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丨K小友、刀子
01
讲真,林清玄长得不好看,清秀伟岸都和他半点关系没有。
大嘴、细眼睛、孱弱矮小、头发稀少、前额光溜,偏巧后脑勺稀稀落落的梳了个小辫。
丑,成了他独有的艺术气质。
长相对不起观众,那性情该豪放坦荡了吧?
并没有。
林青玄生于台湾南部乡村,家里特别穷,父母务农为业,但“父母亲长期垦荒拓土的恒毅忍艰没有遗传给我”。
小时候的林清玄,特别胆小、特别怕事。
被山猪野猴吓到失声痛哭;被毒蛇吓得屁滚尿流;出去干活晒个太阳,就能昏倒在田地;养鸡割草的活还得弟弟帮忙,才干得完。
林爸爸很绝望: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
七岁那年,林清玄的弟弟早逝,父母带他去过火,十年一次的做醮 ,可以驱赶邪鬼。
仪式很隆重,火堆也很大。
林清玄不敢去,大哭,跪下来,抱住妈妈的腿。气得林爸捡起地上的软 鞭,往他身上抽。
在惶恐和绝望中,少年站了起来: “我走,我走给你看,今天如果我不敢走这火堆,就不是你的囝仔。”
锣声响起,目光如炬。
猛然间,少年感到自己长大了。
林清玄说 :人生的火一定要过——情感的火要过、欢乐与悲伤的火要过、沉稳与激情的火要过、成功与失败的火要过。我们不能退缩,因为我们要单独去过火,即使亲如父母,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02
长得丑,也可以想得美。
林清玄就是,长得很丑,想得很美。
小时候看《罗马假日》,被里面的赫本惊呆:
“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女子,我们乡下看到的女生都是灰头土脸的,看到一个这么美丽、气质、天真、智慧、优雅的女孩子,几乎想把所有好的形容词都用在他身上。”
赫本确实美,美得神魂颠倒,美得不可一世。
林清玄发誓,我也要娶一个像赫本这样的女孩做太太。
1979年,林清玄与陈彩鸾结婚。
太太不是赫本,生活更像是过日子,一地鸡毛,一堆白菜。两个人过得并不幸福,生活忙碌,内心空虚,精神上无法沟通。
有一年新年,陈彩鸾离家出走,不知去向。大过年的,林清玄和儿子用方便面充饥,凄凉至此,心灰意冷。
三个月之后,他辞职上山,隐居起来。
本以为看了破红尘,斩断了情欲。但林清玄终究是人,不是佛,在美色面前,不堪一击。
“赫本”出现了。她叫方淳珍,年轻,貌美,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鞋子,中年男人根本无力抵抗。
林清玄提出离婚,陈彩鸾同意,没有挽留。兜兜转转,丑男人的赫本梦终于达成了。
老实说,林清玄做得并不厚道。
在感情上拎的清的作家并不多,徐志摩是,郭沫若是,李敖是,古龙是,林清玄也是。没必要美化,也没必要太纠结。
人无完人,看他的作品就好。
何况,陈彩鸾和方淳珍的私交甚好,两人经常喝茶聊天,只有旁观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
03
长得丑,也可以活得美。
古龙和林清玄很像,两个人都长得丑,都有文采,都活得很精彩。
林清玄做报刊编辑的时候,古龙是写手,长期供稿,连载武侠小说。
当时的稿费,按行计算。古龙不太厚道,一个字占一行,沾了不少便宜,还拖着不愿结尾,连载了八百多天,还想继续写。
林清玄很气,打电话催结尾。
古龙笑:我这小说里100多位主角,个个都有故事,可能永远写不完。
林清玄更气:你没办法,我有!
林清玄写了个结尾:100多位主角,到少林寺参加武林大会,被暗算,埋了地雷,人一齐,雷一炸,一个不留。从此,武林归于宁静。
绝,真绝!
古龙大怒,另写了本小说。里面有个道长,放火、奸淫、掳掠、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最后被砍脑袋,挂在武当山上,十分悲惨。
道长的名字,就叫“清玄道长”。
古龙扳回一城。
斗归斗,两人的关系还是很好,经常一起喝酒,走着进去,躺着出来。该精彩的,照样精彩。该混蛋的,照样混蛋。
古龙去世后,林清玄大哭:“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从此,不再喝酒。
04
长的丑,也可以发现美。
林先生善于从俗世日常中寻找惊喜和确幸。
他会因旅途中读者送的一勺西湖水而欢欣鼓舞。也会在午后散步时见到粉红色贝壳而心有千千结。亦会在被误解的灰暗日子里因看到饱满而圆润的夕阳而被温柔震慑。
他爱生活中出现的每一朵春花,每一处萤火,每一道秋声和每一缕冬寒。
“有的人种花就是为了图利,有的人种花是因为无聊,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要真爱花才去种花—只有用“爱”去换“时空”才不吃亏。”
从一草一花里找到真爱的光,于平凡中看到喜乐,继而拓宽智识。
“作为平凡人的喜乐,就是每天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到一些智慧的鱼,时时在凡俗的日子捞起一些美好的鱼。”
林先生的豁达源自他对无常的深刻洞察。他用《金瓶梅》色与相的梦幻湮灭为引,阐述了无常的普遍存在。
佛家说“色相是幻,人间无常”。
“无常,才是花开花谢,蝶生蝶灭最惊人的预示!无常,才是人世、山林、浊世、净土中最真实的风景。”
只有觉知到无常是生活的真相后,才能保持平和心去面对无常。
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 ; 有所执着必有束缚; 有所得必有所失,尽力不被无常干扰心智,亦不被其撩动情绪,继而做到 “世间的事物来来去去,我还是我”。
05
长得丑,也可以写得美。
林先生的文字,温柔、有味,充满了对生活深沉的爱。
他谈吃,不光关注食物的色相,更在乎它风味中蕴含的浓情。
他在《冰糖芋泥》中,笔笔温柔的写尽多年来一直不敢丝毫忘记的冰糖芋泥,是儿时家境艰辛时母亲费尽心思琢磨出的菜式。
它是一道甜品,更是母亲无私的浓浓爱意。它是化不尽的乡愁和一世的牵念。
林先生爱吃,称得上为老饕,且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食客,他们视吃为一大乐事且吃的接地气,他说:
“好的食家是不摆排场、不充阔佬的,一万块吃到好菜不是本事;能吃海鲜不是本事,要便宜吃到好海鲜才是本事;知道名菜名厨不是本事,连街边小吃都了然于心才是本事”
吃下的是美味,爱的是滚滚红尘中美好蓬勃的生活确幸。
正是由于林先生对生活浓烈的爱和期盼,他才能在俗世中淡然的享受高光和低谷,盛赞和冷嘲。
他流连的赫本梦,不仅是美好的女子,更是生活中繁复平常的美好和暖意。正如他所讲:“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尽的穹苍。”
心怀期盼的念过,尽享其中的爱过,而后可以无怨无悔的享受穹苍。
06
65岁,正当精进又赋闲的年纪,林先生却溘然长逝,留给世人一抹淡然睿智的微笑。
笃信佛教的林先生,对死亡会多一些从容与达观吧。因此他才会生前最后一条微博中说:
“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长得丑,也可以活得精彩、活得美好、活得混蛋。
他的一生,年少惶恐成全了他的不辍“过火”,婚变成全了他的赫本梦,孤独成全了他对自我和生活的探索。
生命本就有太多遗憾,无常是遗憾,爱别离是遗憾,求不得也是遗憾。可在这重重遗憾中,总有一道智慧的光,指引你放下怨憎,看开无常,享受孤独。
林先生的文字正是那道智慧之光,成全了遗憾,更成全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赋闲有趣的我们。
如果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那么烟火气的生活便是一群人的喜乐。
作者: K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