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直系大军阀,人送外号"曹三傻子",娶妻时曾闹出一段趣闻

文/傅华轩

北洋军阀的直系皖系奉系首领中,出身底层的,且没有文化的,就是张作霖和曹锟。

曹锟,1862年12月12日,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

说起来,曹家真是穷啊!是正宗的工人阶级。曹锟他爹靠给造船厂刨木钉维持生计,每天要看人家老板的眼色,辛辛苦苦,小心翼翼。全家的日子不可能靠这一个人挣钱混下去的。曹锟眼看着自己已经16岁了,该挣点钱了,可他不愿意像爹一样干苦力,决定换个职业——卖布,这好歹也算是一种独立的买卖啊。可是,曹锟从小颇有些惫懒性情,好酒而贪杯,经常是劳碌一天,收摊后直接钻进酒馆,一醉方休。自己是痛快了,赚的那点钱也被小偷摸走了。对此,曹锟每每是一笑了之,从不当回事。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三,村里人看他憨憨傻傻的,索性就叫他"曹三傻子"。谁承想,日后曹三傻子成了直系军阀首领、甚至当上了民国大总统!

"总是这样,怎么能行?!"曹锟的爹娘决定要给儿子说房媳妇,由媳妇来管管他。说媳妇的条件不高,贤惠勤劳本分就行。当然了,能生个儿子更好了。老两口把周围亲戚邻居家的闺女琢磨了一番,二老相中了同村的郑家丫头。这郑家跟曹家也算门当户对,家境贫寒;丫头相貌平平,没文化,比曹老三还大几岁,可就一样——敦厚。接下来就是媒人登门提亲,郑家一听,是"曹三傻子",全家直摇头。怎么办?曹家老两口不死心,动用了街坊邻居轮番前去劝说,最后,郑家老爹一锤定音,"都说曹家老三傻,我通过观察,这个小子不是傻,他是城府深,日后也许有出息。"就这样,亲事定起来了。

曹锟结婚了,家里的事由媳妇操持,曹锟自己全身心扑在营销事业上。可是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才能了解布料的行情和顾客的喜好呢?不要紧,有媳妇呢!郑氏虽说没文化,可女人自有爱美的天性,对布料这东西当然不生疏。时下流行什么花色了、什么料子最好卖、做什么衣服用什么布料好啊……道道很多的,她可以给曹锟出各种新鲜主意,一下子把曹锟的销售提升了不止一两个档次。原先惨淡经营的曹锟,而今靠着媳妇的出谋划策竟打开了周边四乡八镇的市场,生意也日渐红火。对于像曹锟这样的小生意人来说,这就很不错啦,发大财?那可是曹锟以前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娶了媳妇,媳妇还真给自己带来财运,卖布郎"曹三傻子"心里乐开了花。

还不仅如此呢,这郑氏愣是把不着调的曹锟管得服服帖帖!每天曹锟出门前,郑氏都要为小老公准备好水、食物、零钱袋子等一应出门必备物品,相随着送出院门,临了还不忘叮嘱几句,"卖完布早点回来","别又去喝酒","钱袋子收好,小心被人摸了去"……。有的时候,曹锟回家稍晚点儿,郑氏索性出门去迎老公。这叫细心加贴心!

多好的小日子啊,夫妻和顺,正是应该踏踏实实的时候,这曹老三又不安分起来,心里又开始抓挠了:"像这样今天一尺,明天半丈地卖布,哪有个头啊?!"曹锟决定:投军!那时候可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军人名声不好,当时有民谣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曹家世代良民,出个"兵痞子"算什么啊!全家反对。反对也没用!别看曹老三平时憨憨的,么事不怎么计较,但是他心里有数,有蔫注意,打定了主意,就不会改。

最难受的莫过于郑氏了。与曹锟结婚三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家境也大大改善,眼看着小日子越来越好了,怎么老公说走就要走呢?郑氏想不通。可是她毕竟是曹锟的枕边人,三年了,太知道老公的"蔫儿土匪"性子了。虽则舍不得,到这时候了也得舍。郑氏哭了三天三夜,眼泡子都哭肿了,终于决定"放行"。她只无奈地表示:"你走吧,我拦不了你,无论你在外面发达了,还是阵亡了,我决不改嫁,我要伺候陪伴公婆到老,支撑这个家。"曹锟一听这话,感动的稀里哗啦,这等于给曹锟吃了定心丸,多好的老婆啊!就这样,不到20岁的曹锟走进了李鸿章麾下的淮军。

参军了,曹锟的聪明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初走街串巷一个卖布的,混的风生水起,军中上上下下都对曹三儿有好评。此后,曹锟从一个小兵勇,一步一步上台阶,最终坐在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上。这样的成功,作为卖布郎的"曹三傻子"曹锟是无法想象的,他心里佩服当初老丈人的眼力,他也不能不感谢郑氏的付出,感恩有情有义的媳妇。所以,无论后来他又娶进几房姨太太,郑氏都是当然的"正宫",连其他妾室生的孩子都要叫郑氏"娘"。

郑氏这一生也算没白忙活,终于给自己争到了"正宫娘娘"的地位。不过她死后却遭受了活着时从未受过的冷遇。

1939年,就在曹锟去世的第二年,郑氏以79岁的高龄过世了,那个时代的79岁,相当于如今的百岁老人。这在当时算是喜丧,无论怎么说,家里都得大办一场。可谁知,各房的子女却因为记恨她名下的养子曹少珊,竟没有人问津大太太的身后事。

这事还要从郑氏无子说起。当年郑大姐和曹小弟虽然夫妇和谐,但却一直没有生个男孩,膝下只有一女。曹锟参军走了,生儿子就更没指望了。多年后,曹锟也着急啊!于是就把弟弟曹锐的独生子曹少珊过继了,由郑氏抚养。哪知这个曹少珊长大后甚不成人,完全不知感恩,独霸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横行霸道,着实让那几位小娘记恨,后来竟闹得连曹锟也抱怨连连。

郑氏去世,起码应该由曹少珊操持养母的后事,可偏不巧,曹少珊当时大病不起。郑氏就这么孤零零地躺在棺材里,被冷落在自己后来居住的天津10号路寓所的地下室中。这一耽搁就是9年。直到1948年,曹锟自己亲生的长子曹士岳才在朋友的劝说下,让郑氏入土为安。

郑氏虽然是民国大总统的第一夫人,一生也是很不容易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