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插進入校董會,家長憂心散播仇恨 |獨家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不少政團自動解散,「黃絲」們或自動噤聲,或四處逃竄。然而,這有可能是「冰山一角」,仍有人抱有幻想,試圖深埋中小學,成為校董或管理委員會成員,繼續讓校園成為「培育黃絲的溫床」。這一「暗箱操作」被家長發現後提出抗議。

培正中學

日前,香港浸聯會中小學及持續教育部(簡稱「中小持」)已經以一人一票形式通過了浸聯會各屬校的新校董名單,然而會長羅慶才等部分常委會員在選舉後,推翻既有做法,並草擬了一份新名單,並在7日晚提交理事會表決。消息一出引發強烈反響,香港民間團體「救救孩子」赴浸聯會旺角辦公室樓下抗議,要求羅慶才作出回應。

一份名單為什麼會引起家長和相關團體如此大的反應,自然有操作上的濫權嫌疑,但還有一方面是因為新推選的校董名單中,均有「黃絲」背景,被懷疑是有意安插進入學校。要知道校董或管理委員會成員,可以影響甚至主導學校的發展。

羅慶才

香港浸信會聯會(浸聯會)名下屬校總數達幾十所,遍布香港各地。其中最有名的是培正中、小學。按浸聯會制度,校監委任須由理事會通過,校董委任則由中小持通過便可。

而在7日的理事會會議中,羅慶才、林海盛、陳培輝、李慶汕4人以理事會常務身份,試圖推翻選舉結果,並提出一份草擬的新「校董名單」。新的校董名單中,則包括了羅慶才、林海盛、陳培輝、李慶汕四人的名字。

香港浸聯會中小學持續教育部此前曾明確表示,羅慶才、林海盛、陳培輝、李慶汕4人以理事會常務身份,試圖推翻中小持選舉結果,涉嫌濫用職權及不當操守。若陰謀得逞,日後他們可以肆意乾擾各部職能和事工,變成「太上皇」,視由浸聯會全體會員一人一票選出的各部員如無物,視各部門在部內殷勤辛勞的工作為無物,陷浸聯會於法律淆混之憲制危險的境地。

民間團體質疑羅慶才在校園「散播仇恨」

隨著社會事件增多,香港的教育體系,從教師、到教材、再到課程設置,無一不被詬病,亦引起民眾對教育的關注。如今國安法生效後,全港學校收到教育局通告展開國安法教育工作,是否能順利推進也令人擔心。

7日晚,由香港教育工作者及一群家長組成的民間團體「救救孩子」一行人赴香港浸聯會旺角辦公室樓下示威,要求羅慶才就安插「黃校董」一事作出回應。香港民間團體「救救孩子」召集人表示,他們於近日接獲香港浸聯會屬下學校家長求助,投訴校園內有涉嫌散播仇恨等行為。

圖:文匯報

羅慶才本人在香港是「知名黃絲」,早在2019年7月1日暴徒衝擊立法會時,他便表示同情和理解,今年在國安法生效後,立即撤下曾經在網站上發表過的有關文章。據悉,羅慶才新名單中,有四人都屬於「黃絲」,因而被質疑利用權力將政治帶入校園,並在學生中散播仇恨。

雖然最終,在家長和校友的抵制下,羅慶才退選的名單在理事會會議上被迫撤回。但香港民間團體「救救孩子」負責人表示,此舉極可能觸及香港國安法,要求浸聯會會長羅慶才正面回應投訴,停止讓散播仇恨⼈士進入校園。「救救孩子」團體還稱,會約見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討論如何遏止有關學團體的不當政治行為,要求對此予以關註。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