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隋唐时期,我国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创作;至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日趋成熟。中国山水画不是也不要求是客观自然景观的再现,它是画家情感和理智跟自然景观撞击而产生的火花,它比自然景观更绚丽、更诱人,更具震撼力。中国山水画创作者极注重象外之意,要求作品既含情又寓理,给人以画外联想。下面就请跟随京海墨韵一同进入本画院名家张佩的山水画世界,品读其中的意义与思想。
京海墨韵画院名家张佩, 原名张传沛,字希夷,号三山庵主,男,1953年生于山东枣庄,现居北京,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中国画研究生班,2005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山水画高级创作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枣庄市美协副主席、薛城美协主席;中国水墨机构副主席兼创作部主任;中国水墨研究院副院长。
1.张佩作品《云满山头》
张佩的这幅山水作品留下了满纸笔痕墨迹,除其笔法苍茫、墨气厚重、点线刚劲以及峭拔雄浑的特点之外,还以其透明感与纵深感引发人对空间、目的的神思遐想。朴素中见丰富,浑然中见运思,我们的视线不由然随着画面的指引渐渐消失在寂寥空旷的远方与不可知的山峦起伏之中。这自然蕴涵着画家文化心理与审美的选择,也是画家自身的精神图景的折射。
2.张佩作品《松风听泉》
张佩的这幅山水画虽然表现的是自然景物,但它已经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记录,而是客观景象与思想情感融合为一,是画家创作的理想体现和心中丘壑,张扬又带有工笔画法的松树带给画面以沉静和描绘性,率意笔墨的山石则带来活泼和概括。张老师将二者和谐结合,表现出画家把握整体的能力。既能够率意挥发、又能够及时收住,能够工细刻画,又不落匠人刻画,很好地保证了画面的写意性和精美度。
3.张佩作品《云壑飞瀑》
张佩的这幅作品在合肥展览过,描绘的是雁荡胜景,此画以集大成之笔法勾勒出山石,皴法介于解索皴和牛毛皴之间。山石浑厚且清新,整体呈纵势,有画虽三尺,却有百里之势的气场。山高水长,寓意德高望重、财源绵长,是家庭和企业装饰必备之作。小亭是观画者的象征,所以人要在画面中心,饱览天地风光,以壮我胸襟,洗我尘俗,然后感受紫气东来。远处群山耸立,如天神阵列,让人心生肃穆,能隔绝不祥之物。
4.张佩作品《云涌幽壑》
这幅描绘雁荡山水的作品有过多次出版记录,也有过多次展览的经历,属于书画圈子里所说的名家代表作。这样的作品意义更大,价值更高。作品中松树挺拔参天,笔力劲健,古朴苍翠。松木集聚成林,穿插迎让安排的极为合理,繁而不乱。松树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着君子形象,象征着品德高尚,不畏风雪,气度超然。家中挂有此画,是自己心性品格的写照。画面山石雄浑博大,带给人真实而震撼的视觉效果,家有此画,可在品鉴画作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到与山川同乐,不染一尘。人家依山而建,伴水而居,寓意背有靠山,人有财源。是家中收藏之良品。
若您对画家张佩的艺术作品感兴趣,欢迎搜索公众号“北京京海墨韵书画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