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

作者:练晓波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标题本身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所谓的“有用”和“无用”本身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群、时间和空间范围里,“有”和“无”也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变化和调整的。所以,你看到的这篇文章,是我的认知世界里的“有用”和“无用”,与你看到和 理解的“有用”和“无用”也是相对的。

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

把学科分为“有用”之学和“无用”之学也是近代教育当中的一个泛称。例如,语言学、金融学、理学、农业、手艺这类可以称之为“一技之长”的可以拿来谋生的为“有用”之学。而诸如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往往会因为“不能拿来当饭吃”,被称之为“无用”之学。

有用之学很好理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对于哲学范畴的思考,很难被概括为“哪一行”。一是它本身不属于某一个特定行业、行当,二来它也都在各行各业当中存在着。所以,无用之学它不能被称之为一个“行业”、一门“技术”,甚至连一个专门的机构都非常罕见。有观点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流派。

西方哲学主要是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哲学,以及后面的中世纪哲学等。但,我们通常提到的哲学,主要以西方哲学为主。大家可以发现,中 国哲学文化的形成,主要是以“用”为出发点,形成的文化体系。而西方哲学,则主要从研究世界本源和人的“思想”、“精神”这些“摸不着”的东西为主要出发 点,形成的文化体系。这就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当中的“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的说法。

现实中,当一个孩子在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的时候。在我们文化范畴和教育理念当中(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这些问题大多数会被冠以“乱七八糟”的名 头,予以扼杀。并要求,要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不然将来长大了会如何如何,给予的“结果”大多数是一个未来的假设。但是,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场景首先会引发成人的思考,“孩子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并且大多数情况会被认真对待,甚至有可能以此展开一系列的讨论,直到最后有了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为止。这个“结果”往往是一个基于当下认知的“结果”,有待于今后的实践与检验。

所以,即便是当我们在讨论“活着的意义”这样严肃而又认真的话题的时候,不是被人视为“异类”、“杠精”,就是讨论的人和事情本身被称之为“笑话”。且不说哲学是如何定义的,但哲思的过程、逻辑推理的过程就是人类对于世界和自我一个逐步认知的过程,更是追求“智慧”与“真相”的过程。

无用之学的“有用”之处

相对于有用之学的显而易见,无用之学的就如同一颗“种子”。你在没有看到过果实的时候,你很难知道种子存在的价值。培养孩子的哲思,就如同播种,你种的越多越早,以后的收获就越多。但,如果孩子早期的土壤里,种下的全是“有用”的种子,那么,后期就很难再有空间给孩子种下“哲思”这颗种子了。

无用之学的“无用”本身就是相对的

。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无用”可以变成“有用”。比如,逻辑学。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这些推论本身是枯燥的,但是,有用之处在于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在金融、社会管理、案件侦破等领域和工作中,逻辑推理可是大有作为的。

“假设”本身是不存在的,但一旦“假设”被求证为“真”,那么,这个“假设”就有了价值。而我们通常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或者通俗的说是“有用”的。

比如,在信息过载的如今,多数人已经形成了选择性接收信息。

当信息本身传递的价值观与自我认定的价值观是相一致的,那么,这个信息就被我所接受,且认为这个信息是“真”的,这种“选择性接收信息”的判断大多是基于一个人的常识判断和认知

。但是,很多情况是容易被常识所误导的。诸如“辐射会致癌”,这是常识认知。真正被证实的有致癌风险的只有“放射性辐射”等几种辐射,并且取决于“量”。所以,哲学是在培养一个人的思辨能力,把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假设”当中去求证,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不同的结果,就是存在着不同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就是“有用”的价值体现。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不断的认知世界和自我的过程

。而这种认知、探索,就是不断对未知产生疑问,对疑问进行发问、思考、求证,然后得到最终的一个“真”的结论,交由时间再去检验和求证。真是这样的一个过 程,才能不断的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而如果人类只对当下“有用”的东西作研究,那么,人类文明将因此停下脚步。就好比人会发怒,发怒之后容易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但我们往往在冲动的当时是不知道为什么的,只有在冷静下来,再去自我反问和反思的时候,才能厘清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逻辑。

“无用”才是永恒的价值

当然,对于哲学派系、体系,以及中国本土文化有无哲学这一系列的争论和观点很多,这里不讨论。

但是,对于哲思、逻辑推理的这种思想和行为,我们一直存在。围绕“人”这个主题的探索和讨论,都属于哲思范畴。虽然“人”这个客观主体在世界上的存在有时间和空间作为前提假设,但是,哲学讨论的思想是不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停止和消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无用”之学才是永恒的。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正因为人有了“疑问”,才引发了思考,有了思考,才有了探索的欲望和行为。所有的工具、技术这些“有用”的东西,都会随着人类不断的探索,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更新和替代。但,

哲学体系的思想,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存在下去

。但面对现实生活,人们往往会被一句“你这个东西能不能吃饱饭”这一现实拷问而黯然失色。如果说,

没有“无用”之学的存在,就不会有“有用”的价值存在。

一个人的人格和品质是无形的,但往往被“有用”的有形之物所“忽视”。对于金钱、名利的有形之物的外在追求,使的那些对“美”和“幸福”的内在追求变得“一文不值”、“毫无意义”。其实,当外在的有形之物充斥着人的整个大脑,那么,人就丧失了美感和对幸福的体验。如此,“人”与行尸走肉就毫无差异。但是,人往往是因为对“美”和“幸福”的追求,才去实践和努力的,如果不能经常保持理智的哲思,那么,就很容易迷失。

无用最终是为了有用,有用最终也回归无用

。现实中,不是都要谁去当哲学家。但,保持一种理智的哲思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相较于西方哲学的生涩难懂,多看看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也是相当不错的。

理性的思考,不是否定感性的认知。相反,理性的思考能更好的感知“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希望鸣金网的读者朋友们,都能成为“善于哲思”的朋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