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医疗健康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揭晓(附部分案例介绍)

科技战疫!近日,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评选的全国十大医疗健康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揭晓:

广东省医保局:医保移动支付助力互联网医院深度抗疫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5G,AI助力抗疫

防治新冠肺炎吉林省服务平台

深圳市疾控中心“防e通”疫情防控协同平台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

福建省立医院:基于互联网架起突破空间的战疫通道

山西省人民医院:基于“互联网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疫格局

湖北省新冠肺炎信息管理系统

甘肃省利用信息化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感染新冠肺炎医务人员康复关怀云平台

附部分案例介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5G,AI助力抗疫

武汉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徐海波教授团队与腾讯觅影联合开发新一代新冠肺炎CT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应用5G +AI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利用5G无线网络连接影像设备,依托远程医疗服务的技术和理念,搭载影像设备提供远程阅片诊断、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平台和区域医疗资源协同,使不同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与远程专家之间互联,实现影像及诊断报告跨医院自动传输,大幅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准确诊断率和效率。

甘肃省利用信息化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于1月25日部署上线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监控平台,该平台实现对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监测,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电子病历调阅、动态监测、生命体症监测。自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已累计采集各类患者数据2518万条,上报疫情物资储备信息(23种)近3.5万条,药品储备信息26批次(78种)2.3万条。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开发上线“来甘返甘人员摸排手机APP”系统,并采集公安、工信、铁路、民航、通信等部门人口大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比对,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对外省重点地区来甘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全省累计采集铁路、民航、通信等部门来甘返甘人员及离甘人员数据81批次431.51万条,排查236.62万人。截至目前,共进行大数据比对达2800多万次。

为满足群众对新冠肺炎咨询问诊和心理疏导干预需求,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紧急搭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线咨询问诊平台,提供线上问诊和心理干预服务。省级平台自1月28日上线运行以来,访问量已达17.53万人次,累计问诊3661人次,成功问诊3478人次,心理咨询125人次。

为进一步方便患者“零接触”就医,4月2日,依托甘肃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甘肃省远程医学信息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各类防控知识培训,积极组织省级专家指导市县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患者。1月22日以来,远程会诊完成1562例;远程影像诊断完成802例;组织远程培训124次,共有5600家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数约5.8万人,微信直播在线培训4667人。同时积极探索上线基于医学影像云的新冠肺炎影像移动会诊和咨询平台,实现跨区域的多方远程移动协同,提高影像学诊断准确性。

2月18日,甘肃健康出行码系统上线。该健康出行码目前已按国务院电子政务办要求完成国家防疫信息库中密接者人员查询、确诊和疑似人员查询、县域风险等级查询、确诊及疑似患者入境同行人员查询、新冠肺炎抗体及核酸检测数据查询等数据接口的对接,全省共申领健康出行码725万人次。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

为了安全、快速、高效地实现对隔离病区病人的体温检测,龙华中心医院联合企业,研发了“蓝牙物联网体温监护系统”,通过一枚轻便小巧似“纽扣”的可穿戴式智能体温贴实现体温监护功能,对患者体温进行24小时精准监测,体温信息通过蓝牙物联网传输到医护工作站,并实现体温信息全院授权共享。

据了解,该系统由电子体温贴(新冠版)、蓝牙无线基站、护士站体温监护看板、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消息模块、统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功能模块组成。该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进行对接,自动调取患者信息,医护人员将纽扣大小的电子体温贴编号与患者信息进行绑定后佩戴在对应患者的腋下,实时采集患者的体温数据,并采用蓝牙技术上传系统。护士能够通过电脑、护理大屏、移动IPAD端实时查看隔离病区每个床位的患者体温。其中,电子护理大屏可显示全部隔离区病人信息,每个病人以一个方格表示,方格内显示病人的床位、姓名、体温等内容。护士通过系统与患者“零接触”进行体温监测和记录,大大提升了医护人员重复测量体温的效率,减少手工填写误差,更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该系统还具有体温异常自动报警功能,报警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以红色、橙色表示,正常体温为绿色,监控页面每分钟自动刷新。一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系统还会根据制定的规则自动发送短信到值班医生和护士手机上,保证医护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多渠道锁定患者病情,更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除此之外,医院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模块,还可查看病区中超高热、高热、中热、低热病患人数及其分布,快速地了解病区内患者的发热情况,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工作。数据分析模块通过系统自动记录患者的体温数据,可以持续监控患者体温,通过各类图表将患者体温变化进行可视化呈现,为临床一线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防治新冠肺炎吉林省服务平台

近日,吉林省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新版“吉林省防治新冠肺炎服务平台”操作指南,指南涵盖“吉林省疫情实时动态”“吉林省定点(发热)门诊导航”“发热症状自查”“主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新冠肺炎小区速查”“医生在线”“疫情智能问答”“疫情实时辟谣”“新冠肺炎科普”“全国疫情实时动态”十个便民服务功能模块。群众在微信公众号里搜“吉林省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即可关注。

“吉林省疫情实时动态”模块。支持实时查询我省确诊病例、新增确诊病例、治愈与死亡人数等实时数据,确保居民及时获取到正确疫情信息。

“吉林省定点(发热)门诊导航”模块。收录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2000多家医院,市民可通过导航功能精确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及发热门诊,从而尽早得到医疗救治。

“发热症状自查”模块。系统7*24小时在线答疑,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民可通过该功能进行评估,系统将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的指导给出相应建议,帮助居民作出合理就医安排。

“主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模块。通过填写自身身体状况或申报相关线索,让群众广泛参与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防疫贡献力量。

“新冠肺炎小区速查”模块。根据全国各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可迅速查询附近肺炎确诊病例所在小区,帮居民快速了解本地确诊患者的小区地点、确诊人数、与本人的距离等。

“医生在线”模块。由吉林省113家医院1045名医生为居民提供在线义诊服务。

“疫情智能问答”模块。群众可根据需求提出“正确佩戴口罩”“返程复工预防”等关于防治新冠肺炎的相关问题,由新冠肺炎智能助手做出相应回答。

“疫情实时辟谣”模块。对网络广泛传播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消息的真实性进行鉴别,及时给予广大群众真实有效的防疫信息。

“新冠肺炎科普”模块。就各类人群对新冠肺炎所需的预防知识给予权威指南。

“全国疫情实时动态”模块。支持快速查询全国确诊病例、新增确诊病例、治愈与死亡人数等实时数据,确保居民及时获取到正确的疫情信息。

“吉林省防治新冠肺炎服务平台”的开发应用便于群众及时了解真实有效的防疫信息和诊疗信息,减少群众恐慌,使群众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自觉参与防疫。

来源 | e医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