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僧产生的福报,这辈子就能看到。
就比如梁武帝、阿育王、给孤独施主等,他们常喜供养三宝,兴建寺院佛塔。他们的地位、财、权都是过去布施供养,所感得的果报。
以清净的发心,尽己所能普作供养,则功德越大。
德护如来应世期间,有一天佛陀正入城托钵乞食,恰逢一位贫民手中拿着豌豆路过。
这位贫民看到佛陀后,生起极大信心,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接触到佛的胸部。
以此功德,贫民于后世成为转轮王,统治四大部洲八万年,后又报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继而于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与帝释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由此可见,依供养所获功德福报不可思议!
按《俱舍论》的观点,供养僧众的功德在今生就能现前善报,而且下世还会继续享受善果。所以,条件具足的时候应作供养;条件不具足时,见他人供养应深深地随喜赞叹,这样也能得到与供养者同等的功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