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某一天他告诉你他非常讨厌一个小朋友,以后再也不要跟他玩,这些情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
导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某一天他告诉你他非常讨厌一个小朋友,以后再也不要跟他玩,这些情感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
如何用机智的教育方式来化解孩子心中的小恩怨?今天兰可琪给大家带来绘本《敌人派》,让我们和江爸爸一起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 聆听故事、培养品德 *
每周二、四给家长分享一本优质绘本
帮助家长学会科学育儿,用故事代替说教
[美] 德瑞克·莫森 / 文
[美]泰拉·葛拉罕·金恩 / 图
萧萍 萧晶 / 译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敌人派》讲述孩子之间友谊与斗争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孩子,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如何去和人相处,才能化敌为友。
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爸爸以另一种教育模式,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问题,不说教,不强迫,幽默的元素到处可见,这种教育方式在孩子的一生中,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好影响。
孩子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很有智慧的人,很会处理人际关系,这可是很重要的事。书中人物全是大头像,面部表情很突出,文字略多,要上小学以后的孩子才能自主阅读,学龄前的孩子都要家长讲故事。
故事内容非常棒,建议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爸爸妈妈可以跟宝贝一起来看看这本书,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从中都有可借鉴之处。
听完今天的故事,可以告诉小朋友们真正的“敌人派”就是与“敌人”宽容相待,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敌人”,唯有真诚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1、你吃过“派”吗?都吃过什么样的“派”?你猜猜看给敌人吃的派会是什么样的呢?
2、为什么“我”说“我的头号大敌人已经不见了”呢?
3、真的是“敌人派”发挥了作用了吗?爸爸为什么还要做敌人派呢?
4、“我”以后还会有敌人吗?“我”会怎么做呢?
5、如果给”敌人派“换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 绘本的根本意义在于给一个人的成长打下优良的人性基础,包含基本的道义,审美,悲悯情怀等,它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最好的形式。
1、和孩子一起讨论:我们有哪些把“敌人派”变成”朋友派”的办法?
2、亲子DIY:和孩子一起动手也来做一个“朋友派”。然后让孩子把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这个“派”上,可以对最好的朋友说,也可以对曾经的“敌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