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高炉工长实用技术手册—— 高炉出铁及高炉事故预防与处理

六、高炉出铁

1. 高炉应按规定的开始出铁时间组织出铁,报调度时间以堵口后小铁沟不滴铁时间为准,特殊情况下需临时改变时间,工长应和调度员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变动;

2. 工长应组织好炉前对铁口的维护工作,杜绝潮铁口出铁;

3. 铁口必须保持一定的深度与角度,特殊情况下须改变时,应经炉前技师及工区主任同意;

4. 出铁前工长应检查铁罐情况(如是否对正、有无结盖等)及水冲渣的水量,发现问题立即向调度员汇报;

5. 出铁过程中,如水冲渣断水,应立即堵铁口并积极组织炉前处理渣沟内积渣。

6. 正常情况下,在出铁和上炮时,应尽量保持全风作业,以利于渣铁出净;浅铁口出铁时,出铁前工长应减风操作,减风应到位,以防止铁水进入水冲渣沟引起水冲渣放炮及造成跑大流、淹铁道等事故。

7. 工长应积极参与出铁过程,检查督促、指导炉前操作,以保证炉前生产稳定;

8. 正常情况下禁止喷铁口,如果需要大喷铁口时,要设专人监护厂棚钢结构有无变形,防止钢结构变形垮塌;

9. 因故不能按时出铁时,工长应根据下料批数计算理论铁量,若计算炉内理论铁量超过炉缸安全容铁量时,必要时进行减风操作,减风力度视理论铁量而定;

10. 高炉工长应组织炉前保证出铁均匀率,正常情况下,相邻两炉次出铁量差距应小于20吨;铁水连续出不净时,工长应计算理论铁量与实际铁量差,然后决定是否减风操作;工长在每炉出铁之前应计算本炉次理论铁量,若本炉次实际出铁量比理论出铁量少于25%以上时,工长应组织炉前二次出铁或降下次铁出鉄时间提前;

11. 在不能正常出铁或连续亏铁时,风压使用要根据安全容铁量进行控制。

12. 工长应监督炉前禁止向铁水罐中过渣、流水或扔杂物;

13. 对于厂部临时下达的关于炉前的某些指令,工长应负责监督其执行情况。

第七章 高炉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风口烧穿

1、如果烧穿风口位置没有正对炉前设备、炉前液压站,立即排风到80kpa,同时停止富氧、喷吹;如果风口烧穿对炉前设备、人员构成威胁立即按照紧急休风处理;

2、发现风口断水以后,严禁近前观察风口表面,迅速在损坏风口处加外冷(使用高压外冷),设专入看管,人员站到烧穿风口侧面保证躲开风口辐射区域,如果有大量焦炭、渣铁喷出,人员要立即撤离;

3、关小或全关该风口进水,以减少向高炉内大量漏水,如果阀门区域在风口辐射范围内,放弃此操作;

4、若炉况正常,且出完铁后15分钟以内(含15分钟)发生烧穿,应立即进行休风操作;

5、若出完铁时间较长,不能进行休风操作时且风口烧穿没有危及炉前设备及大套,要迅速排风至80kpa,然后通知风机房,待风压、风量稳定后,减风至50 kPa组织出铁,减风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风口,防止灌渣;

6、如果烧出风口正对炉前设备或液压站,要立即关闭液压油泵,关闭液压油通向炉前设备的阀门。

二、直吹管烧坏的预防和处理

1.直管烧穿的原因:

① 直管跑风、发红严重;

② 直管局部掉料;

③ 风温使用波动大且高,氧量大。

2.直管烧穿的危害;

① 拉坏风口大、中或小套;

② 造成人员伤害或损坏其他物品:电缆、信号线等。

③ 铁口附近两侧直管烧穿容易烧坏炉前设备。

3.直管烧穿预防措施:

① 直管发红严重时,应及时加外冷,待机会更换;

② 直管装的不严,应尽量调整到位,严重跑风的休风更换;

③ 风口窝渣、倒渣时,严禁喷煤并及时加外冷,防止烧穿。

4.直管烧穿的处理:

处理原则: 既要保证不损坏风口大、中套,又要防止风口灌渣。

室内工长:

① 立即减风到最小,但要确保风口不灌渣;

② 停止喷吹、富氧,同时通知调度;

③ 等炉前出完铁后,休风处理。

室外工长:

① 立即组织炉前和看水,在烧穿直管两侧向烧穿处打水;

② 若具备出铁条件,立即组织炉前出铁;

③ 减风时,组织人员注意观察风口是否倒渣,并与内勤工长积极联系;

④ 休风时,要打开风口菱形盖或楔形板,防止风口灌渣;

⑤ 休风后,检查风口大中小套及风口是否灌渣。

三、出铁失常的处理

1、铁口过浅的处理:

① 铁前适当减风,防止跑大流;

② 铁口开小一点出铁,出铁时工长可排风操作,以防止跑大流发生恶性事故;

③ 渣铁出不净、炉缸剩铁太多,工长可减风操作,保证下次要出净渣铁;

④ 铁口过浅或未出净时,适当增加打泥量,退炮不宜过早,如果此时打泥量过少,铁罐对好之前禁止退炮。

2、出铁失常的预防和处理

① 出铁未见下渣而又被迫上炮时,必须烤热炮头

② 铁流很小时,应积极捅铁口,不允许用泥炮憋铁口;

③ 铁罐过满溢铁或铁沟流嘴漏铁,应迅速堵口,堵口后迅速报告调度拉走铁罐,如影响运输,应积极组织清理道眼;

④ 出铁时,撇渣器烧穿应立即堵眼;向铁罐流渣严重时,应立即堵眼;渣中带铁时应立即堵眼;

⑤ 铁罐烧漏,应立即堵口并迅速汇报调度将罐拉走;

3、铁口自开处理:

① 铁罐已兑好可组织出铁;

② 铁罐未兑好,应立即堵口,铁罐兑好后再退炮;

③ 视情况适当减风。

四、上料设备停电或出现故障

1. 上料设备故障或停电不能上料时,工长立即停煤、停氧,通知风机房将冷风压力降低到150kpa,通知维修人员处理故障,待风压、风量稳定后再减风到100kpa,风压风量稳定3分钟以后,通知风机房再次减风到80kpa,减风期间风量应不低于500m3/min,风压风量稳定3分钟以后观察顶温情况,如果炉顶温度仍处于升高趋势再缓慢减风到50kpa。

2. 若长时间不能上料造成顶温过高时(以干除尘煤气入口温度为准),在风压减到位以后应采取切煤气措施,若在慢风出铁以后不能恢复上料,铁后应作休风处理,待系统恢复以后再恢复送风。

3. 若上料设备停电时,有可能停风、停水,应密切注意风压、水压。

4. 在不能上料或上料不正常时,风压使用原则:一是保证顶温不超标,二是尽量减少亏料线。

五、泥炮故障

1. 出铁前泥炮发生故障,应积极和维修人员及调度取得联系,积极解决,工长根据处理进度掌握风压使用;

2. 出铁期间,泥炮出现故障,工长应减风并积极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若铁口来风后仍未处理好,铁后应休风并组织人工堵口。

六、炉缸、炉底烧穿的预防和处理

1.预防措施:

① 按时测定水温,按规定炉缸部位冷却水温差进行操作,炉缸水温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② 炉缸水温差超过规定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③ 使用护炉料(如含钛炉料)护炉;

④ 炉缸局部过热时,应加外冷却;

⑤ 局部水温差继续升高时,应临时堵死相应的风口。可减风或控制冶强;

⑥ 铁口区水温升高时,要加强铁口维护,保持铁口有足够的深度;

⑦ 炉基温度逐渐升高超过正常时,改炼高标号生铁,降低冶炼强度;

⑧ 屡次出铁,渣多亏铁,同时发现炉基冒火,冒蒸汽,应立即汇报车间主任并休风。

2.炉缸烧穿的征兆和处理:

主要征兆为炉缸水温升高超过规定,应按如下方法处理:

① 炉缸局部过热,应外加冷却水;

② 当水温差超过规定时,应提高供水压力,增加测水温次数,做好记录;

③ 炉缸水温差继续升高,堵死水温区域高的风口;

④ 水温仍高,可休风。待水温正常后,改为低冶强,高标号铁冶炼。

3.炉底烧穿的征兆及处理:

3.1征兆:

① 炉基温度超出正常水平;

② 屡次出现渣多亏铁;

③ 炉基冒火、冒蒸汽。

④ 炉底冷却水水温差升高。

3.2处理:首先组织现场人员撤离,立即汇报厂长、车间主任、调度,并千方百计联系休风。

七、炉缸冻结:

1.造成炉缸冻结的原因:

1.1正常生产时可能形成的因素

① 长期低料线作业,经常崩悬料;

② 炉缸堆积,炉况不顺,崩悬料严重,炉子向凉,生料落入炉缸;

③ 炉凉、渣碱度失常。

1.2冷却设备大量漏水;

1.3无计划长期休风;

1.4原燃料质量突然恶化,配料、称量和装料有错误;

1.5炉墙粘结物脱落。

总之,高炉炉缸冻结原因很多,一般是由几个原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

2.炉缸冻结的特征:

2.1炉冷的发展造成冻结,因此,冻结前表现为炉子剧冷的征兆;

2.2风口涌渣是初始信号,高炉热风压上升,且不稳定,高炉不接受风量;

2.3进一步恶化,风口灌渣乃至烧穿,表明凝结加剧,铁水不易渗入炉缸;

2.4铁口能放出铁而没有渣,表明凝结炉渣已延伸到渣口以下,接近铁水面;

2.5铁口不能放出铁,表明炉缸温度低于1150℃,炉缸冻结。

3.炉缸冻结的处理原则:

3.1发生炉缸冻结,基点应放在顺行和炉温上面,首先争取鼓入风量,保证下料,避免休风和坐料,使净焦、轻料下达,增加热源,提高炉温;

3.2加强出渣铁,排除炉内冷渣铁,消除事故;

4.炉缸冻结的处理:由厂部组织处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