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重装空投技术迎来大发展

图注:运-20重装空投试验

重装空投是空降兵遂行空降作战时武器、弹药、车辆、装备等后继补给的主要方式,对空降兵实施纵深兵力布置、突破敌方防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国的运-20列装部队后,空军很快就使用运-20进行重装空投试验。

国内重装空投技术发展

我国的重装空投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只是当时缺乏成熟的运输机,因此发展较慢,1985年才完成第一代重装空投系统的技术鉴定。但该系统在空投时性能不够稳定,再加上当时也缺乏大型运输机,空投能力及空投效率都不高,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至90年代末,我们引进了伊尔-76运输机和配备的空投系统后,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摸索和消化,我们的重装空投技术进步很快,很快研制了第二代重装空投系统。经过大量的试验和试飞验证,于2002年首次组织了“重装空投试验性演习”,完成了在中型运输机上进行单件8吨级装备和在大型运输机上进行单件10吨级装备的空投验证,大幅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

之后,空军又在伊尔-76运输机上完成了重型装备连续空投试验,并在“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演习、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等大型演习上,顺利完成了重装空投任务。但伊尔-76毕竟是引进的飞机,数量也有限,属于过渡产品,在其基础上深入研究重装空投技术意义不大。

图注:运-9重装空投试验

运-20加速中国重装空投技术研究

随着运-20大型运输机的服役,我国进行重装空投技术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来运-20是空军未来几十年的主力机型,二来运-20是自主研发的,对其各方面性能了解的比较透彻,方便进行深度改装。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试验应用并行的方法来发展更先进的重装空投技术。

图注:运-20的服役,让我们有了一个成熟的重装空投技术研究平台

一是重型化。尽可能的把单件空投能力提高到20吨级,以便可以空投轻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装甲车等,给空降兵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援;

二是集装箱化。尤其是发展集装箱的指挥系统、厨房系统、医疗系统以及物资集装箱,使部队能够更方便的使用,提高作战效率;

三是发展重型翼伞精确空投系统。通过发展可以自动操控或人为调整飞行轨迹的翼伞,来降低空投散布率,让空投物资或装备可以精确地落到所需部队手上,方便地面部队收拢和使用。

图注:使用操控性更好的翼伞作为伞具可有效提高空投精度

此外,在重装空投技术上,还应该大力发展高密度连续空投、高空精确空投、无货台空投、超低空空投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缩短空投件离机时间,增大空投件着陆密度。还应该加强以运-20为基础的虚拟试验技术和空投系统地面试验技术研发,为飞机空投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