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必霸必有一战?“修昔底德陷阱”到底是什么东西?

新闻上有时会出现一些“高级词汇”

这些词并不高深

但总能起到“不明觉厉”的效果

比如每当中美之间发生点什么摩擦

就会有人喊:

中美要掉入“修昔底德陷阱”了!

什么是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的雅典贵族

在上当过雅典的“十将军”

在下被雅典公民流放异邦

中间写了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一举奠定他“古希腊司马迁”的崇高地位

不过,修昔底德本人

并没有说过什么“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现当代发明

发明者是一个美国政治学者

—— 格雷厄姆·艾利森

艾利森认为

一个新兴强国的崛起

必然会引起守成大国的恐慌

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必有一战

因为灵感来源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所以他把这个观点命名为“修昔底德陷阱”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写了啥呢?

亲身经历过该战争的修昔底德认为

战火开启是因为“守成国”斯巴达

看到日益强大的雅典心生恐惧

决定用武力根除后患

经过30年的争霸战争 双方两败俱伤

反而让马其顿逮着机会一统希腊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

那么修昔底德说得对不对呢?

要知道修昔底德本身是个雅典人

雅典人对斯巴达的批评要辩证的听

所谓的“国强必霸、必有一战”

这些言之凿凿的历史必然规律

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关键的偶然因素

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

雅典和斯巴达是最强的两个

他们本身并不接壤

一个在“青蛙膝”,一个在“青蛙脚蹼”

一个搞商业,一个搞农业

二者间虽然有历史遗留矛盾

但还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波斯帝国入侵希腊时

二者还带领一众城邦结成同盟

斯巴达指挥陆军,雅典指挥海军

三次痛击波斯侵略者

直接让波斯帝国由盛转衰

打出了希腊城邦的赫赫威名

伯利克里

是让两个城邦搞僵的关键人物

他出身雅典名门

父亲是希波战争雅典舰队的司令官

叔爷爷是雅典第二代民主改革核心

——“陶片放逐法”·克里斯提尼

从小在高昂的雅典自豪感中长大

伯里克利一心想光大雅典的民主伟业

而雅典民主改革的矛盾主要在于

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权力斗争

希波战争后

雅典的掌权人是贵族派客蒙

民主派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客蒙赶下台

客蒙执政时期雅典与斯巴达关系友好

公元前462年

客蒙率军援助斯巴达平叛

伯利克里趁着客蒙不在雅典

联合客蒙的政敌接管了政权

斯巴达知道客蒙被夺权后也拒绝了援助

当里外不是人的客蒙灰溜溜地回到雅典

伯利克里又以令雅典蒙羞为名

成功将客蒙放逐出雅典

为了肃清贵族派的影响力

伯利克里又鼓噪“斯巴达威胁论”

一方面要求雅典加快并输出民主改革

早日建成强大的海军同盟帝国

另一方面宣扬与斯巴达必有一战

兴建“雅典长城”防范斯巴达进攻

在伯利克里的领导下

雅典日益帝国化、霸权化

垄断同盟贡金、向盟邦殖民

要求盟邦建立向雅典效忠的民主政体

盟邦若有不满便会遭受到军事制裁

这样的举措不是没有雅典人反对

但架不住伯利克里口才好

面对来自雅典上层内部的批评声音

伯利克里巧妙利用雅典的民主制度

用雄辩说服公民大会流放他的倒霉政敌

修昔底德就在这批倒霉蛋中

伯利克里处心积虑地领导雅典称霸

斯巴达却反应迟缓

斯巴达是全民皆兵的僭主军事集团政治

也就是雅典最瞧不起的“不民主政体”

如果要发动战争教训雅典

斯巴达要走的程序少得多

但斯巴达就是一直按兵不动

最终雅典欺负到了斯巴达盟邦的头上

作为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盟主

斯巴达不得不主持召开同盟大会

商议是否要对雅典宣战

斯巴达又是请神谕

又是举行同盟投票

磨蹭了半天才决定向雅典宣战

希腊从此陷入战争泥潭

雅典人的“称霸狂热”愈演愈烈

伯利克里再也无法操控住雅典人的愤怒

在伯利克里死后

出身平民、更加激进的克里昂

被雅典民主选了上来

伯罗奔尼撒战争彻底被推向你死我活的深渊

斯巴达借助波斯的力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是什么必然规律

大国的战略选择有很大的主动性和偶然性

发明这一概念的格雷厄姆·艾莉森

自己回顾500年间16个典型案例时也发现

“修昔底德陷阱”有4次失效的情形

早在2015年

中国就指出

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

但有些国家一再发生战略误判

就可能自己给自己挖了坑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