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几年的白酒证券化尝试,到现在有点不温不火。倒是老酒投资,近年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势头。
例如1989年第五届白酒评比大会上获得金奖的同批次原装沱牌曲酒,现在拍出了110万元的高价。歌德老酒行推出的售价111万元的2019年横跨世纪茅台年份套装,一小时内三套产品全部被抢光。
这说明老酒投资这个金融游戏,拍卖平台、酒企、收藏投资者各方都有兴趣参与下去。
1
老酒更适合金融化
这几年白酒证券化的尝试几起几落,问题出在哪里很明显:现在只有极少数名牌产品才有证券化的价值。但对于这少数几款名酒,它们市场供需关系稳定,而且厂家掌控着渠道,掌控着价格,最终它们没有多少金融操作的空间。
但这些问题,在白酒老酒投资、金融化上并不存在。
首先,老酒的价格,不会对常规产品市场、渠道造成冲击。而且随着一瓶老酒的价格增值,其品牌附加值还会提升。所以茅台再如何控价,也会希望自己的老酒价值越来越高。
其次,老酒具有稀缺性和文化附加值,以及使用价值的增值(在一定年限内,老酒口感会越来越好)。这些增值,使老酒拥有了收藏品、投资品的属性。
其三,既然价格与常规市场无关,又具有收藏品、投资品的属性。那么老酒就能按收藏品、投资品的规则来定价。例如一瓶60年代的茅台,从定价机制上它并不像一瓶酒,而更像一幅60年代画家的画作。它究竟应该值多少钱,是按照它的稀缺性、文化价值、使用价值甚至金融价值来定价的。
从以上三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近年来白酒证券化过程起起伏伏,而老酒收藏、投资却渐渐热起来。白酒老酒,更适合金融化。
2
老酒投资,两条规则
老酒投资的本质,是建立一种“金融规则”。从艺术品投资领域,我们能看清这种规则的运作方式。
举个例子,2006年美国对冲基金大亨斯蒂文·科恩准备用1.39亿美元购买一幅毕加索的画作《梦》。可当时收藏界普遍认为《梦》的合理价格在6000~8000万美元。科恩却要花1.39亿美元买它,为什么?
因为斯蒂文·科恩收藏了大量毕加索的画,《梦》一旦以高价成交,届时他手上其他毕加索的画作都会增值。而这些增值溢价,将大大超过他对《梦》额外付出的费用。
这个案例,向我们揭示了艺术品、老酒的投资运作方式。
运作方式的第一规则是:一瓶贵,瓶瓶贵。
例如1970年代包装完好的茅台,如果在庄家与做市商(Market maker)的协作下不断以10万元/瓶的价格成交,渐渐地,投资市场就会认可这个价格。1970年代的茅台,就可以按照这个价值在市场上流通。
一旦老酒投资市场,建立起各时代、各品牌老酒产品相对确定的价格体系(当然,它是随市场波动的),并获得整个投资系统的认可,老酒投资的“金融体系”就初步构建起来。这就是“一瓶贵,瓶瓶贵”规则,以及庄家信誉(用实际购买行动确保投资者信心)共同构建起的老酒投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有了,怎么保证大盘能不断增值呢?这时“体系”构建者们就要让投资者信任第二条规则:年头越久,价值越高。
一旦“年头越久,价值越高”这个规则被普遍接受,随着“在世”的老酒“年龄”越来越大,整个白酒“金融体系”里所有的产品都能稳步增值。只要市场信心能够维持下去,整个“金融系统”也会不断增值。
这样会出现金融泡沫吗?当然有可能出现泡沫,但在近似领域,体系建构者们会采用一些方式来规避泡沫。例如一幅毕加索的画,从1901年的几百法郎,到1950年代几十万美元,1980年代上千万美元,到现在上亿美元。
这个游戏玩了一百多年还在继续玩,而且还能继续增值,为什么能这样?因为银行抵押让毕加索的画变成了资产现金流。投资者们既赢得了名画,又能让名画变成真金白银,为自己继续赚钱。
除了产生现金流,减少泡沫风险还有另一个方式——消费落地。罗曼尼·康帝、拉菲等奢侈品葡萄酒之所以具有金融品属性、在多年市场起伏中整体保持增值,因为它们最终都会回到餐桌,去满足奢侈品葡萄酒的消费需求。他们稳定的消费价值,降低了金融泡沫的风险。
所以,资产意义上的现金流(这里直白地说银行抵押也行)和高端消费落地,是白酒老酒投资能持续下去、降低泡沫化风险(至少让泡沫不大幅崩碎)的两种方式。
3
现金流与消费落地
根据“一瓶贵,瓶瓶贵”、“年头越久,价值越高”两条规则建立起来的老酒“金融系统”,如何去创造实际价值呢?像顶级艺术品一样,通过银行抵押获得现金流?
白酒老酒的金融抵押,涉及到老酒的鉴伪,老酒的市场价值共识,老酒拥有者自身信誉度种种问题。以现在的情况来说,还很难做到。
那么像奢侈品葡萄酒那样,培养成熟的高端消费市场,就成了老酒“金融系统”减少泡沫风险的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它能让老酒“金融体系”落地,依靠其鉴别、收集、流通、保存陈年佳酿的功能,去为陈年老酒消费提供服务。最终让其价值拥有稳定的实体消费源头,而不是依靠金融运作凭空生利。
拉菲作为一款投资级葡萄酒,一直广受青睐。其原因就是投资者知道,它有稳定的高端使用价值,最终一定会回到餐桌和实体消费接轨。所以,拉菲等奢侈品葡萄酒,被炒作后可能会有泡沫成分,但它们本身绝不是泡沫。
白酒老酒呢?在短期内,它们的使用价值(现在还比较模糊)、文化价值、稀缺性还能确保其增值。但随着市面上老酒数量越来越多,价格越炒越高,一旦价格彻底与消费脱节,泡沫风险随时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一个与消费脱节的纯金融化老酒市场,在小规模情况下还能维持,一旦体量大到一定程度,泡沫风险就会成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老酒投资,应该与老酒品鉴、老酒高端消费文化并行。要想老酒“金融系统”持久发展,就要告诉消费者陈年老酒究竟好在哪儿?10年、20年不同年份老酒有怎样独特的风味?让消费者认可其奢侈品消费价值。
所以老酒投资绝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建立陈年老酒的高端消费文化,白酒老酒的收藏、投资才可能有持续发展力。(来源:新浪财经,文/田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