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李调元④丨除了对川菜川剧情有独钟 李调元还是“沉香研究专家”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近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qú)、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shì )、秦九韶、李调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近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qú)、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shì )、秦九韶、李调(tiáo)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这十位历史名人,从汉代到清代,在政治、文学、思想、教育、科学、史学等领域成就斐然,引发众多关注。著名散文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伍立杨,就对李调元推崇有加。

《南越笔记》记录矿藏物产

为广东海南沉香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李调元拥有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等多个头衔,他著述130余种,推动了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承,对巴蜀文化复兴和清代学术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颇具生活情趣的李调元,还组织川剧伶班,着力扶持、大力推动川剧的兴起,融入对川菜、江南菜等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编撰了第一部川菜菜谱《醒园录》,为本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李调元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早有定评,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大家公认的文化大家。他对诗、词、曲、诗话、杂剧评论、戏曲理论,音韵学、金石学、史学,甚至数学等都有涉猎,而且成就颇高。”伍立杨读过李调元的部分作品,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又曾任海南省第四届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他,对李调元的笔记推崇备至,尤其是《南越笔记》。

“1777年-1781年,李调元曾任广东学政,这4年间可以说走遍了广东全境主要的地方。他写的《南越笔记》又叫《粤东笔记》,共十六卷,记载了广东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矿藏物产等内容。”《南越笔记》第十四卷,就记载了沉香,比如这句“沉香树岭南诸郡悉有之,傍海诸州尤多,交干连枝,岗岭相接,千里不绝。”记录的是当时我国沿海山区盛产沉香的盛况。

在古代文人官宦的笔下,沉香是一种神秘而奇特的植物,围绕着它有很多的记载和传闻。而真正被广泛使用的,则是沉香的等级名称,即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对海南沉香的等级分类为:“海南香,故有三品,曰沉,曰栈,曰黄熟香。”这三品的名称实则一直被广泛的使用于沉香贸易之中。

“现在广东海南两省的沉香产业极为发达,其在理论上的依据,就是依赖于李调元等前人的记述。”在伍立杨眼中,李调元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清代作家。“他的笔记跟我们现在的社会有比较多的关联,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非常接地气的一部作品。这种笔记也是在他精神状态比较放松的情况下的一个创造,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很有趣的、也很有深度、有作用的作品来看待。”

系统、本正地记录历史名人

挖掘传承传播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

在伍立杨看来,李调元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的评定,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名人的历史故事和个人政绩,还可以从他们的作品、理论、文字中,寻找到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可操作等方面的借鉴,并从中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而放到现实生活中。“我相信,历史名人的评选,对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一种巨大的可持续作用。虽然古人的生命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文字,尤其著作里面体现出来的智慧,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厚的启迪和无形的影响力,对我们的文旅融合,也都有强大的借鉴性和参考性。”

“四川历史名人的灿烂人生,是巴蜀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所以,系统和本正地记录四川历史名人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伍立杨建议,在创作出版关于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的系列丛书时,应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

同时,他还表示:“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在作者选择上,可选择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擅长传记文学创作的作家进行创作,并聘请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的目的。”

伍立杨 图:荀超

【伍立杨简介】

伍立杨,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1911》、《民国幕僚史话》、《潜龙在渊-章太炎传》、《铁血黄花》等三十余种。

曾任海南省第四届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