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夫之《诗经稗疏》|《儒藏·经部·诗经类》第二十六种

《诗经稗疏》四卷

清·王夫之撰

《皇清经解续编》本

编者简介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故世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明亡,组织武装反抗清廷,失败后,隐于山野,沉潜著述,于经史子集皆有作品传世,著有《周易稗疏》《尚书稗疏》《诗经稗疏》《礼记稗疏》《春秋稗疏》《四书稗疏》《读通鉴论》《老子衍》《庄子解》等。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内容简介

晚明诸儒,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空谈心性,说经不从古注古训。为矫流俗之病,王夫之提出了训释《诗经》的原则:“义理可以日新,而训诂必依古说,不然未有不隐于流俗而失实者也。”所谓古说,系指宋儒以前的古注疏。其所著《诗经稗疏》,就是一部以古说为宗,辨正名物训诂,以补《传》《笺》诸说之遗,疏释《诗经》的考证性著述。书凡四卷,风、小雅、大雅、颂各为一卷。其体例是不列经文篇名,仅列国别、大小雅以及三颂名称,其下分列所要辨正的词条——共一百四十四条,大要是关于名物的考释以及字义的训诂,而较少关于诗旨的论述。是书旁征博引,考证广泛,举凡历史、地理、礼制器物、经籍文献、社会风习以及草木鸟兽虫鱼等,均有涉猎。如考辨《周南》《召南》之得名并非由于“圣人之化”和“贤人之化”,辨雎鸠之为山禽而非水鸟,辨蒌为雚苇之属而非蒌蒿,辨螽斯、莎鸡、蟋蟀之各类而非随时异名之物,辨鱣即为鲤而朱熹《诗集传》误以为之黄鱼,等等,皆有见地,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皆确有依据,不为臆断”(卷一六《诗经稗疏》提要),然亦指出了其中的少量穿凿附会之说,评论可谓中肯。是书今传版本颇多,如《四库全书》本、《船山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旧钞本等。其中所见时代较早者《四库全书》本,由于政治原因,对原著有所改动;又《船山遗书》本版刻不甚清晰。(李冬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