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三文鱼传毒?官方通报说得很清楚了啊

在全球疫情继续每日确诊增加12万人的大背景情况下,要想国内“绝对0病例”是很难实现的。

核心提示:

1、“三文鱼是病毒来源”之说不符合基本的生物学原理,因为不表达ACE2的组织新冠病毒无法侵入。所以新冠感染特定鱼类可能性极小。

2、“三文鱼肉上有病毒”之说虽然有合理性,因为中国冰鲜三文鱼进口国智利、挪威等疫情严重。但因为病毒浓度和传播途径的原因,这一概率也极小。

3、至于“故意投毒”之说。假定的实施者有一万种比投毒三文鱼这种可追溯国际贸易食品方便的途径。

4、官方通报很明确是——“案板上检出病毒”。这很可能是被市场环境感染的结果,而不是源头。因为海鲜批发市场往往环境潮湿脏乱,人流量大,为病毒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5、目前国内防控体系已经足够成熟,只要每个人各司其职,民众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护,就能在保持基本正常社会生活的同时,迅速阻断新发病毒传播,消除疫情反弹可能。

这几天最爆炸性的新闻莫过于北京的新冠疫情。在接近2个月无本地确诊后,突然连续出现多达7名本地确诊以及近50人的无症状感染链。

消息发布传播是一浪接着一浪,形势一下紧张了起来。

11日星期四,在北京每天下午4点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突然通报了清晨确诊的西城月坛街道西便门东大街病例。

北京疫情地图,原本已经57天未有本地病例了。

当很多人打算关注12日周五下午的新闻发布会,看看11日病例的调查是否有新结果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消息发布了——当天中午之前,又新增2例确诊!

他们都是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的员工,其中一人为抽样员,负责在多个农贸批发市场执行食品检验抽样任务。

25岁的刘姓抽样员先确诊,紧接着37岁的同事尹先生作为密接者被转运排查,也接着确诊。

北京的防控体系非常迅速,立刻调查出3人的行动轨迹交集,是北京最大的农产品交易枢纽——新发地市场。

随后,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组织专业力量,在全市开展了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排查。

到凌晨24点,又确诊4名感染者病例,3人为新发地市场从业人员,1人为近期3次到市场采购的消费者。

北京疫情新增趋势

13日周六早上,国家统一发布了12日北京共检出6人的消息,引发了更大的轰动。

紧接着,北京将新闻发布会提前改到了早上举行,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满打满算,从11日凌晨疾控中心最初获知宣武医院有一例核酸阳性结果准备复核,到12日下午初定主要感染源,对全市农贸市场上千人展开大排查,仅仅过了36个小时。

防控体系的的反应效率和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但官方公布确切结果的速度,依然必然略慢于各种小道消息和网络传闻。

例如,“在切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出新冠病毒”的消息,在12日下午第2次发布会前就开始流传了。

瞬时间,“终于找到三文鱼是病毒来源”的说法传遍了网络。沸沸扬扬了整整一天。这个周末的周六,真是热议纷纷。

三文鱼怎么会携带病毒?

但是,很多生物学家当即质疑乃至驳斥这种说法,因为这不符合基本的生物学原理。

冠状病毒之所以叫做冠状病毒,就是因为它们蛋白质包膜上的凸起——负责侵入细胞的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蛋白),好似皇冠一般。

S蛋白最顶端的部分,就是病毒关键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

科学家已经非常清楚,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能够感染人类,是因为这种病毒的S蛋白RBD区,能够特异性地结合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这种酶主要在肺部组织表达,在体液调节中至关重要。

双方形状刚好吻合,而且正好可以构成紧密的氢键。新冠病毒由此得以牢牢地吸附上去,再借此钻进人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在细胞内,新冠病毒RNA被转录酶复制,重新组装成大量新的病毒,又脱离宿主细胞,去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很快,整个肺上皮细胞里就全是病毒了,肺泡组织也因此爆发了严重的炎症,导致肺功能一步步丧失,最终令患者呼吸衰竭而死。

所以原则上来说,表达ACE2的组织会被新冠病毒侵入,不表达ACE2的组织新冠病毒无法侵入。

在人体不同器官和组织中,肺泡上皮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ACE2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者有些(大约5%)病人出现腹泻的症状。

鼻腔和口腔黏膜也有ACE2受体的表达,这正是病毒入侵的第一道关口,所以戴口罩非常必要。

ACE2同时也会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表达,所以猩猩、猴子、猫狗之类,包括鲸鱼(鲸鱼不是鱼)、海豚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而在自然界中,“保存”与携带冠状病毒和其他病毒最多的哺乳动物,就是高体温、数量规模大还会飞的蝙蝠了。

但目前的新冠病毒感染鱼类尤其是特定的三文鱼的可能性就极小。三文鱼几乎不可能是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

三文鱼肉作为病毒载体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探讨进口三文鱼肉作为病毒载体的可能。

确实,一个可能的推测就是,国外鱼肉加工厂有感染病毒的工人,或者参与捕捞、加工、运输过程的人当中有感染者,新冠病毒被附着在鱼肉表面。

又因为冷冻保存的原因,可以保留较长时间。随着跨国冷链运输来到中国,实现“万里投毒”。

中国主要的冰鲜三文鱼进口来源国,分别是智利、挪威、丹麦(法罗群岛)、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加拿大、英国(苏格兰,这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三文鱼养殖国。

冷冻三文鱼则几乎都从智利进口。这些国家除澳大利亚外疫情都比较严重,理论上存在员工沾染的可能。

但是,从三文鱼肉上沾染有病毒,到实现传染给人,还差着两道关卡:一是病毒浓度,二是传播途径。

作为准备生食的鱼肉,一贯是对食品安全要求比较高的。加工厂均需有基本的卫生条件和个人防护,如果是无意沾染,病毒从人到鱼肉的量很少。

鱼肉摆在案板上,与人的鼻孔正常有60厘米以上距离,如何让足够浓度的病毒传染至人?

从加工厂一侧,到这边的市场一侧,要在无意间完成一定防护条件下人-鱼肉-人的传播,概率和量级都太低。

于是乎,阴谋论中毒者立刻爆发出“故意投毒”的猜想。

但是,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了,要想投毒,尤其是由国家力量情报机构来实施破坏,有一万种更简便更隐蔽更直接的办法。

用这种可迅速溯源到加工源头的跨国贸易食品来做为载体,唯一的可能是实施者和阴谋论中毒者一样,脑子进粪水了。

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丧失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的说法都是“案板上检出病毒”,而不是“三文鱼肉检出病毒”。

而且虽然官方通报并未像猎奇的公众一样,特别关注“三文鱼肉”问题。

但仔细阅读通报,就还是能真正了解迄今为止环境与溯源检测的全貌:

6月12日,共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5424份,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新发地市场发现40件环境阳性样本,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均为阴性。

看到了吗,真正的情况是:

1、海鲜、肉类等食品已经是第一轮直接采集重点。连同外环境涂抹标本,各大市场一共采集了5424份。

注意到这只是半天时间的工作成果,从采样到出结果,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规模与速度。

2、划重点——只有新发地市场的40件环境样本中发现阳性。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均为阴性。

截止12日深夜,几千件食品样本中,没有一件是病毒阳性。

3、所以“切三文鱼的案板上检出新冠病毒”,这很可能是被市场环境感染的结果,而不是源头。

另外可以补充的是,截止目前,被认为是三文鱼肉货源的京深海鲜市场,同时已有数百名从业者进行了核酸检测,到目前为止结果尚为0感染。

而在在新发地采集的517人中,有45人咽拭子阳性,属无症状感染者,检出比达8.7%。

另在海淀玉泉东农贸市场中发现1例阳性,是1例新发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明明官方通报里说得很清楚的事,这么多人却既没认真看新闻,更不仔细看通报,根据一点猜测、引申,捕风捉影地议论了一整天,真是周六闲得慌啊!

“湿市场”应该是被传染的结果,而不是源头

还有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这次疫情的爆发始于武汉海鲜市场,而这次北京又同样在类似的环境下爆发?

华南海鲜、新发地海鲜,也许并不完全是巧合。批发市场物资集散、人员往来密集,有利于病毒的扩散。它本来就是行动轨迹的密集交汇点。

去过海鲜市场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地面上都是水,潮湿,很脏,可以说脏乱差!

这样的地方为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再加上人流密集,流动频繁,来个疫情就不好控制。

在英文中,生鲜农贸市场的词语,用的就是很形象的固定词组“wet market”(“湿市场”)。

保障民生供应离不开批发市场,但疫情之中如何管理它们,确实是个难题。

现在,北京和周边省市,都已经决定对自6月1日以来,去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全部进行追踪与核酸检测。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但是以半年来防控体系的不断演化,相信可以很快完成。

参考哈尔滨感染链、吉林舒兰感染链的追踪与控制,10天时间内就能基本阻断这一轮疫情传播势头。

在全球疫情继续每日确诊增加12万人的大背景情况下,要想国内“绝对0病例”是很难实现的。

但经过半年疫情的锤炼,目前全国的联防联控体系、检测体系(发热门诊网点与检测网点)、病例追踪能力,已经实现了迅速筛查、早期发现、及时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追踪、早治疗”。

只要每个人各司其职,民众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护,就能在保持基本正常社会生活的同时,迅速阻断新发病毒传播,消除疫情反弹可能。

本次北京疫情还当然有很多疑点和未解之谜,但官方的调查还在进行之中。

期待陆续发布更多的数据和证据,让我们能进一步的了解这个狡猾的敌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