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封面新闻记者 母琪 视频/李强
文/封面新闻记者 母琪 视频/李强
当生活按下重启键,一切归零,一切继续。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化改变的不止是人们两个月的生活轨迹 ,对食品行业的今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当生活按下重启键,你准备好了吗?
为坚定食品行业抱团发展信心,展示行业攻坚克难的精神面貌,封面新闻联合成都市食品商会,共同 发起“生活重启 行业蝶变”BOSS面对面食品行业线上沙龙交流活动,邀请四川食饮行业知名企业家参与,与行业观察者们共同探讨食饮行业前景、企业发展之道。
6月5日下午,“生活重启 行业蝶变” BOSS面对面食品行业线上沙龙交流活动,在四川日报大厦6楼演播厅举行,活动邀请到了自贡果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钢、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何瑶 、成都露露的下午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徐露,就方便食品领域发展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配图:演播室全景大图)
懒人经济、疫情
带来自热食品异军突起
自热食品爆发的背后除了近年来懒人经济的催化,加上今年疫情原因,方便食品成为除口罩外另一热销单品,其中“自热火锅”甚至成了网络流行语。根据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日前发布《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报告》显示,方便食品中的自热食品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4.4%,上升至2019年的7.6%,2019年销售额为71亿元,总体增速迅猛。
作为目前四川方便自热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自贡市果然食品有限公司何钢董事长谈到,自热食品早期主要是野外需要,近几年拓展到民用领域。自热型饭菜产品早在2007年就已经有企业在开发,2013-2014年,市场进入导入阶段。但真正让自热食品爆火的是“自热火锅”,2016年下半年,自热火锅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酵,进入大众视野,而他所创办的自贡果然食品公司也是基于他本人早期从事餐饮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业务发展需要,摸索出方便餐饮的模式和技术核心,于2016年自建其工厂;目前主要业务是方便食品组装、果然肉类食品生产、巴香底料调味品、果谷腌腊食品、自发热产品水包生产、仓储物流中心组成果然OEM食品产业链,截至目前共有7个厂区,员工一千余人。目前果然的肉制品产量能达到日产量50万袋,方便食品日组装达35万盒,占全国市场组装量的24%,从果然的快速发展也能看出,目前方便速食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图说:自贡果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钢)
疫情加速行业变革,
标准化餐饮优势凸显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方便食品的市场规模为4501.3亿元人民币,其中自热食品最受欢迎,为35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将达4812.8亿元,其中自热食品可达40亿元。
徐露认为,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餐饮行业的改变是巨大的,并将对餐饮业带来长远的影响。她表示,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这些年,各类网红餐厅的火爆、有趣好玩的餐饮特色需求,一度让大众忽视了食品的安全卫生。经过此次疫情影响,餐饮的安全、安心重新得到重视,成为餐饮业真正的头等大事。标准化的连锁餐饮品质更被消费者信赖,这些方便、易携带的美味,一人食的标准化餐食,也是更多消费者的首选。
(图说:成都露露的下午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徐露)
这恰好是自贡果然食品的优势所在,凭借领先的供应链能力和食物质量水准,消费者对食物口味要求越高、作为餐饮出身的何钢的优势得到凸显。用餐饮的口味标准,通过技术的加持,对整体产品标准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共有12条标准化生产线,不仅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还为百草味、自嗨锅、莫小仙、徽记、美好、小龙坎、大龙燚、白家等B端供应,生产规模达到日组装量达到35万盒。肉类制品日生产量达50万袋,年产值5亿左右,并形成了 果然OEM食品产业链。
资本入局,
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仅自热火锅企业注册量就达19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2020年疫情催化自热食品销量增长近400%,自热食品赛道备受资本关注,截至2020年5月,自热食品行业共发生4其融资,目前行业拥有较好的成长空间。
何钢谈到,自热食品企业玩家目前主要分为餐饮企业、休闲零食品牌、方便食品品牌、新设自热食品企业4大类,而自热方便食品目前以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及自热烧烤为主。他坦言,自热食品作为网红产品,自带线上基因,有明显的线上经销和投放优势,在供应链端也有强大支撑。面对机遇和竞争,他的果然食品企业也将把握资本入局的机遇,推动企业的加速发展,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升级,比如在产品降低自重、提升安全性、降低热量、对食材营养锁定等都在不断的优化,在口味上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图说: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何瑶)
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何瑶认为,方便自热食品由于自热食品操作方便、利于储存,既可以作都市快节奏生活加餐,也可以作为旅游出行配餐选择,消费场景更多元,从品质上看,自热食品与常规速食相比品质更接近堂食,而非简单的代餐,更满足消费者味蕾需求。但目前,自热食品行业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没有相关强制执行标准。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自热方便菜肴制品》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次发布自热食品的团体标准。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也组建了方便自热食品专业委员会,推动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