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怎么办?亚太医药网

6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3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对于市民关心的什么是密切接触者的问题作出解释。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密切接触者指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1米内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以及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根据各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密切接触者需要到往指定隔离场所进行集中隔离或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慌张。要知道,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并不意味着一定感染。医学隔离观察是为了更好的疫情防控,把密切接触者集中起来,一旦有人发病,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最安全的方式送往医院开展治疗。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需要注意:

前往隔离场所时,要听从相关工作人员指引,收拾好有关生活用品,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按规定前往指定场所,并听从要求配合做好健康监测等工作。对于14岁及以下儿童或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密切接触者,可由1名家人陪同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如果疾控人员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采用居家隔离的方式,应该这么做:

1.医学观察时间

与病例末次接触后,观察健康状况须满14天。

2.关注身体健康情况

每日早晚各测量体温1次,观察自身是否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等可疑症状,并每日向当地医学观察人员报告健康状况。如果出现以上相关症状,按规范就医。

3.个人卫生

单独居住:应让密切接触者单独居住。拒绝探访,不要外出。房间应保持通风,不应使用空调。

戴口罩: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

洗手:勤洗手,洗手要使用洗手液或香皂,按照七步洗手法,不能冲冲就算。

呼吸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手帕遮掩口鼻,情急之下,可以用手肘来遮掩口鼻。

饮食卫生:要各吃各的,单独碗筷,单独消毒!(56度以上30分钟)。生熟分开,食物充分煮熟。

4.家庭成员须知

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接触,如需接触应戴口罩。避免共用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接触可能污染的表面、与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可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0.5%碘伏溶液,作用1min~3min。

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消毒措施:

l 室内空气

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min。

l 餐(饮)具

应使用专用餐饮具,如与其他人共用,则每次使用后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min,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l 家用物品、家具表面

密切接触者隔离房间和与其他人员共用的环境中,每天消毒经常触碰的家用物品和家具表面,受到唾液、痰液等污染后,应随时消毒。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l 厕所

应为密接接触者提供专用厕所。如条件有限,必须与其他人共用厕所,则每次使用冲水后,立即消毒。密切接触者专用厕所,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厕所内的表面应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l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

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l 垃圾

密切接触者用过的纸巾、口罩等垃圾,使用专用垃圾袋,清理前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洒至完全湿透,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min。

l 就医交通工具(私家车等)

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与家具表面相同。

l 呕吐物、排泄物

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综合北京疾控中心等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