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征伐交趾的战争

《元朝征伐交趾的战争》

李晓伟

蒙古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忽必烈派出使节招降交趾。但是,交趾国王扣留了使节,拒绝投降。于是,忽必烈命大将兀良合台出兵交趾,十一月,兀良合台率领大军沿红河进攻交趾。

十二月,蒙古大军打败了交趾的军队,一举攻陷了交趾国的都城升龙(今河内),交趾国王逃往海岛。

蒙古蒙哥八年,公元1258年二月,交趾国王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在夏天的时候,交趾新国王派使者去见兀良合台,表示臣服。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十二月,忽必烈派遣礼部侍郎孟甲出使交趾,允许交趾保持衣冠典礼风俗等本国以前旧有的制度。作为回报,交趾国王派族人、通侍大夫陈奉公等觐见忽必烈,请求三年纳贡一次。

忽必烈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册封。此后的一段时间,两国使节往来频繁。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应交趾国王的请求,任命纳剌丁为交趾达鲁花赤。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建立大元帝国之后,复又下诏让交趾国王亲自来大都朝觐,并送贵族子弟入质,编制户口,服兵役,交纳赋税,设置各级达鲁花赤。交趾国王没有接受这些要求,也不向元朝派遣的使者跪拜,并且还提出取消达鲁花赤的要求。

于是元朝与交趾双方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不过,元朝此时正忙于灭南宋的战争,没有精力去征讨交趾。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朝设立安南宣慰司,准备进行攻打交趾的战争。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忽必烈以进攻占城(今越南南部)为名,派皇子镇南王脱欢、大将李桓率领大军南征,要求从交趾借道,让交趾给元军提供粮草,交趾国王断然拒绝了元朝的这些要求。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十二月,元军分六路攻入交趾,交趾国王陈日炬的兄长、兴道王陈峻带兵堵截元军,不允许他们过境,被元军击败。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正月,交趾国王亲自率领10万大军在升龙以北的富良江一线进行防备。经过激烈的战斗,交趾国王的军队于公元1285年正月十三撤离升龙,退守天长府。脱欢占领交趾国的都城后竟然焚毁了王宫,并带领军队南下,同时命令驻扎在占城的元将唆都北上,联合攻击交趾的主力。

元军会合后,水陆并进追击交趾国王的军队。交趾国王屡战屡败,逃往安邦海口,藏在山林,后来又退据清化府。他的弟弟陈益稷投降。

元军虽然获胜了,但在交趾丛林和水网地带,蒙古骑兵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又碰上夏天暴雨及瘟疫流行,加上交趾的援兵越来越多,不断袭击元军,脱欢的军队死伤很多,不能在交趾停留太久,于是自动撤军向北返回。

脱欢被迫放弃了已经占领的交趾都城,在这一年的夏天撤退到思明州屯守。而在元军撤退的路上,在如月江、册江等地一再遭到交趾军队的截击,损失惨重,交趾军队乘机四出攻扰,李桓中毒箭而死,唆都因为不知道脱欢已经撤军,回军的途中遭到了交趾军的围攻,遂战死。交趾一度收复了全部失地。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正月,忽必烈调集军队、粮草、准备大举进攻交趾。到了第二年正月,忽必烈调集8万大军,500艘战船,成立征交趾行省,任命奥鲁赤为平章政事,乌马儿、樊楫为参知政事,都受镇南王脱欢的节制。

忽必烈接受了上次攻打交趾粮食供应不上的教训,感到在交趾这样蛮荒的土地上作战,必须废除蒙古帝国时期的作战补给方式,于是,忽必烈果断的把“羊马随行”和“因粮于敌”这两顶补给方式废除,而采用了汉族军队作战时所采取的补给方式,那就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但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汉族的大臣请求停止对交趾的征战。吏部尚书刘宣上奏说:“交趾乃蛮荒之地,水陆交通皆难开通,又不能用车马牛畜驮载。若一个人担米五斗,除了在往返的路上自己食用外,等到粮食运到也就剩下一半了。

若十万石的粮食用四十万人运输的话,最多只够一两个月。此外,军粮的搬载,船料军需,总共得五六十万人才能办到。湖广之地由于调度频繁,致使百姓离散,征发徭役也很难办到了。”

忽必烈根本就听不进去,执意发兵交趾。十一月,元军分三路攻入交趾境内。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由西道攻永平,大小十七战,连破老鼠、陷沙、茨竹三关,直抵万劫。脱欢、奥鲁赤从东道攻女儿关。

乌马儿、樊楫从海道攻安邦口。元军组织了三支船队从海上运粮,最大的一支由海道万户张文虎(又是一个文虎,又是一个海上将领,文虎真有些不吉利。)

押运,装载着17万石粮食。各路元军会合后,直指交趾国都升龙。为了抗御元军的大举进犯,交趾军队不与他们正面交锋,而是诱敌深入。至元二十五年正月,公元1288年,陈日炬逃到海上,逃到敢喃堡。

他下令坚壁清野,四出打击元军,截断元朝的水军粮船。十二月,脱欢率领各军渡过富良江,击败那里的守军,再次攻占了交趾的都城升龙。

脱欢等占领升龙之后,粮饷已用尽,加上疾病流行,于是,脱欢不得不率元军向北撤退。交趾军则凭借险要地势阻击元军的退路,脱欢的军队损失过半。交趾军队坚壁清野,将粮食埋藏起来,百姓躲入山林,用小部以频繁袭扰元军,主力集结在战略要地以准备机动作战,同时在海上截击元军的运粮船队。

张文虎(真是和范文虎同类。)的粮船在绿水洋遭到了交趾军的阻击,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米沉到海里,退回琼州。另外两船队见张文虎退回琼州,于是也退回琼州。文虎者,搅乱全局也!元军由于粮食供应不上,部队疲惫不堪,天气太热,疫病流行,军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只得全军北撤。樊楫所率领的船队从水道撤退,结果被交趾的军队阻截在白藤江,并遭到了交趾军的阻击,主将樊楫被俘,全军覆没。

交趾军主力30万人集结在女儿关和丘急岭,阻断了元军的退路。脱欢所率的北撤大军,在交趾军的阻止下,一路且战且退,溃不成军,士兵大批被俘,自己的脚也被毒箭射中,最后从单己县撤回思明州。对于这次惨败,忽必烈非常生气,命脱欢改为镇守扬州,终身不许入朝。

三月,交趾国王陈日炬派使者前往元朝,将元军的俘虏交还,并进贡金人(金佛)一个代自己赎罪。忽必烈十分恼怒。但仍不得不恢复和好关系。至无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陈日炬病逝,其子陈日爵继位。

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又命令刘国杰等率水陆大军第四次征讨交趾。1294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病逝,皇孙铁穆耳(元成宗)即位,下诏停止征伐交趾,宽恕其“抗命之罪”。此后,两国边境虽然发生过一些小冲突,但始终维持着交趾对元朝的朝贡关系。

文章完

李晓伟,男,汉族。1982年6月22日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人,出生地,建三江管局。1998年,因理科成绩不好,遂辍学。仅为初中学历。于是开始自学之路。苦于受学历限制,现在尚未找到理想的工作。爱好有两个,一是美术(写意人物),二是历史(以研究帝王的政治、军事为主。不做任何考古之类!)。暂为成吉思汗平台特约作者,曾在各微信平台里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有数篇文章登上了百度,及搜狐网、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网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