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天师圣诞
《中华道藏》中记载:
“蘅薇也,既觉衣服居室,皆有异香,经月不散,感而又娠。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
《天师宝忏》中记载:
“祖天师,正一洞玄、神化靖应,显佑真君,昔於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感太上老君降於西蜀鹤鸣山中,亲传至道。”
恭贺天师圣诞
《中华道藏》中记载:
“蘅薇也,既觉衣服居室,皆有异香,经月不散,感而又娠。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
《天师宝忏》中记载:
“祖天师,正一洞玄、神化靖应,显佑真君,昔於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感太上老君降於西蜀鹤鸣山中,亲传至道。”
张道陵作为祖天师,也就是第一代天师,传承了两千多年,广收门徒,传播道家教义。虽然弟子众多,但是能够得到他真传的,只有他的后代张衡。需要说明的是此张衡并非科学家张衡。再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后,逐渐演化为“正一道”。
而正一道在自身传承发展的过程之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其他宗教的优点,适应了时代更新迭代的需求。这也是天师道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由于天师道比较注重血脉传承,非张氏族人无法继承,这也是天师道到能够传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三国时期张鲁的儿子张盛,逐渐把“正一道”到转化为五斗米道。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时期,天师家族的五斗米道开始了走向了全盛时期。据说传到唐朝时,唐玄宗亲自册封张道陵为法师。如此一来,既得到了官方统治者的认可,而天师的叫法也因此流传了下来。
修道降魔
张道陵先退隐北邙山修道,后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
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
湛然天师圣诞
湛然天师,嗣汉四十八代天师,讳彦頨,字士瞻,别号湛然,明孝宗弘治三年五月十八,父梦星冠剑佩之神入而生,瑞香满室,弥旬弗散,人咸异之。及长有祖风,弘治十四年12岁,奉诏随父人觐,命袭教,诰授“正一嗣教致虚冲静承先弘化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正德元年(1506),武宗即位入贺,召见问曰:“卿之祖非神仙乎?朕闻神仙长在,今还可见,亦可学否?”对日:“臣闻君之愈于神仙者,尧舜是也,至今犹存。愿陛下慕而效之,则圣寿可等天地矣。乃若臣类为神仙者,不可尚也。”正德三年,颁给部牍普度道士。五年,命内官太监李文会同江西巡抚等官督造重修大上清宫。七年,命陪祀泰坛,有蟒衣玉带赐。
世宗即位,嘉靖元年(1522)入贺,上赐问,以清心寡欲为对。明年,诏聘安远侯柳文之女为继室。五年加封为“正一嗣教怀元抱真养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虚冲静承先弘化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准授上清宫道士傅德岩、邵启南为赞教,金永寿、詹望奎为掌书。是年三月,敕遣内左少监吴猷会同江西抚按重建大真人府第。增造敕书阁以藏累朝宸翰,东盖天师家庙以祀历代真人,西立万法宗坛以奉上帝列真。余悉更置,山水增辉,遂为龙虎山福地之冠。先是上命范铜为三清四帝列圣神像,像成仍敕吴猷賚至万法宗坛安祀。赐“掌法仙卿”印一颗,牙刻“宗传”印一函。查复上清宫田粮侵匿于豪民者,仍降敕禁护。
七年入觐,陪上祀星辰坛,赐以御札文绮。十一年,敕文中官曹玉会同江西抚按重建大上清宫。十七年世宗又命张彦羽页往齐云山建醮,因上奏:“乞以本山如太和山例,除道士为住持,赐名‘玄天太素宫’额,免征所余香钱,敕禁护。”十八年,己亥正月,嗣子永绪生于新府第。世宗闻之大悦,亲洒衰宸翰并赐金帛为贺。两诏彦羽页暂免入朝,以抚视其子。天师之子是世宗为之取名,御札曰“卿子名可曰永绪”。二十年,赠嫡母朱氏为端柔顺德玄君,生母宋氏为柔慈崇善玄君,赠妻李氏为冲虚柔惠玄君,继妻昊氏为安妙善常玄君,柳氏为庄惠志道玄君。本年命给部牒五百度羽士,严禁抚州奸民伪出符录者。
嘉靖二十八年曾携子永绪人觐,后乞致仕,上允,陛辞还山。三十九年十一月中旬,天师羽化,讣闻上悼叹不已。上谕照侯爵例锡之恤典,敕葬弋阳县东郊叠山书院侧,谕登十三坛,遣锦衣卫千户王正亿、行人李琦谕免嗣真人永绪来朝,督视掌行葬礼,计费金万余,诚一时之殊典,其坊额曰:“侯爵里”。
祖天师宝诰
至心皈命礼
本来南土,上溯蜀都。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后侍老君两度于玉局。千轴得修真之要,一时成吐纳之功。法箓全成,受盟威品而结璘诀。正邪两辨,夺福庭治而化咸泉。德就大丹,道齐七政。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天扶教,辅玄体道。大法天师,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载亦是享、交流、参考之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图/文/音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本平台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图文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为公益分享、交流、参考之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图/文/音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本平台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道家修行圈旨在以了悟大道为本,与大家共同探索参悟本源智慧!心无界集百家之长,不定期推送相关内容!启示唤醒有缘觉者,超越认知局限,提升生命内在自由度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
洗靈归正 纯心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