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为什么人们对于新冠的态度如此不同?

感到放松或十分恐慌?为什么我们对新冠疫情的反应如此不同?

新冠危机使一些人感到恐慌,而另一些人则完全保持镇定。还有一些有理智的人介于两者之间。但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对这种危机的反应如此不同?

德国心理学家和作家温施博士(Dr. Albert Wunsch)接受德国《图片报》专访时表示:“通常,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我们的童年。这与每个人性格的稳定性有关——也就是所谓的性格韧性:不稳定的人会做出更大的反应。”

心理学家Dr. Albert Wunsch致力于让人们更加轻松地对待新冠疫情 (图源:bild.de)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第一年,是一个人经历的最激烈的时期。温施博士说:“这段时间里的束缚障碍会导致孩子变得焦虑。例如,父母之间不断发生争执,甚至是失去父母其中一方。而相比之下,完整家庭会让孩子对生活充满认同感。

具有严重免疫缺陷的人——例如在癌症治疗期间或之后会更加担心疫情带来的风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恐惧和慌乱不是人生的好“伴侣”,我们需要的是谨慎和小心。

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具有更大的现实感。他们比较擅长应对挑战,并且不倾向于悲观主义。

恐惧还会使人感到不适并加重精神负担,因此应该更轻松地应对危机(图源:bild.de)

温施博士说:“如果一个人从没发现生命有时会令人筋疲力尽或危机四伏,那以后他就会有过度恐慌的问题。这样的人在面对危机时完全不知所措。而导致这样性格的原因通常是过分‘护犊’的父母,他们不断的围绕在他们的孩子身边,以防止他们遭受打击和伤害。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很容易被轻微的“逆风”吹倒。”

什么能使人更强大?

温施博士认为:“只要一个人在危机中幸存下来。然后这样的经历就会像疫苗一样。这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日常问题和危机而开发的人体防御方式。儿童需要不断接受能力范围内的挑战。那些‘温室中的花骨朵’和‘活在象牙塔中的孩子’会在现实世界中迅速崩溃。”

尽管担心,温施博士还是对如何应对新冠疫情提出了建议:“只要看看感染人数,例如每年的流感死亡人数很高,以及当前的新冠死亡人数。您就可以迅速地冷静下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