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的致命冲突引发了关于喜马拉雅山西部军事集结程度的新猜测。亨利·博伊德(Henry Boyd)和梅亚·诺文斯(Meia Nouwens)评估了卫星图像,以解释自5月初以来那里发生了什么。
从5月5日起,未经验证的视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显示印度和中国人员在印度与中国有争议的西部边界上的混战。尽管随后的开源报告数量很多,但双方的官方信息仍然含糊不清,而且经常发生冲突。
开源卫星图像显示,最令人震惊的说法是,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的10,000名士兵已经越过名义上的实际控制线(LAC),并占领了无可争议的印度领土,这一事实似乎没有根据。但是,有可靠的证据表明,中印双方都在实际边界上大大加强了各自的立场,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当前局势的军事对话。6月中旬在降级升级过程中发生的致命冲突凸显了局势的紧张性质及其对成功解决局势的持续挑战。
发生了什么事?
由于缺乏官方对双方发展的评论,再加上该地区的山地地形以及近期活动各方面的广泛地理分布,使得很难准确地了解当地局势。
最近的对峙发生在实控线(LAC)四个主要地点:班公湖,加尔万河谷,拉达克边界沿线的Hotsprings / Gogra地区以及锡金的纳库拉附近。尽管过去几周通过双边对话似乎已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对抗开始的拉达克班公湖北岸局势仍然紧张。
中国和印度的主张在LAC地区明显重叠,但双方均未正式承认其在班公湖沿岸的主张重叠程度。印度口口相传地将有争议的地区描述为“手指”,指的是连续八指向湖中露水的土地,并声称LAC从第8指开始,而中国人声称它从第2指开始,这在印度占主导地位。在今年年初,印度最先进的哨所位于第3指,而中国则位于第8指。双方为支持他们的主张而定期巡逻第4指和第8指之间的区域,但双方都没有永久占据它。
5月5日至6日,印度媒体报道说,印度和中国军队发生冲突,伤害了双方士兵。自那时以来,双方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入侵 ” ,特别是在5月21日至22日,但是据报道,这只是小型侦察行动,不涉及任何领土占领。
在一次罕见的高层军事对话中,印度第十四军和中国南部新疆军区的指挥官于6月6日在拉达克东部会面。而中级和下级军事官员会面在可能举行的第二轮高级指挥官对话之前,于6月10日达成最终决定。结果,据报道,印度和中国军队“在拉达克东部的多个地点脱离接触”,双方同意从拉达克东部2–2.5公里的加尔万河谷,巡逻点15和热泉等地区的LAC撤军。但是,在6月6日会谈的宣读中并未提及沿班公湖北岸的争端,这表明双方之间的摩擦尚未解决,而且这里仍在增加部队集结。在加尔万河谷最近一次冲突中有士兵丧生的消息传出后,双边谈判已升级为外交部长级。
中国在该地区实际的军事资源有什么?
解放军有3个边防连(Axsai Chin )附近的基地。二是从第边防362团(32160部队)和位于堡Khurnak(库尔那克堡)在班公湖的北岸,并在Spanggur湖(斯潘古尔)到南部。第三个位于空喀山口附近的Gogra /温泉哨所,属于边防363团(69316 部队)。还有一个巡逻艇中队(山顶上的国门舰队)在班公湖本身。成立之初,这些部门将有大约500-600名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还从该地区的上级边防部队的一个或两个作战部队中调动了更多的部队,从而使该地区的解放军边防部队总数增至1,000至1,500人。
除了边防部队外,解放军还动员了更多的常规战斗部队,很可能是从第六机械化师那里调来的。该部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边界的西北部,但构成了新疆南部军区的主要作战力量。在2017年的多克拉姆对峙中,解放军陆军部队的部署似乎遵循类似的模式,边防部队位于前线,但定期的机动编队作为后备部队部署在后方。
到5月底,在Gogra北部和东部现有的中国据点已部署了主要战车和连队的牵引大炮连。在最近的重组之后,这种重型装甲和牵引火炮的组合在解放军中已经很少见了-但与第六机械化师以及新疆军区其他三个师的已知装备保持一致。
在加尔旺河地区,5月底撤回了在Patrolling Point 14(PP14)的一小部分中国部队,然后解放军的主要营地在已经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再往后3公里处建立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该分队装备了装甲或大炮,而且沿山谷规划的中国道路仍未完工,这使解放军目前在该地区维持更大规模存在的能力变得复杂。然而,在6月15日晚上PP14附近的降级活动期间,印度和中国军队之间发生了对抗。尽管据称没有开火,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在双方造成了多人死亡,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严酷的气温严重加剧了部队的伤亡。
沿班公湖北部岸边的情况是不同的,目前似乎是最具挑战性的障碍去升级会谈取得圆满成功。从5月初开始,中国将更多的部队部署到4指和8指之间的争议地区。据印度消息人士称,这些额外的部队封锁了从2指到8指的路径,有消息来源称中国人已经挖了一种类似护城河的建筑,并设有部队,以防止印度在“三指”和“四指”之间进一步巡逻。这种明显巩固中国对有争议地区的控制的尝试现在看来似乎是双方争执的重点。
总体而言,这些部署与印度媒体相关报道中说,5月底,中国有1200人到1500之间的LAC紧邻,大约有5000多人已经转移到该地区提供支持。
为了应对最初的冲突,印度加强了印度-西藏边防警察和在LAC沿线前沿阵地的部队,并增加了第3步兵师的陆军人员。据报道,该师的第81山区旅和第114步兵旅的部队已经从其常规营地在杜尔布克(Durbuk)和坦古斯(Tungtse)之间的山谷中撤出,并增派了一些战区来代替这些动员的部队作为作战后备力量。
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吗?
这一轮对抗是在中美之间以及中国与更广阔的印度太平洋地区之间越来越大的,越来越紧张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发生的。但是,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一个新的发展。尽管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背景可能会加剧威胁的感知,但持续不断的争端中的这一事件不太可能导致一场彻底的动荡战争。
当前的冲突应被看作是每年春天发生的事件趋势的延续,当这个山区的雪融化并且可以在有争议的边界的任何一侧获得机会性收益时就会发生。印度政府估计,2016年至2018年之间,解放军沿着LAC 进行了1025次巡逻。2016年,发生了273次,2017年上升到426次,2018年再次下降到326次。中国政府没有发布类似的被认为属于自己的领土的巡逻细节。
导致此类事件的火花似乎也没有太大不同。在2014年的库尔穆尔(Churmur)和2017年的多克拉姆(Doklam),由于察觉到的巡逻行为超出了领土现状以及建造了新的或加强现有的连接基础设施,导致紧张局势加剧。边界地区基础设施发展引起的威胁意识增强似乎至少是上个月对抗的原因之一。
6月16日事件之后的死亡事件表明,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正在加剧。正在进行的军事和外交谈判是积极的逐步降级举措,但不会是永久的。自2017年Doklam对峙以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习近平主席举行了年度非正式峰会 化解紧张局势。当前的冲突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此类高级别活动的效用的质疑。一些观察员坚持认为,这样的首脑会议在危机时期为高层对话提供了急需的机会,而另一些观察员则认为他们未能取得切实的成果。在此之前,每年春季都要会有更多的边境对峙。
本文于2020年6月19日更新,为卫星图像添加了标签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