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在画马的时候,用到了明暗对比,黑白虚实处理的恰到好处。在马的神态上寥寥数笔勾勒出马的精神状态。不论眼和鼻子还是耳朵和嘴的细节处理,不但用笔精到而且形象真实。
徐悲鸿的马既有写实主义的格调又有传统笔墨的韵味。墨色单一但是不失层次感,强化了马的立体感,在马的形体塑造上,结合西方的光影效果,马的躯干和肌肉表现真实,线条粗狂有力,马的整体身形矫健俊美,画出的马具有力量感。
徐悲鸿画的马与传统马相比更加昂扬、奔放、蓬勃,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精神感召力、更加具有时代精神。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在中国画马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画马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悲鸿马独冠绝时而且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悲鸿马极少备鞍勒缰,它们为祖国为民族的命运扬鬃奋蹄、驰骋嘶鸣。
秋林三骏
1918年,徐悲鸿经友人引荐结识蔡元培,并由蔡元培聘入北大画法研究会担任图画教授,翌年又经蔡元培斡旋,其官费赴欧事最终成行。上面这幅秋林三骏即1918年重阳节时,徐悲鸿画与蔡元培之作。(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