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考中状元未必便平步青云,大多数最终依然湮没无闻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废除,将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读书人都把科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殿试第一名称作状元,号为“大魁天下”,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然而考中状元绝非易事。

天下学子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励志名言的激励下,忍受十年寒窗,昼夜攻苦,头悬梁,锥刺股,屡败屡战,勇跳龙门。纵是那般辛苦,大多数人一生连进士都不能考中,状元更是不敢望及。蜀道之难,恐怕也难以过之。

全国读书人无数,一介布衣考取状元着实不易,要经过层层选拔,一路披荆斩棘,才能进入最后的殿试夺魁。每次科考,全国也只有一个名额,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唐代即有“五十少进士”,及“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说法,宋代大文豪苏洵也曾感叹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高中状元未必便意味着能够立即飞上枝头变凤凰。纵使是殿试第一,也要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再任其官位,通常是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都是从很低的职位开始,然而仕途凶险难卜,要经历漫长的宦海沉浮。他们中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老其一生,才终得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大多数人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才29人而已。

科举史上的七百多位状元,其中虽不乏有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除了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千秋。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难高中状元。如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无一人摘取状元挂冠,却都是时代中首屈一指的诗人、文人。他们的文学成就,使他们名垂青史,流传千古,是那些状元远莫能及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