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1日,当一战的胜负最终在贡比涅森林定调时,德国的失败毫无悬念,但英法的胜利却很难说真正的“胜利”。
四年间,战争不仅耗尽了欧洲的财富,还使得英法等国债台高筑。结果,战场硝烟尚未散去,但各国已面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战争债务。
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英法与美国之间却就此打起了“太极”,战债问题硬是从一战结束拖到了二战爆发(1918-1941),最终一直拖到不了了之。
那么在这场“战债博弈”中,各方都是怎样盘算的?
要说英法不想还债,我们需要先看看他们的“战争债务”究竟欠了多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欧洲各协约国前前后后向美国借了约103.5亿美元(折合如今1843.34亿)。包括在美采购军需的70.77亿现金贷款,25.33亿的战后重建贷款,及7.4亿战争库存物资。
如果算上已经产生的利息,英法等国共欠美国115.77亿美元。当然,这并不包括沙俄的那部分欠款,因为美国人也知道那笔钱已然是打了水漂,收回的概率渺茫。
面对这笔“巨额债务”,这些昔日盟友们马上就开始了各自的算计,开启了一段旷日持久的纠纷。
一战后法国想彻底削弱德国,遭到了英美的联手反对
还债:各有各的算计
与所有债权人一样,美国对这笔巨额的债务是紧追不舍。仅仅在四年前美国还倒欠欧洲钱,如今一场大战让它百亿债权在手,又怎能不上心呢。
几乎是在战争刚一结束,美国人就开始了追债,而且态度还相当强硬。伍德罗·威尔逊表示:战债纯属财政往来,欧洲各国的欠债必须全部偿还,分文不能少。
1922年2月,美国国会还特意通过了一项《外国债务专款法案》,成立“世界大战外债委员会”,专门负责战债追讨。
因为对美国人而言,战债已不仅仅是战债,更是他制约英法、染指欧洲、谋求霸权的工具,又怎能轻言放弃?
对于一战后的世界,威尔逊是有着相当大政治抱负的
于英法而言,战争主要是在欧洲打的,伤害也多半是他们抗的,末了“人头”被美国抢了不说(1917年美国才参战),还得向它偿还巨额债务,心里自然是不平衡。
况且,要英法此时拿出这笔钱,无疑等同于伤口上撒盐。长达四年的战争,造成了英国326万人的伤亡,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英国不仅丢掉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不得不变卖海外投资来弥补贸易逆差,艰难度日......
至于法国,这个以还款利落(过去主要还的都是些战败赔款)著称的“高利贷帝国”,境况还要更惨一些——工业发达的东北部被破坏殆尽,物质损失高达2000亿法郎。连战时给沙俄的投资和借款,也终因“十月革命”而付诸东流。
最终,实力窘迫、囊中羞涩的英法开始抱团“抵制”还债......
虽然挡下了德军的“右勾拳”,但西线战场仍主要集中在法国境内
不想还钱总需要个理由。英法认为:协约国应共同承担战争的高昂代价。所以战债要么取消,要么就与德国赔款联系起来,总之绝不自掏腰包。
大方向是如此,但在具体细节上英法又开始打起了小盘算,主要是对德国赔款看法上的差异。
英国出于“传统”考量,不希望把德国压的太狠,以防法国一家独大,破坏欧陆均势的原则。于是就玩起了拿破仑战争后的那一套——主张同时取消战债和战争赔款。
法国同样主张取消战债,但对赔款问题却丝毫不松口。梦想法国不仅需要资金恢复经济,还想梦想借此“称霸欧陆”。因而力主借赔款打压德国,以彻底削弱其实力。
为此法国曾两度出兵“讨债”,一次是干涉俄国革命,一次是“鲁尔危机”。结果前者在热那亚会议上反被索赔300亿卢布;后者不但没捞到好处,还倒贴了10亿法郎。
1923年,鲁尔危机下的法国士兵和德国平民
逼债催生的“三角关系”
法国人出兵讨债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钱花了,债却没讨回来。更重要的是法国还就此丢掉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改由美国人接手。
事实上,美国一开始并不想插手“赔款委员会”的事,这一方面是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另一方面是不想欧洲国家把战债和赔款问题联系起来,为讨债徒添麻烦。
但事实已容不得美国人选择。鲁尔危机的爆发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任由事态拖延下去,不仅追不回英法的战债,连自己在德国的投资也极有可能会打了水漂。于是,美国出手了......
在倒贴了10亿法郎的占领费用后,法军又离开了鲁尔区
1923年11月,在美国的推动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增设了“专家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查尔斯·道威斯负责,美国也在事实上主导了德国赔款的进程。
在道威斯的领导下,旨在恢复德国经济保证赔款顺利偿付的“道威斯计划”在1924年8月出台。计划确定了前5年德国赔款的具体数额,并将德国财政置于美国主导的“拨送赔款委员会”的监督下。
于是,形成了一套有趣的“三角关系”——美国借钱给德国发展经济,德国拿赚来的钱赔付英法,英法又用德国赔款向美国偿还战债。
道威斯计划的“三角关系”
道威斯计划的链条确实起作用了。“计划”实施的最初几年中,德国经济形势好转,美国也获利颇丰。一方面美国资本有了输出市场,另一方面战债回收也有了保障。
“计划”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也相当的脆弱。战债与赔款挂钩,资金跨越多个国家,这就意味着中间一旦有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整个链条都将被卡住。
而经济危机正是制造问题、击垮“三角关系”的那份外力......
1924年4月,道威斯领导下的专家委员会
危机下的“塑料兄弟情”
道威斯计划虽然有些好处,但对德国来说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1928年德国以负担过重为由提出修改“道威斯计划”;第二年又以经济危机为借口,拒绝执行计划。
为此,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又推出了“杨格计划”(美国银行家“欧文·杨”主持制定),以替代“道威斯计划”减少德国赔款总量,取消对德国的经济管制。
只不过“杨格计划”尚未生效(该计划在1930年6月生效),规模空前的1929年经济危机就已袭来。在它的冲击下,美国慌忙从欧洲抽走大笔资金,导致欧洲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终于在1931年6月,德国总统兴登堡声明:德国因经济恶化,无力支付战争赔款。于是,战债、赔款的链条卡住了。
落魄却不失尊严,一战后德国的日子要多难过有多难过
为了缓解问题,美国总统胡佛不得已发出了《债款延付宣言》,提议“在一年内延付各国的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金及利息”。但这也仅能延缓一下问题而已。
1932年6月,英、法、德、意等国齐聚瑞士洛桑商讨“债款延付一年”到期后的应对之法。其结果《洛桑协定》基本取消德国的赔款。但各国同时还达成了一项“君子协议”——只有美国放弃战债,《洛桑协定》才生效。
但英法的行为向来与“君子”不太沾边,历史证明了这一点。1932年12月15日,当欧洲各国偿付战债的日子到来时,法国带头拒绝支付。但英国、意大利、芬兰却利索的把钱交了。为此法国怒斥了这种“步调不一致”的行为。
但是到了第二年,连英国也无力再支付战债了(只有芬兰还了数额不大的战债)。至此,可以说欧洲的拒债之心已定。
漫画:欧洲各国抱团拒债
不了了之的战债
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当年9月,英国也派出了最后一支战债谈判队伍,提出要么美国取消战债,要么最多再支付2000万英镑(合4.6亿美元)。
尽管罗斯福对经济形势看的比较清楚,也明白战债与抗击经济危机间的关系。但他还是没想到英国人会开出如此低的“价格”(英国当时仍欠50亿美元)。
他震惊的表示:“我们的欧洲朋友竟说出这样可笑的数目,一个有自尊的国会,一个有自尊的总统是不可能继续谈判的”。但美国除了停止继续贷款,也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制措施。
胡佛与罗斯福,据说胡佛还以战债问题刁难过罗斯福
从此,美国与英法的战债问题陷入了僵局,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最后,美国持有的115.77亿美元战债中,只追回了不到3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英国偿还的,约有了20亿;法国还了5亿,只占其欠美国战债的1/7。其它大部分的则都打了水漂。
此后的若干年中,每逢6月和12月,美国都会按例向英法催缴债款,而英法也都一如既往的拒绝还款。这样的隔空喊话一直持续到1941年。
当欧洲再一次开始世界大战时,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恢复了对欧洲的援助,而一战的战争债务才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倒是德国的一战赔偿一直还到2010年,前后持续了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