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帝国咽喉的群狼: 卡尔•邓尼茨的狼群战术(二)

03

崭露头角

战争爆发前,不管是英德两国的国家决策层还是海军执行层,都对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潜艇兵力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估计,即使在战争爆发当年,也就是1939年1月开始的德国海军雄心勃勃为期6年的造舰计划(“Z”计划)中,与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相比,潜艇兵力的建造比重仍然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按照邓尼茨战前基于英德两国海军总体力量对比,而提出的建造构想,潜艇兵力的数量结构应达到不少于300艘的总体规模。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直到1939年9月开战时,邓尼茨拥有的潜艇总数仅仅为57艘,其中有46艘可以立即投入作战,但只有22艘能抵达大西洋海区作战,按照1/3-1/4的出动概率计算,意味着平均只有5-7艘潜艇能在大西洋作战海区与敌周旋。多年后,邓尼茨甚至无奈地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一场战争中一个兵种的武器数量少到如此程度实在罕见。这样少的武器只能起到刺痛敌人的作用,而不可能使一个世界大国、第一流的海军强国求和”。

战争初期,即使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由邓尼茨亲手组建并严格训练的U艇和“狼群”,干出了三件令大英帝国瞠目结舌的“惊天之举”。

U-30号潜艇

浓烟滚滚的“雅典娜”号

首先是击沉“雅典娜”号事件。在9月3日,即英国对德宣战的当天,预先展开在海上的U-30号潜艇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海域发现了该船,“雅典娜”号是一艘排水量为13500吨级定期往来英美之间的客轮,当时船上有1102名乘客和315名船员。U-30艇长伦普上尉通过潜望镜观察,见其偏离正常商船航线,又实行灯火管制,便认定是一艘英国的武装商船,随即决心将其击沉。19时40分,在1200米距离上,U—30向该船齐射三条鱼雷,其中一条鱼雷命中,猛烈的爆炸几乎将“雅典娜”号拦腰折断;9月4日11时许,“雅典娜”号沉入海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艘被击沉的船舶,船上有112人丧生,其中28人

是美国人。

9月30日返回基地后,伦普向邓尼兹作了口头汇报,邓尼兹担心美国会以此为借口加入战争,命令销毁航海日志,严格保密。由于“雅典娜”号沉没时85名无辜妇孺的丧生,激起了英美乃至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但德国矢口否认,并声称这是英国故意炸沉的,目的就是为了栽赃德国,想将美国也拖入战争。一时间,“雅典娜”的沉没成为悬案,直到战争结束,才真相大白。

U-29号潜艇

▲“勇敢”号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被击沉的航母

第二件是,击沉“勇敢”号航母。在“雅典娜”号被击沉后,英国认为德国很可能已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为确保大西洋航线安全,英国海军出动航母执行反潜巡逻任务,“皇家方舟”号前往西北部海域,“勇敢”号和“竞技神”号则前往西南部海域。

9月17日黄昏,“勇敢”号航母在4艘驱逐舰掩护下,赴爱尔兰以西海域进行反潜巡逻。当接到发现德军潜艇的报告后,“勇敢”号立即起飞舰载机,并抽调2艘驱逐舰前去搜索。不久,正当这艘22500吨级的舰队航母接受返航的舰载机着舰时,被德军U—29号潜艇发现,艇长舒哈特上尉立即决定实施攻击,该艇迅即突破英军的警戒圈,向“勇敢”号齐射两枚鱼雷,两雷全部命中,仅仅二十分钟后,“勇敢”号就爆炸沉没,全舰1200名官兵中包括舰长琼斯海军上校在内的514人阵亡。U-29号随即遭到了英军驱逐舰的深水炸弹反击,但该艇成功摆脱攻击安全返回。

U-47号潜艇

后人描摹的“皇家橡树”号爆炸时的场景

第三件影响最大,战果最辉煌,是U-47号潜艇偷袭了英国皇家海军最重要、防御最严密的斯卡帕湾海军基地。这个航道狭窄,水流湍急,暗礁密布的海军基地,东临北海,西接大西洋,是英国皇家海军在不列颠群岛上的主力舰队锚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里是德国海军的“伤心之地”,也是日耳曼人的“耻辱之地”一战结束后,公海舰队的主力舰艇被“囚禁”于此,并悉数自沉,堪称提尔皮茨雄心勃勃创建公海舰队以来几十年间的“奇耻大辱”。一直以来,邓尼茨都想尝试让一艘德国潜艇潜入这一水域并给予英国皇家海军沉重一击,德国海军情报部门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通过德国空军和部分巡逻潜艇搜集到了部分关于斯卡帕湾的情报资料。

邓尼茨与普里恩

在与参谋人员几经研究之后,邓尼茨终于定下了最终的决心,这一历史性的重任落到了时年31岁的U-47号潜艇艇长普里恩的肩上。普里恩于1933年加入德国海军,曾参加西班牙内战,在他的首次战斗巡逻中就取得击沉3艘敌舰、总吨位66000吨的战果,并因此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在邓尼茨的回忆录《十年与二十天》中记录下了他当时的考虑:“我必须做一次尝试,我的选择倾向于海军上尉普里恩,他是U-47号艇的艇长。在我看来他完全具备执行任务所需的个人品质和专业技能,看上去再合适不过。我把所有的有关资料都递给了他,告诉他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放弃......”。

U-47号艇突入斯卡帕湾示意图

1939年10月8日,U-47号潜艇满载鱼雷缓缓离开基尔港,沿着事先谨慎制订的航线经由威廉港驶往北海。此次作战任务代号为“P”,由于机密程度太高,邓尼茨本人也仅向海军司令雷德尔进行了口头汇报。在潜艇出航时,甚至没有按照惯例举行任何送行仪式。

U-47号潜艇攻击路线图

▲“皇家橡树”号战列舰

10月13日深夜,在普利恩沉着冷静的指挥下,U-47潜艇克服了阻塞沉船和海流的影响,极为惊险却又极为成功地潜入了斯卡帕湾,分别于14日0时58分和1时16分,对“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进行了两次鱼雷攻击。虽然由于鱼雷引信问题,第一次攻击未果,但是第二次攻击齐射的3枚鱼雷准确地命中起爆,撕破了“皇家橡树”号29000吨的巨大舰体,海面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并在10分钟后迅速沉没,包括英国皇家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布拉格若夫在内的24名军官和809舰员丧生,只有375人生还。水面布满燃油的卡帕湾,顿时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海军坟场。普利恩的这次“复仇之旅”,也让在屈辱、贫寒、恐惧中挣扎了20多年的德国海军,终将胸中恶气“一吐为快”,也从这一次“惊天壮举”中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纳尔逊”号战列舰

“纳尔逊”号战列舰出海的温斯顿·丘吉尔

其实最为刺激的,还要数1939年10月30日,U-56号潜艇对“纳尔逊”号战列舰的那次不成功的鱼雷攻击,因为当时丘吉尔本人就在“纳尔逊”号战列舰上。如果3枚鱼雷引信工作正常的话,那么二战的历史很可能将会改写。为此,在纽伦堡审判结束后很长时间,耄耋之年的邓尼茨依旧对听到的的那段新闻报道仍记忆犹新。

“U-56号潜艇这次行动的失败是军事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04

初露锋芒

U艇在大西洋上大开杀戒

从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邓尼茨麾下的“海狼”击沉敌对国家的舰船总数达到了242艘,总吨位约85万吨。从总体上看,这些损失对英国而言,还是能够承受的,因为同一时期里新建造的船只吨位完全弥补了损失,而且英国的反潜战总体情况还不算坏,击沉了德军24艘潜艇,并将德军潜艇逐渐逐出近岸海域。虽然取得了击沉“勇敢”号航母和“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这样可喜战绩,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但是从作战组织形式的角度来看,邓尼茨的U艇仍处于“单打独斗”和“各自为战”的阶段,战前寄予厚望的“狼群战术”并未得到充分施展。

盘踞在港口内的“狼群”

随着德军相继占领了法国、挪威等大西洋沿岸国家,原先极其不利的海上态势顿时改观,德国海军迅速在法国和挪威沿海各港口建立潜艇基地,U艇从位于比斯开湾的洛里昂、布勒斯特、圣纳泽尔等港口出发,可以直接进入大西洋,作战海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效率大幅提高。虽然U艇总数基本与前期持平(53艘),但在大西洋上战斗巡航的U艇数量却较前期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天有10至15艘潜艇在海上活动)。邓尼兹的对潜指挥机关也前移至法国洛里昂。这一切改变,都为“狼群战术”的集群化运用创造了基本条件,也预示着大西洋上将掀起一场全新的风暴,邓尼茨“狼群”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即将到来。

U-47艇长普里恩

U-99艇长奥托·克雷齐默尔(U艇头号王牌)

U-100号艇长约阿希姆·舍普克

从7月开始,英国从航线起始点两方向扩大护航范围,从英国开往加拿大和美国的运输船队,由英国海军的护航军舰护送至西经17度,至10月又扩大为西经19度。但大西洋航线上中间一段是没有护航的,这一海域也是德军潜艇活动最猖獗的海域。8月17日,希特勒下令对英国实施全面海上封锁,潜艇有权击沉任何进入封锁海域的船只,中立国船只只要进入封锁海域,同样是合法的攻击目标(这实际上就是“无限制潜艇战”)。U艇部队被束缚的手脚彻底解放了,精英艇长们开始大显身手,积极投入到了“吨位战”当中,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噪一时的“王牌”,其中普里恩(U-47号艇长)、克雷齐默尔(U-99号艇长)、舍普克(U-100号艇长)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也被誉为邓尼茨的“三大王牌”。在这一“黄金时期”里,9月间HX-72护航船队、10月间SC-7护航船队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

9月20日,U-47发现了从加拿大开往英国的HX-72运输船队,该船队编有41艘运输船、1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此时U-47只剩下了一条鱼雷,所以无力采取攻击,只好一面跟踪船队一面召唤附近潜艇尽快赶来。天黑后首先赶到的U-99号对船队实施了攻击,击伤3艘运输船,其中1艘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沉没,其余2艘因伤掉队后被其他潜艇击沉。天亮前,U-48也进行了攻击,击沉了1艘运输船。

9月21日入夜后,U-100号潜艇突入船队中间,艇长舍普克充分发挥其高超的驾驶技术,连续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攻击,一连击沉7艘运输船,护航军舰对其竟一筹莫展,毫无办法。

9月22日清晨,英军2艘驱逐舰赶来加强护航力量,并将正企图进行攻击的U-32号潜艇驱走,这才结束了船队噩梦般的航程。此次护航战中,德军潜艇尤其是U-100号表现出色,总共击沉了12艘运输船,计7.7万吨。

这幅油画描述的是19401018日,

正在编队准备对SC-7商船队发起狼群攻击

的德国潜艇U-99U-100U-101U-123号艇

10月17日凌晨,U-48号发现了从加拿大开往英国的SC-7船队,该船队由30艘运输船和5艘护卫舰组成,艇长布莱克劳特少校果断实施攻击,击沉了2艘运输船,并向潜艇司令部报告了船队的航速、航向、船只数量等情报。天亮后U-48被英军的水上飞机发现,随即遭到了深水炸弹的攻击。水上飞机并且引导驱逐舰对潜艇所在海域进行了连续深水炸弹攻击,潜艇虽然没有遭到损伤,但被迫长时间潜航,以致失去了与船队的接触。这让正忙于调兵遣将的邓尼兹心急如焚,好在U-38号及时赶到,重新发现了船队,这才使邓尼兹能够迅速调集U-46、U-99、U-100、U-101和U-123号潜艇在船队航线前方组成了巡逻线,张网以待。

17日晚,U-38号首先发难,抢先发起攻击,击伤1艘运输船,但U-38很快就被护航军舰驱走。

18日黄昏后,船队闯入了潜艇巡逻线,遭到了上述5艘潜艇的围攻,船队的队形被彻底打乱,德军潜艇乘机大开杀戒,击沉了19艘运输船,击伤5艘,其中U-99号战果最为辉煌,击沉6艘击伤1艘。天亮后,U-99、U-101和U-123都用完了所携的全部鱼雷而返航。

19日夜间,另两支HX-79和OB-229护航船队也经过这一海域,同样遭到了德军潜艇的猛烈攻击,HX-79船队损失12艘船只,OB-229船队损失2艘船只,参战的潜艇大都用完了携带的鱼雷陆续返航。

这两支护航运输船队总共有30艘商船被击沉,损失吨位达14万吨。

6月,击沉58艘,28.4万吨;7月,击沉38艘,19.6万吨;8月,击沉56艘,26.8万吨;9月57艘,29.5万吨;10月,击沉63艘,35.2万吨。英国的船只损失直线上升!

就这样,在1940年7月至10月间——U艇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里,德国海军以6艘潜艇的代价,击沉英国及中立国运输船217艘,总吨位达到110万吨。

这张邮票描述的是就是当年英国“军舰换基地”的历史事件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英国首相丘吉尔只得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求援,并于1940年9月2日美英达成协议,英国提供在巴哈马群岛、牙买加群岛、安提瓜岛、圣卢西亚岛、特立尼达岛和英属圭亚那等地的海空军基地99年的使用权,纽芬兰的阿根夏和百慕大岛基地也无偿提供给美国使用,换取美国50艘超龄服役的旧驱逐舰。9月5日,美国海军沿美洲大陆海岸设立中立海区(也称“安全海区)”,由大西洋舰队组织对中立海区的巡逻和为航行船只提供护航,同时宣布将驱逐中立海区里参战双方的作战舰艇。这也在客观上标志着美国中立地位的改变。至此,美国参战已进入了倒计时,战略力量的天平即将倾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