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科学考察船对海洋考察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时评/三杉 图/来自网络
近年来随着海上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很多国家在海洋科考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海洋覆盖了全球71%的面积,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不到5%。
认识海洋、规划利用海洋,需要具备对海洋观测、探测及预测的能力,海洋科学考察船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是海洋能力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海洋科学考察事业至今已走过60多年。“东方红”“向阳红”“远望”“海洋”“科学”“实验”等系列科考船相继问世,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国际地位。
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至八九十年代建造了一系列科学考察船。统一命名为“向阳红XX”,但是其中分为很多个型号,并不完全相同。在服役过程中,大部分“向阳红”系列考察船都使用过多个名称和舷号。目前向阳红系列考察船或已经报废解体,或已经更名改作其他用途,只有“向阳红09”“向阳红06”等依旧以“向阳红”字号在役,其中“向阳红09”号作为我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母船使用。
随着近几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科考船的设计建造也已从跟随走到了新建、在建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这也使得我国海上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6月11日,国内最大的渔业科学考察船“蓝海 101”号,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春季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母港。
该航次历时13天,航程2800海里,完成科研调查站位66个、收集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学以及其他现场观测数据,共计21298个,为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渤黄海海域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的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蓝海101”号是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渔业航母”,是农业农村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船,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也是“农业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之一,今后将肩负着国家近海与远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重大任务。
“蓝海101”号总长84.50米、宽15米,自去年9月下水以来,经过两次海试,目前满载排水量3289吨、续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5节、自持力60天、定员60人,配置相关科研仪器设备64台(套)。可在除南、北两极冰区以外的海域承担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调查监测、海洋综合调查和研究、涉外海域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双边或多边渔业资源联合调查等任务,为开展渔业资源养护、对外谈判、环境修复、负责任捕捞、卫星遥感应用等研究提供支撑平台。
“蓝海101”号作为全国渔业资源调查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高我国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对深远海的科研探索能力,为我国完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青岛目前拥有的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达10艘,分别为:“科学”号、“向阳红01”、“向阳红06”、“向阳红09”、大洋一号、“东方红2”、海洋地质九号、“蓝海101”、“东方红3”、“蛟龙号”母船“深海一号”。
2005年7月11日,是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旨在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增强海洋强国的责任感,吸引并鼓励青年投身海洋与航海事业中,从而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和航运强国。
我国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