两舌斗,妄语纵贪嗔,不拣良善劫他财,拒谩不识善,广造诸恶罪,死堕阿鼻入地狱,地狱出轮还,六处生死海,愿同业道而结缘,化变应随缘,同入生死道,当以救之令出离,愿共我有缘,而发菩提心。

即便是对于不断造作与善行相反的恶劣行径的众生,即使“死堕阿鼻入地狱,地狱出轮还,六处生死海”,也愿同业道而结缘。从地狱超脱的众生往往由于一身恶业习气而难以度脱,甚至一靠近他也会有特别大的烦恼生起,但文殊菩萨仍然发愿与其“同业道而结缘,化变应随缘,同入生死道,当以救之令出离”,最终发菩提心、同成佛道。

李政恩 绘 敦煌莫高窟 220窟 维摩诘经变 文殊菩萨

第十愿可概括为

若人于我法,若与我有缘,若与我无缘,同我大愿是我身,同我大愿故,共我身无别,其四无量等虚空,广度有情故,勤勇无休歇,愿彼通达正觉路,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常以圣性愿力故,心如虚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以圣性愿力,加持诸有情,令罪垢灭入菩提,愿共我有缘,得诸佛圣果。

第十愿是对前九大愿的总结。倘若有人因真理的原因与我或有缘、或无缘,只要契向佛果、同我大愿,皆视众生如己身,视众生苦如己身苦。有为重要的是,“同我大愿故,共我身无别”,菩萨以大悲为体、以众生为我,惟愿这些众生通达成就佛果的正觉之路。世人往往以诸苦而厌离三界、又以红尘欲乐而贪著三界。但文殊菩萨的大愿恰恰相反,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不因苦而逃离,亦不以乐而执着。

“常以胜性愿力故,心如虚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这句话是文殊菩萨十大愿王的精髓所在。之前所发大愿之所以能够持续,是因为愿力遍布在众生的心识当中、深入到所有苦难生命的心髓中,文殊菩萨的大愿具备这样的力量。

遍在众生心识体,不是在众生念诵的时候文殊菩萨才予以加持,也不是众生心中忆念时有、遗忘时无,也不是众生祈求时方才给予感应,也不是依据众生各各祈求水平的不同判断是否予以帮助和度化。如果众生不愿为自己种善根,那么文殊菩萨替他代种;如果他们不能积极地清除恶业、净造善业,那么文殊菩萨替他行持善业。众生有苦,菩萨亦有苦;众生有希望,菩萨也有希望;众生没有希望,菩萨为他们播种希望。

白石彩绘文殊菩萨骑狮像 山西博物院

文殊菩萨的大愿,是没有任何条件地直接救度众生,以不请之友的方式深入众生的心识本体。无论他所思如何、所为,文殊菩萨的愿力都在追随他;无论众生内心里面多么恶劣烦恼或肮脏黑暗,文殊菩萨的心愿都在追随他,深入到所有生命的心识体中,这是文殊菩萨愿力的最为特殊之处。

以圣性愿力,加持诸有情,无论众生接受加持也好,不接受加持也好,都在加持他。令罪垢灭入菩提,令他们的罪垢消灭,进入真如本性的菩提大道,愿共我有缘,得诸佛圣果。

总之,诸佛菩萨发愿,大都是接引众生从污浊走向清净、往生净土。但文殊菩萨的发愿最为特殊,他了解现时代众生的根性、习性乃至劣根性,却又不排斥广大众生的劣根。以劣根承载善德,是文殊菩萨特殊的无尽悲愿,它展现了火焰化红莲、烦恼即菩提的无碍智慧,也将“当处皆佛”“处处是道”的特殊性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文殊菩萨常持慧剑,喻智慧利剑能断烦恼

不可思议:智慧法门传中土

文殊菩萨所表徵的智慧,在中国化大乘佛教中尤有特殊的意义。尤其佛陀所证即一切智,汉地众生的民族性,更是以智慧区别于性情等心性特徵。

以中观般若见为标榜,才形成僧肇大师对魏晋时期六家七宗“相似般若”的严格审察,最终统摄于禅宗的智慧下。没有文殊菩萨一脉相承的般若智慧,就不会有真正的佛教中国化。

文殊菩萨坐骑 青狮

隋唐以来,汉传佛教八大宗派无不上承龙树而直探文殊,以般若真智为指归和密护。尤其是代表中国佛教特质的禅宗,豁破形式,直契本心,更是空性智慧法门的直接体现。禅宗索源,被称作“文殊师利不可思议不二法门”,以文殊菩萨所传承的般若中观是禅宗法义本源故。简单说,禅宗即是文殊法门。文殊菩萨根本道场,印藏汉传均公认在中国五台山,与中土因缘最深。

佛法对于名言(概念组织形式)的本质认识是“不可思议”。在这根本慧定的态度下面,没有思议、没有破立才能够现证彻底的般若空性与如来藏光明。如《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弥勒菩萨云“非思量境,离言语相”。以此根本定智慧来判摄见地、判摄修行方法、判断一个人证悟的程度,此种法门叫作“文殊师利不可思议法门”,也称为“不二法门”。

南禅寺 唐代彩塑 文殊菩萨像

此一法门源于印度,在汉地的直接传承就是禅宗。禅宗的不立文字不落空有相待,超越边见而达到位同诸佛的直接现证,以最善巧方式来解决名言的问题。禅宗天然继承了“文殊师利不可思议不二法门”不立阶次的特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六祖慧能大师应世以来,执持《般若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原则,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推动中华文化登上了前无古人的顶峰。六祖大师以后的禅门,皆以般若经典为宗依,以“无法门、无次第、非文字”为原则,对种种框架式执著予以消化,毫不留情地斩断了任何刻板概念的生起来源,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这是因应汉地众生根器和因缘而行度化的自然呈现。汉地众生以慧根深厚、长于闻思而有别于其他民族性格。而汉地的文化传统,本身就孕育着空性、中道和无我的智慧基因,因而在与佛教思想的交汇过程中大放异彩,并最终彻底融合于中华文明的底色之中。

因此,文殊菩萨智慧所彰显的文化底色是禅宗能够在中国扎根以及大乘佛法得以顺利中国化的重大缘起。在汉地,文殊菩萨的不二智慧、般若中观体系的价值最为深耕厚养地体现在禅宗的传承与影响上。

进一步,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智慧不只是启迪禅宗的汉地传承,不只是接引大众感应频现,不只是如来藏的展现与般若慧的起点,其大乘正法的住持意义也不是对于菩萨道的普通描述可以穷尽的。文殊菩萨的智慧深入众生心地而超乎任何有为想象,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因缘都与众生共生死流,这正是文殊菩萨大悲智慧的殊胜之处。大众世代顶礼文殊菩萨,无不得到菩萨深邃宽广悲智的无尽加被,终不离般若性海;汉地众生敬仰文殊智慧,无不在汉传佛法的传承相续与大悲践行中相印相契。

资料整理:明贤法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